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07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0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非稳定区坡面上开设第一安装孔,稳定区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对应并连通;(2)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之间设置支护组件,支护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第二安装孔插接的桩柱以及与桩柱端部固定的钻头;(3)桩柱上开设柱形通孔,钻头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有与稳定区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4)在非稳定区坡面上铺设种植网,桩柱贯穿种植网并与之固定。本申请中,桩柱内的螺纹杆与稳定区坡面之间通过加固组件连接,增强了桩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桩柱在土质松软的地区仍能发挥良好的护坡作用,降低了水土流失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边坡,在遇到雨天或强烈震动时,往往会出现滑坡、崩塌、膨胀或剥落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为防止上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就需要进行边坡治理,其中,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或者抗滑性与预应力索的结合,属于是常用的边坡治理用支护结构。边坡按地质成分自外而内可分为滑坡体和滑床,其中滑坡体又称为非稳定区,相对的,滑床被称为稳定区,抗滑桩或预应力索是通过穿过滑坡体深入滑床,用于支挡滑坡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相关技术的公开号为CN10909818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边坡滑坡加固施工方法,属于滑坡治理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以下步骤:S1,在滑坡的顶面覆盖防护网,防护网的边缘延伸至边坡未出现滑坡处并固定;S2,在防护网的顶面浇注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S3,在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的顶面布设桩位,注浆形成连接植物生长型混凝土层、防护网、滑坡和边坡内部的桩柱,提高了滑坡治理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滑坡治理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桩柱设置于边坡内部,用于对未出现滑坡处的土壤进行防护,此类设计对于边坡的土质要求高,当边坡的土质较软时,桩柱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发挥良好的护坡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桩柱能够对土质较软的边坡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该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非稳定区的坡面上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在稳定区的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沿稳定区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并连通;(2)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上共同设置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的桩柱,所述桩柱远离非稳定区坡面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插接配合,所述支护组件还包括与桩柱端部固定并与第三安装孔插接配合的钻头;(3)在桩柱贯穿开设柱形通孔,所述柱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桩柱的轴向平行,所述钻头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钻头的一端延伸出桩柱外侧,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与稳定区的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4)在非稳定区的坡面上铺设种植网,所述桩柱远离钻头的一端贯穿种植网并与之固定,并在所述种植网上种植香根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区与非稳定区之间通过支护组件相连,且桩柱内的螺纹杆与稳定区的坡面之间通过加固组件连接,以此增强了桩柱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桩柱在土质松软的地区仍能发挥良好的护坡作用。此外,在种植网上种植香根草,香根草的根系发达,能穿至地下2-3米,这就使得它们能紧紧粘住土壤颗粒,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非稳定区的边坡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活动块、与活动块侧壁铰接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铰接的燕尾块,所述桩柱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槽以及供燕尾块穿过的通孔,所述通槽、通孔、柱形通孔互相连通,所述稳定区的坡面上开设有与燕尾块滑移连接的燕尾槽,且所述燕尾槽与通孔位置对应并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桩柱前,燕尾块位于桩柱的通孔中,工作人员需转动桩柱并使得燕尾块的位置与燕尾槽的位置对应,随后将桩柱依次贯穿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直至钻头与第三安装孔插接,此时,桩柱通孔中的燕尾块与燕尾槽位置对应,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块并与活动块螺纹连接,在连接杆的作用下,燕尾块即可由桩柱通孔进入燕尾槽内并沿燕尾槽滑动,由于燕尾块与燕尾槽滑移配合,因此,在燕尾块、连接杆、活动块以及螺纹杆的共同作用下,桩柱对稳定区和非稳定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有利于降低非稳定区坡面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优选的,所述钻头的弧形表面与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片关于钻头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稳定区靠近第三安装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定位片配合的定位槽,且两个所述定位槽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的延伸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定位槽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的延伸方向平行,当工作人员将桩柱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后,只需转动桩柱,使得钻头上的两个定位片分别与两个定位槽插接,即可使得桩柱上的通孔的位置与燕尾槽的位置对应,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桩柱,并使得桩柱上的通孔与燕尾槽位置对应的难度。