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66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升降台和第一套圈,所述升降台设于承载底座上方,第一套圈设于升降台上方,第一套圈底部设有圆周形卡槽,圆周形卡槽内对称且滑动卡设有两块弧形块,升降台上对称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两根第一支撑杆上端一一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弧形块上,升降台上方通过多根第二支撑杆固定设有第二套圈,第二套圈内环向等距设有多块夹板,承载底座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上端固定设有打磨盘,承载底座上固定设有储尘箱,该装置能够根据陶瓷器件体型大小灵活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其磨底需求,并且设有粉尘吸收消除功能,以避免在打磨时粉尘弥漫而危害工作人员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具体是一种陶瓷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专利技术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陶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磨底,现有的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中对陶瓷固定效果不佳,并且不能根据陶瓷器型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此同时,还存在打磨过程中粉尘弥漫污染的问题,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陶瓷打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升降台和第一套圈,所述升降台设于承载底座上方,第一套圈设于升降台上方,承载底座与升降台之间设有升降机构,第一套圈底部设有圆周形卡槽,圆周形卡槽内对称且滑动卡设有两块弧形块,升降台上对称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两根第一支撑杆上端一一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弧形块上,两个弧形块上均旋有用于定位第一套圈的紧固旋钮,升降台上方通过多根第二支撑杆固定设有第二套圈,所述第二套圈位于第一套圈内,第二套圈内环向等距设有多块用于将陶瓷器件夹紧固定的夹板,承载底座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上端固定设有打磨盘,承载底座上固定设有储尘箱,升降台上固定设有吸尘斗,吸尘斗远离打磨盘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尘软管,吸尘软管远离吸尘斗的一端延伸至储尘箱内,吸尘软管上连接有吸尘风机。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储尘箱内斜设有隔板,储尘箱侧壁位于隔板较低的一端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其内部粉尘清理出来的清理口。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套圈侧壁上固定设有便于将其进行转动的把手,把手上套设有防滑软套,多块夹板朝向第二套圈圆心的侧壁上均固定贴设有橡胶软垫。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承载底座底部对称设有多个滚轮,承载底座上前后对称设有两根竖杆,两根竖杆上端之间固定设有推杆,竖杆由两根管径大小不同的管材可伸缩连接而成,竖杆上对称旋有用于定位其长度的固定螺栓。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根内螺纹管,两根内螺纹管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承载底座上,两根内螺纹管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根螺纹杆上端均固定连接于升降台底部,两根内螺纹管其中一根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平齿轮,承载底座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啮合,承载底座内部为空腔结构,两根内螺纹管下端均延伸至承载底座内,两根内螺纹管位于承载底座内的管段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套圈侧壁上环向等距插设有与夹板数量相同的滑杆,多根滑杆位于第二套圈内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多块夹板上,第一套圈内壁上环向等距设有与滑杆根数相同并与其一一对应的坡形凸台,每根滑杆位于第二套圈外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滑轮,坡形凸台上设有用于卡住滑轮以防止其偏移的限位槽,每个滑轮均活动卡于坡形凸台上设有的限位槽中,滑杆靠近滑轮的杆段上设有设有环状凸台,滑杆位于环状凸台与第二套圈侧壁之间的杆段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承载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装置结构布局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陶瓷器件体型大小灵活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其磨底需求,并且设有粉尘吸收消除功能,以避免在陶瓷器件打磨时粉尘弥漫而危害工作人员健康,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注释:1-滚轮、2-承载底座、3-内螺纹管、4-第一平齿轮、5-第二平齿轮、6-螺纹杆、7-升降台、8-第一支撑杆、9-竖杆、10-固定螺栓、11-推杆、12-弧形块、13-紧固旋钮、14-第一套圈、15-第二支撑杆、16-打磨盘、17-吸尘斗、18-把手、19-吸尘软管、20-吸尘风机、21-储尘箱、22-清理口、23-隔板、24-转杆、25-驱动电机、26-圆周形卡槽、27-第二套圈、28-坡形凸台、29-夹板、30-滑杆、31-橡胶软垫、32-第一锥齿轮、33-第二锥齿轮、34-旋转电机、35-滑轮、36-环状凸台、37-复位弹簧、38-皮带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包括承载底座2、升降台7和第一套圈14,所述升降台7设于承载底座2上方,第一套圈14设于升降台7上方,承载底座2与升降台