立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20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风道,设置在壳体内,具有进气口、朝向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和朝向第二送风口的第二出气口,用于将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处,风道临近第一出气口处的内壁为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导流件,设置在风道内且与其渐缩部分限定出一环形出风间隙,导流件用于将气流导向环形出风间隙,以使气流在风道内壁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并依次流出第一出气口和第一送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更好的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效果,且具有多种送风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比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匹数更大,制冷制热能力更强,通常放置客厅等面积较大的室内空间中。由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覆盖面积更大,需要其具有更强的远距离送风能力和强劲出风能力。现有产品为实现远距离送风,通常采用提高风机转速,以提高风速和风量的方式。但风机转速的提高会导致空调功率增加、噪声增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以实现更好的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效果,并丰富其送风模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上扬出风效果。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风道,设置在壳体内,具有进气口、朝向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和朝向第二送风口的第二出气口,用于将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处,风道临近第一出气口处的内壁为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导流件,设置在风道内且与其渐缩部分限定出一环形出风间隙,导流件用于将气流导向环形出风间隙,以使气流在风道内壁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并依次流出第一出气口和第一送风口。可选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壳体前侧,第一出气口开设于风道前侧;且第二送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开设于壳体的横向两侧,第二出气口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开设于风道的横向两侧。r>可选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壳体的前侧顶部,且位置高于两个第二送风口。可选地,第一送风口、第一出气口和导流件整体上均为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长圆形;且每个第二送风口为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长条形。可选地,每个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可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导风板。可选地,风道配置成使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气流的上扬角度大于其顶部区段气流的下倾角度,以便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的气流带动其余区段的气流共同朝前上方上扬流动。可选地,风道临近第一出气口顶部边缘和横向两侧边缘的内壁从后向前逐渐朝第一出气口的水平中心轴线倾斜,临近第一出气口底部边缘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进气口的位置低于第一出气口,以使气流从下至上流向导流件。可选地,风道具有一过流截面面积小于其余区段的缩颈段,缩颈段位于导流件的上游侧,以在气流流至导流件前对气流进行加速。可选地,导流件的外表面包括:外端面,朝向第一出气口;外周面,从外端面的边缘沿远离第一出气口的方向延伸出;导风面,从外周面的边缘沿远离第一出气口的方向并朝第一出气口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和内端面,边缘连接导风面的边缘。可选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和风机,设置于壳体内,用于促使室内空气进入壳体与换热器进行换热,然后经风道从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吹出。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风道临近其第一出气口处的内壁为渐缩状,使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并且,风道内部的导流件与风道的内壁渐缩部分限定出了一个环形出风间隙。如此一来,从风道进气口进入风道的气流(换热气流、新风气流等)流向第一出气口过程中,将在导流件引导下吹向风道内壁,最终流至环形出风间隙内。由于环形出风间隙的出风截面更小,使得其出风速度更高。高速气流在风道渐缩状内壁的引导下,在向外流动过程中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形成汇聚效应,使得风力更加强劲,送风距离更远,满足了立式空调室内机对远距离送风和强劲送风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模式非常多样,充分满足了用户需求。例如,可仅启用第一送风口进行远距离送风,或仅启用第二送风口进行常规近距离送风,或者同时开启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进行远、近距离同时送风。此外,可为第二送风口配置导风机构对送风方向进行引导,以弥补第一送风口送风方向不易调节的缺陷。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共设置两个第二送风口,使其分别位于壳体的横向两侧,并将第一送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上部且位置高于第二送风口。如此一来,以使各送风口送出的风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错开,形成一种环抱送风的效果,使送风气流更加分散,覆盖空间更大,提升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速度和气流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导流件不仅与风道内壁限定出了环形出风间隙,达到提升风速的作用,同时也恰好能将气流导向环形出风间隙,或者说是强迫气流朝环形出风间隙流动,以迫使气流接受渐缩状内壁的聚合引导,形成最终的聚合出风效果。本专利技术仅通过改进风道和增设一导流件就实现了非常好的聚合送风效果,其结构非常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量产推广,构思非常巧妙。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对风道形状进行设计,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气流的上扬角度大于顶部区段气流的下倾角度。由于气流上扬部分的上扬角度大于下沉部分的下倾角度,多股气流混合后的气流将整体上扬流动。在制冷模式时,上扬流动的冷风可充分避开人体,达到最高点后再向下散落,实现一种“淋浴式”制冷体验。并且,气流上扬吹出也有利于提升其送风距离。此外,本专利技术还使风道进气口的位置低于第一出气口,以使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相比其他区段处于风道上游,使气流更顺畅的流入底部区段。使风道临近第一出气口底部区段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延伸,使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的间隙空间更大。基于以上两点设计,环形出风间隙底部区段相比于其余区段的风量更大,风力更强。底部强力气流在与环形出风间隙上部和横向两侧气流的冲击、聚合过程中占据优势,更加有力地带动气流整体共同朝前上方上扬流动,实现更好的上扬送风效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对导流件的外形进行了特别设计,使导流件包括外端面、外周面、导风面和内端面。外周面与风道内壁限定出环形出风间隙,倾斜延伸的导风面用于对气流进行引导,使气流更加平稳、顺畅地流动至风道内壁处,减少阻力损失。并且,使导流件通过内端面与风道内壁延伸出的安装杆连接紧固。由于安装杆较细,气流受到的阻力更小,可更加顺畅地抵达环形出风间隙各个位置。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立式空调室内机N-N剖视图;图5是图4中风道的顶部结构和导流件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风道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导流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为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部分,用于调节室内空气,例如制冷/制热、除湿、引入新风等等。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n壳体,其具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n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气口、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和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的第二出气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处,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处的内壁为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n导流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与其渐缩部分限定出一环形出风间隙,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环形出风间隙,以使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并依次流出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一送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具有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
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气口、朝向所述第一送风口的第一出气口和朝向所述第二送风口的第二出气口,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送风口和所述第二送风口处,所述风道临近所述第一出气口处的内壁为过流截面沿气流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状;和
导流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且与其渐缩部分限定出一环形出风间隙,所述导流件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环形出风间隙,以使气流在所述风道内壁引导下,逐渐向气流中心方向聚合,并依次流出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一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前侧,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于所述风道前侧;且
所述第二送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二出气口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开设于所述风道的横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送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上部,且位置高于两个所述第二送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送风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导流件整体上均为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长圆形;且
每个所述第二送风口为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送风口处设置有可绕竖直轴线转动的导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宝升张蕾王晓刚尹晓英李英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