优选的,所述桩柱远离第三安装孔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螺纹杆上共同安装有驱使螺纹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螺纹杆上的从动齿轮、转动安装于固定板上的转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上并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远离固定板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操作杆,所述从动齿轮与螺纹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螺纹杆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操作杆推动主动齿轮,使得与主动齿轮固定的转动轴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以便活动块沿螺纹杆的轴向向靠近稳定区的一侧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手动转动螺纹杆并使得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难度。优选的,所述稳定区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由燕尾槽向远离非稳定区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燕尾槽连通,所述稳定区上设置有固定燕尾块的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的插接杆、与插接杆远离非稳定区的一端固定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槽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内壁固定,所述燕尾块远离非稳定区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杆插接的插接槽;所述燕尾块远离螺纹杆轴线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抵接块远离螺纹杆轴线一侧的表面为倾斜面,所述插接杆靠近非稳定区一侧的表面与插接杆靠近螺纹杆轴线一侧的表面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导接面,且所述导接面与抵接块的倾斜面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过程中,抵接块的倾斜面逐渐向插接杆上的导接面一侧靠近,当抵接块的倾斜面与插接杆的导接面抵接并继续移动时,插接杆逐渐收缩至第一安装槽内,活动板沿第二安装槽滑动,弹簧逐渐收缩,当燕尾块上的插接槽与插接杆位置对应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接杆与燕尾块上的插接槽插接,从而对燕尾块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增强桩柱与稳定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通槽远离桩柱轴线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一阻隔网,所述燕尾槽靠近非稳定区一侧的开口处固定有第二阻隔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挡作用,降低了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进入燕尾槽内并阻碍燕尾块沿燕尾槽滑动的概率;通过设置第二阻隔网,以此对非稳定区内的土壤起到了良好的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n(1)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11),在稳定区(2)的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21)和第三安装孔(22),所述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三安装孔(22)沿稳定区(2)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一安装孔(11)位置对应并连通;/n(2)在稳定区(2)和非稳定区(1)上共同设置支护组件(3),所述支护组件(3)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桩柱(31),所述桩柱(31)远离非稳定区(1)坡面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21)插接配合,所述支护组件(3)还包括与桩柱(31)端部固定并与第三安装孔(22)插接配合的钻头(32);/n(3)在桩柱(31)贯穿开设柱形通孔(311),所述柱形通孔(311)的延伸方向与桩柱(31)的轴向平行,所述钻头(32)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22),所述螺纹杆(322)远离钻头(32)的一端延伸出桩柱(31)外侧,所述螺纹杆(322)上设置有与稳定区(2)的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4);/n(4)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铺设种植网(12),所述桩柱(31)远离钻头(32)的一端贯穿种植网(12)并与之固定,并在所述种植网(12)上种植香根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贯穿开设第一安装孔(11),在稳定区(2)的坡面上开设第二安装孔(21)和第三安装孔(22),所述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三安装孔(22)沿稳定区(2)坡面向远离非稳定区(1)的一侧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21)与第一安装孔(11)位置对应并连通;
(2)在稳定区(2)和非稳定区(1)上共同设置支护组件(3),所述支护组件(3)包括贯穿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1)内的桩柱(31),所述桩柱(31)远离非稳定区(1)坡面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21)插接配合,所述支护组件(3)还包括与桩柱(31)端部固定并与第三安装孔(22)插接配合的钻头(32);
(3)在桩柱(31)贯穿开设柱形通孔(311),所述柱形通孔(311)的延伸方向与桩柱(31)的轴向平行,所述钻头(32)上转动安装有螺纹杆(322),所述螺纹杆(322)远离钻头(32)的一端延伸出桩柱(31)外侧,所述螺纹杆(322)上设置有与稳定区(2)的坡面连接的加固组件(4);
(4)在非稳定区(1)的坡面上铺设种植网(12),所述桩柱(31)远离钻头(32)的一端贯穿种植网(12)并与之固定,并在所述种植网(12)上种植香根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套设于螺纹杆(322)上并与螺纹杆(322)螺纹连接的活动块(41)、与活动块(41)侧壁铰接的连接杆(42)以及与连接杆(42)远离活动块(41)的一端铰接的燕尾块(43),所述桩柱(31)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杆(42)穿过的通槽(312)以及供燕尾块(43)穿过的通孔(313),所述通槽(312)、通孔(313)、柱形通孔(311)互相连通,所述稳定区(2)的坡面上开设有与燕尾块(43)滑移连接的燕尾槽(23),且所述燕尾槽(23)与通孔(313)位置对应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32)的弧形表面与通孔(313)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定位片(321),所述定位片(3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片(321)关于钻头(32)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稳定区(2)靠近第三安装孔(22)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定位片(321)配合的定位槽(24),且两个所述定位槽(24)对应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燕尾槽(23)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护坡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31)远离第三安装孔(2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314),所述固定板(314)与螺纹杆(322)上共同安装有驱使螺纹杆(322)转动的驱动组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稔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祺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