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两根内螺纹管3,两根内螺纹管3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承载底座2上,两根内螺纹管3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两根螺纹杆6上端均固定连接于升降台7底部,两根内螺纹管3其中一根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平齿轮4,承载底座2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5,驱动电机25为正反转电机,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平齿轮5,所述第二平齿轮5与第一平齿轮4啮合,承载底座2内部为空腔结构,两根内螺纹管3下端均延伸至承载底座2内,两根内螺纹管3位于承载底座2内的管段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38相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5并在平齿轮以及皮带传动机构38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两根内螺纹管3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根螺纹杆6同步伸缩以达到灵活调升降台7高度的目的。第一套圈14底部设有圆周形卡槽26,圆周形卡槽26内对称且滑动卡设有两块弧形块12,升降台7上对称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8,两根第一支撑杆8上端一一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弧形块12上,两个弧形块12上均旋有用于定位第一套圈14的紧固旋钮13,在两块弧形块12以及圆周形卡槽26的作用下,第一套圈14可自由转动,当需要将第一套圈14固定住时,依次旋动两个紧固旋钮13即可,升降台7上方通过多根第二支撑杆15固定设有第二套圈27,所述第二套圈27位于第一套圈14内,第二套圈27内环向等距设有多块用于将陶瓷器件夹紧固定的夹板29,第二套圈27侧壁上环向等距插设有与夹板29数量相同的滑杆30,多根滑杆30位于第二套圈27内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多块夹板29上,第一套圈14内壁上环向等距设有与滑杆30根数相同并与其一一对应的坡形凸台28,每根滑杆30位于第二套圈27外的一端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包括承载底座(2)、升降台(7)和第一套圈(1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7)设于承载底座(2)上方,第一套圈(14)设于升降台(7)上方,承载底座(2)与升降台(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第一套圈(14)底部设有圆周形卡槽(26),圆周形卡槽(26)内对称且滑动卡设有两块弧形块(12),升降台(7)上对称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8),两根第一支撑杆(8)上端一一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弧形块(12)上,两个弧形块(12)上均旋有用于定位第一套圈(14)的紧固旋钮(13),升降台(7)上方通过多根第二支撑杆(15)固定设有第二套圈(27),所述第二套圈(27)位于第一套圈(14)内,第二套圈(27)内环向等距设有多块用于将陶瓷器件夹紧固定的夹板(29);/n承载底座(2)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24),转杆(24)上端固定设有打磨盘(16),承载底座(2)上固定设有储尘箱(21),升降台(7)上固定设有吸尘斗(17),吸尘斗(17)远离打磨盘(16)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尘软管(19),吸尘软管(19)远离吸尘斗(17)的一端延伸至储尘箱(21)内,吸尘软管(19)上连接有吸尘风机(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打磨装置,包括承载底座(2)、升降台(7)和第一套圈(1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7)设于承载底座(2)上方,第一套圈(14)设于升降台(7)上方,承载底座(2)与升降台(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第一套圈(14)底部设有圆周形卡槽(26),圆周形卡槽(26)内对称且滑动卡设有两块弧形块(12),升降台(7)上对称设有两根第一支撑杆(8),两根第一支撑杆(8)上端一一对应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弧形块(12)上,两个弧形块(12)上均旋有用于定位第一套圈(14)的紧固旋钮(13),升降台(7)上方通过多根第二支撑杆(15)固定设有第二套圈(27),所述第二套圈(27)位于第一套圈(14)内,第二套圈(27)内环向等距设有多块用于将陶瓷器件夹紧固定的夹板(29);
承载底座(2)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24),转杆(24)上端固定设有打磨盘(16),承载底座(2)上固定设有储尘箱(21),升降台(7)上固定设有吸尘斗(17),吸尘斗(17)远离打磨盘(16)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尘软管(19),吸尘软管(19)远离吸尘斗(17)的一端延伸至储尘箱(21)内,吸尘软管(19)上连接有吸尘风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尘箱(21)内斜设有隔板(23),储尘箱(21)侧壁位于隔板(23)较低的一端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其内部粉尘清理出来的清理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圈(14)侧壁上固定设有便于将其进行转动的把手(18),把手(18)上套设有防滑软套,多块夹板(29)朝向第二套圈(27)圆心的侧壁上均固定贴设有橡胶软垫(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2)底部对称设有多个滚轮(1),承载底座(2)上前后对称设有两根竖杆(9),两根竖杆(9)上端之间固定设有推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星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新星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