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81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出料酸洗工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搭载板,延伸搭载板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活塞缸,液压活塞缸的输出端焊接有封闭门,封闭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升降滑轨,限位升降滑轨的内侧焊接连接有搭载支架,搭载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帘自动门。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通过一体化自动控制上、下料结构和自动选择酸槽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在一体装置上实现了自动进出料、自动选、浸泡时间确定的工艺,使该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进一步的节省了对工件加工时所需要的转运时间和人力把控,大大提高了酸洗整体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出料酸洗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通常与预膜一起进行,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为了加快整体的加工过程,往往会采用到采用两步酸洗综合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达到一定的效率提升,但是,目前的酸洗工艺工艺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的,不能自行选择酸槽,无法自动确定酸洗时间,上、下料过程中存在较多人工干预的比例,导致装置效率低,精准度差,浪费人力。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目前的酸洗工艺工艺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的,不能自行选择酸槽,无法自动确定酸洗时间,上、下料过程中存在较多人工干预的比例,导致装置效率低,精准度差,浪费人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搭载板,所述延伸搭载板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活塞缸,所述液压活塞缸的输出端焊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升降滑轨,所述限位升降滑轨的内侧焊接连接有搭载支架,所述搭载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帘自动门,所述搭载支架的内侧焊接有酸洗容纳块,所述酸洗容纳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分离酸洗池,所述酸洗容纳块的顶端固定有配合定位块,所述酸洗容纳块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无杆气缸,其中一端所述无杆气缸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上料台,另一端所述无杆气缸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下料台,所述上料台和下料台的外侧均固定有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且所述上料台的内部固定有重量控制器,所述重量控制器与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电性连接;所述搭载支架一侧的外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螺纹杆,所述输出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搭载支架也为转动连接,所述搭载支架另一侧的内侧焊接有导向限位光杆,所述输出螺纹杆和导向限位光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所述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包括搭载位移传动块、装配搭载块、第二电机、输出齿轮、齿条推动杆、配接架、弹簧稳定杆、真空吸盘接触板和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所述装配搭载块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输出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的一端与齿条推动杆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与装配搭载块为滑动连接,且所述齿条推动杆与搭载位移传动块也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的底端与配接架焊接连接,所述配接架的内部与弹簧稳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稳定杆的底端焊接有真空吸盘接触板。优选的,所述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包括外盒主体、无线接收模块、激光发射处理模块、控制电路板和转接电路板,所述外盒主体的一端与无线接收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主体的底端与激光发射处理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转接电路板均固定于外盒主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外盒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动力连接通孔,所述外盒主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位移连接通孔,所述位移连接通孔与导向限位光杆为间隙配合,所述动力连接通孔与输出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的焊接有转动心轴,所述转动心轴的外侧焊接有凸出平键,所述转动心轴与输出齿轮通过凸出平键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端安装有时间继电器和控制器,所述时间继电器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电性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型号为LT-233D,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SC200。优选的,所述位于上料台外侧的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的内部搭载有远程控制器,且所述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的一侧搭载有与无线接收模块相匹配的相同模块,所述液压活塞缸、卷帘自动门、无杆气缸、配合定位块、第一电机、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均与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远程控制器的型号为KL4-GPRS-RFVC,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型号为RFM300LR。优选的,所述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的顶端固定有激光反射模块,所述激光反射模块与激光发射处理模块组成激光定位模块。优选的,所述配合定位块的内部搭载有GSM模块,所述转接电路板的内部搭载有GPRS模块,所述GSM模块与GPRS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料台和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的底端均开设有配合滑动槽,所述配合滑动槽与无杆气缸为间隙配合。