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04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碱减量处理: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6;在130‑135℃条件下处理30‑45min;S2碱性染色: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50‑6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匀染剂、分散剂,升温至100‑11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20‑125℃;S3热水洗;S4冷水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实现了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先进行碱减量,再利用碱性条件使用碱性分散染料,再结合使用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使得染色的色牢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面料后整理
,尤其是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发展最为迅速、产量最大的一类纤维,在整个纺织纤维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实用性好等优点,但它的吸湿性及服用性能较差,目前对于要求较高的涤纶、涤棉或涤粘织物,都需要进行碱减量处理。在染色加工时,涤纶通常采用酸性染料染色,碱减量和染色两浴进行,耗时较长,且碱减量是在碱性条件下,水洗不充分而会使面料上还有少量碱,在酸性条件对其进行染色时,时常出现质量问题,而且染色重现性差。并且在酸性染色时,低聚物从纤维内泳移至染浴,吸附在纤维表面,形成染色疵。并且现有的碱减量工艺不仅时间长,也浪费了大量能源,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可实现涤纶面料碱减量及染色一浴,并且能够使得染色的色牢度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碱减量处理: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6;在130-135℃条件下处理30-45min;S2碱性染色: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50-6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3-4%o.w.f、匀染剂4-5g/L、分散剂15-20g/L,按照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11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10-15g/L,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20-125℃;S3热水洗:采用80-85℃的清水进行水洗;S4冷水洗:采用30-35℃的清水进行水洗。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使用的分散剂包括3-5质量份的苯并咪唑、2-3质量份的2-甲基丙烯酸乙酯、3-5质量份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1-2质量份的HPMA、5-8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至少包括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超支化聚酯多元醇或超支化不饱和聚酯中的一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匀染剂包括45-50质量份的脂肪醇氧乙醚、20-30质量份的磷酸二氢钠、5-10质量份的可溶性氯化稀土、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水洗步骤中加入1-2%的皂洗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实现了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先进行碱减量,再利用碱性条件使用碱性分散染料,再结合使用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使得染色的色牢度较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碱减量处理、S2碱性染色、S3热水洗和S4冷水洗。在步骤S1碱减量处理中,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在135℃条件下处理45min。经过计算在此浴比及氢氧化钠浓度下,氢氧化钠有少量的剩余,可为后续的碱性染色提供染色环境。并且在此温度下,可使得氢氧化钠与聚酯纤维快速的反应,并使得减量率达到25%左右。并且经过碱减量处理后,使向经编面料的柔软度达到了棉纤维的手感。在步骤S2碱性染色中,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6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4%o.w.f、匀染剂5g/L、分散剂20g/L,按照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15g/L,保温30min,再升温至125℃。先将处理液的温度下降至60℃,有利于碱性分散染料与聚酯纤维相结合,不会反应过于剧烈,此时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可与涤纶纤维相结合,并且将碱性分散染料固定于多个支链所形成的空腔内,将分散染料较为牢固的固定于涤纶纤维的表面,则分散染料难以从纤维表面脱落。所使用的分散剂包括5质量份的苯并咪唑、3质量份的2-甲基丙烯酸乙酯、5质量份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2质量份的HPMA、8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所使用的苯并咪唑、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2-甲基丙烯酸乙酯可以很好将碱性分散染料进行均匀分散,HPMA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可以提高碱性分散染料的分散速度,经过测试可以提高30-50%的分散速度。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至少包括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超支化聚酯多元醇或超支化不饱和聚酯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超支化聚酯多元醇。匀染剂包括50质量份的脂肪醇氧乙醚、30质量份的磷酸二氢钠、10质量份的可溶性氯化稀土、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步骤S3热水洗中,采用85℃的清水进行水洗,热水洗步骤中加入2%的皂洗剂。在步骤S4冷水洗中,采用35℃的清水进行水洗。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碱减量处理、S2碱性染色、S3热水洗和S4冷水洗。在步骤S1碱减量处理中,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在130℃条件下处理30min。在步骤S2碱性染色中,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5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3%o.w.f、匀染剂4g/L、分散剂15g/L,按照0.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10g/L,保温20min,再升温至120℃。所使用的分散剂包括3质量份的苯并咪唑、2质量份的2-甲基丙烯酸乙酯、3质量份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1质量份的HPMA、5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至少包括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超支化聚酯多元醇或超支化不饱和聚酯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超支化聚酯季铵盐与超支化不饱和聚酯按照1:1均匀混合,之所以选择超支化不饱和聚酯,由于不饱和键可以使得该超支化聚合物的活性提高,更容易与聚酯纤维相结合。匀染剂包括45质量份的脂肪醇氧乙醚、20质量份的磷酸二氢钠、5质量份的可溶性氯化稀土、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步骤S3热水洗中,采用80℃的清水进行水洗,热水洗步骤中加入1%的皂洗剂。在步骤S4冷水洗中,采用30℃的清水进行水洗。对实施例一别进行洗涤0次、5次、10次、20次后,进行色牢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可见经过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的色牢度。对实施例一别进行洗涤0次、5次、10次、20次后,进行色牢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可见经过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的色牢度。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nS1碱减量处理: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6;在130-135℃条件下处理30-45min;/nS2碱性染色: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50-6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3-4%o.w.f、匀染剂4-5g/L、分散剂15-20g/L,按照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11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10-15g/L,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20-125℃;/nS3热水洗:采用80-85℃的清水进行水洗;/nS4冷水洗:采用30-35℃的清水进行水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碱减量处理:是将涤纶面料置于含6-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浴比为1:5-6;在130-135℃条件下处理30-45min;
S2碱性染色:在上一步骤的处理液降温至50-60℃,再加入碱性分散染料3-4%o.w.f、匀染剂4-5g/L、分散剂15-20g/L,按照0.5-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110℃,再加入聚酯类超支化聚合物10-15g/L,保温20-30min,再升温至120-125℃;
S3热水洗:采用80-85℃的清水进行水洗;
S4冷水洗:采用30-35℃的清水进行水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面料碱减量和染色一浴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岳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中威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