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9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焦机构,包括用于捣焦的气缸,转位装置驱动气缸使其轴芯在同一平面内摆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转位装置使气缸能够在同一平面内摆动,这样气缸便能在气缸所在摆动平面附近的结焦区域进行击打,这样扩大了一个气缸的击打范围,有利碎裂结焦而将结焦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焦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的日常维护技术,具体讲就是锅炉中的燃料燃烧结焦的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作为热能装置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尽管燃煤锅炉存在烟气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通过增加环保设备对已建成的燃煤锅炉的烟气进行处理以实现达标排放,所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停用所有的燃煤锅炉。燃煤锅炉在煤燃料燃烧过程中结焦现象极为普遍,对锅炉的结焦实施及时有效的清除十分必要。名称为“锅炉清焦机构”(文献号CN204005974U)的中国专利,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鞭炮爆破震动锅炉进行清焦,其至少存在以下各方面的缺陷,其一是采用鞭炮作为动力气源,或得动力起源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严重的爆破声响,和严重的火药烟气;其二是燃爆室始终处于高温环境,布置鞭炮的过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三是包括冲击锥在内部件存在高温环境下,其运行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其四是冲击锥的冲击位置相对确定,所以清焦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且清焦效果好的清焦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焦机构,包括用于捣焦的气缸,转位装置驱动气缸使其轴芯在同一平面内摆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转位装置使气缸能够在同一平面内摆动,这样气缸便能在气缸所在摆动平面附近的结焦区域进行击打,这样扩大了一个气缸的击打范围,有利碎裂结焦而将结焦清除。附图说明图1、2、3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5、6是管体内部的剖视图。<br>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清焦机构,包括用于捣焦的气缸30,转位装置驱动气缸30使其轴芯在同一平面内摆动。上述方案中,气缸仅作为可选的动力机构之一,也可以是能够产生击打效果的其他动力机构,通过转位装置使气缸30在摆动范围内选择摆动至相应位置,并在对应的活塞杆32伸缩路径上的炉壁位置开孔,以便于活塞杆32穿过炉壁,气缸30通气活塞杆32实施击打作业,活塞杆端的击打到的结焦区域为位于气缸30所在摆动平面附近,这样扩大了一个气缸30的击打范围,有利碎裂结焦而将结焦清除。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转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30中部的弯弧轨道60,气缸30后部与大地铰接且其铰接轴方向弯弧轨道(60)曲率轴芯平行,气缸30中部设置有驱动其沿弯弧轨道60运动的驱动结构,气缸30的活塞杆32轴芯与弯弧轨道60曲率轴芯成夹角式布置。这样气缸后端结构较为稳定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转位装置为与气缸30固定连接的转轴50,气缸30的活塞杆32轴芯与转轴50轴芯成夹角式布置。这样需要在对应炉壁上开设条形孔。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转位装置包括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上设置有小车20,小车20上固定设置有气缸30,气缸30上用于捣焦的活塞杆32的伸缩路径与弧形轨道的曲率轴芯相交。上述方案中具体布置时使该交点落在锅炉需要清焦的位置附近的炉壁,并在该交点处开孔,使活塞杆32伸缩时能够穿过炉壁上的开孔撞击锅炉炉壁进行捣焦,活塞杆32伸出击打结焦部位时可以形成位于活塞杆32所在平面的击打范围,有利于结焦的碎裂而被清除,同时在炉壁上只需开设一个孔径略大于活塞杆32杆径的小孔即可保证活塞杆32的顺利伸缩通过。小车20包括固定设置的护管22,气缸30固定设置在护管22管腔内。由于燃煤锅炉的炉腔的径较大,常规的气缸规格限制了活塞杆32的自身长度,为了提供较长的活塞杆以增加其质量而提高其击打冲量,就会出现回缩到位的活塞杆32仍有一段杆体位于缸体外部,为对其实施围护,本专利技术设置了设置护管22,可以将气缸整体置于其内,在非使用状态下得到围护,通常将护管22的长度设计为与回缩状态的气缸总成长度相符即可。活塞杆32外端杆端为楔形的錾头状。錾头状有利于分裂结焦。护管22的供活塞杆32通过的管端附设有缓冲套管40,缓冲套管40的一端与护管22相连且缓冲套管40的两端的端板41上设有过孔411,两端板41的内侧板面处布置有挡圈42,挡圈42的外周尺寸大于过孔411的孔径且挡圈42的内孔尺寸小于过孔411的孔径,套设在活塞杆32上的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挡圈42抵靠。缓冲套管40的设置,保证两个极端位状态下,即活塞杆32伸出或回缩极端位置时,活塞撞击气缸端盖的现象发生。缓冲套管40的外端管口处设置清洁刷环44。清洁刷环44用于清除活塞杆32在炉壁内所粘上的焦灰,防止焦灰堆积堵塞管体22。如图4所示所述清洁刷环44为环形毛刷。环形毛刷有利于清洁细小颗粒状焦灰。如图5所示所述清洁刷环44为铲口朝外的环形刷铲。刷铲有利于清理沾附在活塞杆32上的杂质。所述的两挡圈42外侧的活塞杆32上设置环状凸起321,凸起321与活塞杆32的同芯布置,活塞杆凸起321的外周尺寸小于端板过孔411的孔径且凸起321的外周尺寸大于挡圈42的内孔尺寸。一个凸起321设置在靠近活塞杆32的端头处,两个凸起321的间距与活塞的行程相符即可。例如活塞杆32伸出时且活塞即将接近气缸前端盖时,凸起321首先接触到挡圈42,在压缩弹簧43缓冲作用下,活塞杆32的速度将得以降低,此时将明显缓解活塞对气缸前端盖的冲击,反之依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捣焦的气缸(30),转位装置驱动气缸(30)使其轴芯在同一平面内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捣焦的气缸(30),转位装置驱动气缸(30)使其轴芯在同一平面内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30)中部的弯弧轨道(60),气缸(30)后部与大地铰接且其铰接轴方向弯弧轨道(60)曲率轴芯平行,气缸(30)中部设置有驱动其沿弯弧轨道(60)运动的驱动结构,气缸(30)的活塞杆(32)轴芯与弯弧轨道(60)曲率轴芯成夹角式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装置为与气缸(30)固定连接的转轴(50),气缸(30)的活塞杆(32)轴芯与转轴(50)轴芯成夹角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装置包括弧形轨道(10),弧形轨道(10)上设置有小车(20),小车(20)上固定设置有气缸(30),气缸(30)上用于捣焦的活塞杆(32)的伸缩路径与弧形轨道的曲率轴芯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清焦机构,其特征在于:小车(20)包括固定设置的护管(22),气缸(30)固定设置在护管(22)管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群卢莹莹吕爱华赵飞赵东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