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如上任意一项,步骤如下:S1:通过将工件放置于上料台的内部,利用上料台内部的重量控制器使得上料台在内部搭载有重量后产生电信号,利用上料台与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的电性连接,使得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启动的同时控制液压活塞缸、卷帘自动门、无杆气缸、配合定位块、第一电机、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的等结构完成启动;S2:通过提前输入的数控控制命令,使得装置按照数控安排依次进行启动,使得上料台运动至上料点,利用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与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的配合完成定位吸附将工件抬起,位移至相应的分离酸洗池顶端完后,下降使得工件完成浸泡;S3:通过时间控制在浸泡时间到达后,利用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的传导完成下料移动,使得工件放置于下料台的内部,完成处理后自动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体化自动控制上、下料结构和自动选择酸槽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在一体装置上实现了自动进出料、自动选、浸泡时间确定的工艺,使该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进一步的节省了对工件加工时所需要的转运时间和人力把控,大大提高了酸洗整体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外壳;2、延伸搭载板;3、液压活塞缸;4、限位升降滑轨;5、封闭门;6、卷帘自动门;7、无杆气缸;8、上料台;9、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10、下料台;11、搭载支架;12、酸洗容纳块;13、分离酸洗池;14、配合定位块;15、第一电机;16、输出螺纹杆;17、导向限位光杆;18、搭载位移传动块;19、装配搭载块;20、第二电机;21、输出齿轮;22、齿条推动杆;23、配接架;24、弹簧稳定杆;25、真空吸盘接触板;26、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7、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28、外盒主体;29、无线接收模块;30、激光发射处理模块;31、控制电路板;32、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搭载板(2),所述延伸搭载板(2)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活塞缸(3),所述液压活塞缸(3)的输出端焊接有封闭门(5),所述封闭门(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升降滑轨(4),所述限位升降滑轨(4)的内侧焊接连接有搭载支架(11),所述搭载支架(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帘自动门(6),所述搭载支架(11)的内侧焊接有酸洗容纳块(12),所述酸洗容纳块(1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分离酸洗池(13),所述酸洗容纳块(12)的顶端固定有配合定位块(14),所述酸洗容纳块(12)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无杆气缸(7),其中一端所述无杆气缸(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上料台(8),另一端所述无杆气缸(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下料台(10),所述上料台(8)和下料台(10)的外侧均固定有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9),且所述上料台(8)的内部固定有重量控制器,所述重量控制器与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9)电性连接;/n所述搭载支架(11)一侧的外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螺纹杆(16),所述输出螺纹杆(16)的另一端与搭载支架(11)也为转动连接,所述搭载支架(11)另一侧的内侧焊接有导向限位光杆(17),所述输出螺纹杆(16)和导向限位光杆(17)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27);/n所述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27)包括搭载位移传动块(18)、装配搭载块(19)、第二电机(20)、输出齿轮(21)、齿条推动杆(22)、配接架(23)、弹簧稳定杆(24)、真空吸盘接触板(25)和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6),所述装配搭载块(19)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与输出齿轮(21)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21)的一端与齿条推动杆(22)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22)与装配搭载块(19)为滑动连接,且所述齿条推动杆(22)与搭载位移传动块(18)也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6)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22)的底端与配接架(23)焊接连接,所述配接架(23)的内部与弹簧稳定杆(24)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稳定杆(24)的底端焊接有真空吸盘接触板(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的两端均焊接有延伸搭载板(2),所述延伸搭载板(2)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活塞缸(3),所述液压活塞缸(3)的输出端焊接有封闭门(5),所述封闭门(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升降滑轨(4),所述限位升降滑轨(4)的内侧焊接连接有搭载支架(11),所述搭载支架(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卷帘自动门(6),所述搭载支架(11)的内侧焊接有酸洗容纳块(12),所述酸洗容纳块(1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分离酸洗池(13),所述酸洗容纳块(12)的顶端固定有配合定位块(14),所述酸洗容纳块(12)两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无杆气缸(7),其中一端所述无杆气缸(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上料台(8),另一端所述无杆气缸(7)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下料台(10),所述上料台(8)和下料台(10)的外侧均固定有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9),且所述上料台(8)的内部固定有重量控制器,所述重量控制器与配合定位控制启动结构(9)电性连接;
所述搭载支架(11)一侧的外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螺纹杆(16),所述输出螺纹杆(16)的另一端与搭载支架(11)也为转动连接,所述搭载支架(11)另一侧的内侧焊接有导向限位光杆(17),所述输出螺纹杆(16)和导向限位光杆(17)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27);
所述升降调节导向上下料臂结构(27)包括搭载位移传动块(18)、装配搭载块(19)、第二电机(20)、输出齿轮(21)、齿条推动杆(22)、配接架(23)、弹簧稳定杆(24)、真空吸盘接触板(25)和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6),所述装配搭载块(19)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与输出齿轮(21)转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21)的一端与齿条推动杆(22)啮合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22)与装配搭载块(19)为滑动连接,且所述齿条推动杆(22)与搭载位移传动块(18)也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的一端通过螺钉与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6)连接,所述齿条推动杆(22)的底端与配接架(23)焊接连接,所述配接架(23)的内部与弹簧稳定杆(24)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稳定杆(24)的底端焊接有真空吸盘接触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控制集成盒结构(26)包括外盒主体(28)、无线接收模块(29)、激光发射处理模块(30)、控制电路板(31)和转接电路板(32),所述外盒主体(28)的一端与无线接收模块(29)固定连接,所述外盒主体(28)的底端与激光发射处理模块(3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31)与转接电路板(32)均固定于外盒主体(2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进出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主体(28)的一端开设有动力连接通孔,所述外盒主体(28)的另一端开设有位移连接通孔,所述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云叶元华钱伟王华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达铁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