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64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包括热压室,热压室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有下伸缩杆和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与上伸缩杆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下底板和上压板,下底板上设置有与上压板配合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与下底板转动连接;热压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下底板转动的控制装置;热压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上伸缩杆与下伸缩杆的控制器。本方案通过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及控制装置的设置,在热压完成后能够通过下料板的转动将产品旋转进行下料,由于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下料,因而在对部分异性结构进行热压时,同样能够保证下料效果,无需人工操作,排除安全隐患,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压机结构
,特别是属于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
技术介绍
热压机是一种将两个预先上好助焊剂镀锡的零件加热到足以使焊锡熔化、流动的温度,固化后,在产品与焊锡之间形成一个永久的电气连接的设备,针对不同产品,升温速度可进行变更。根据热压的媒介不同,可以分为锡焊,ACF(异向导电胶带),ACP(异向导电胶水),TBF(热熔胶膜),适用于FPC(柔性线路板),HSC(斑马纸),TAB与LCD及PCB的连接。在现有的热压机中,产品经过热压后,操作员需手动将热压后产品取出,再将下一待热压产品置入热压区间内进行热压,由于热压完成时的产品温度较高,因而操作员需要佩戴专用的手套进行取料,不仅存在烫伤的风险,同时,操作员需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作业,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操作员控制下料的自动下料式热压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包括热压室,所述热压室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有下伸缩杆和上伸缩杆,所述下伸缩杆与所述上伸缩杆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下底板和上压板,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压板配合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与所述下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热压室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底板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上压板内设置有升温装置;所述热压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热压室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上伸缩杆与所述下伸缩杆的控制器。下底板、上压板以及上、下伸缩杆的设置,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器调节对产品的压力,保证了热压过程的稳定性,进出料口的设置,则用于产品的置入及取出,放置槽的设置,则用于放置待热压产品,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及控制装置的设置,在热压完成后能够通过下料板的转动将产品旋转(通常设置旋转180°便于下料),以将产品偏移至指定位置,由于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下料,因而在对部分异性结构进行热压时,同样能够保证下料效果,无需人工操作,排除安全隐患,便于推广使用。优选的,所述升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热压室上的加热器和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上压板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加热器、加热板的设置,为传统的升温结构,便于对上压板的温度进行控制,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的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与所述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齿轮配合的控制齿条,所述控制齿条的齿数设置为所述控制齿轮齿数的一半。控制齿轮及控制齿条的设置,仅需通过下伸缩杆控制下底板整体偏移,即可通过控制齿条带动控制齿轮旋转,以此对下料板进行旋转,控制齿条齿数的设置,能够调节控制齿轮的旋转角度(齿条齿数为齿轮一般,即可控制其旋转180°),以保证下料效果,下料过程无需额外下料驱动,降低能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热压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轨道配合的限位槽。限位轨道的设置,则用于限定下底板的偏移轨迹,避免出现下底板倾斜导致热压配合不当的情况。优选的,所述下料板靠近所述下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温感磁钢,所述放置槽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温感磁钢配合的永磁体。温感磁钢(现有技术,常用于电饭煲的温度感应)的设置,在热压前温度较低,存在磁性,会与永磁体配合将下料板磁固,避免热压过程下料板发生偏移,在热压后,由于温度上升,磁性降低,下料板可自由偏移,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热压室侧壁上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还设置有降温室,所述降温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散风结构,所述热压室内还设置有与所述进风结构连通的冷风系统。冷风系统及散风结构的设置,用于对降温室进行降温,以此对出料后产品进行降温,便于后续的取用,实用性强。优选的,所述冷风系统包括进风机和制冷器,所述进风机、制冷器和散风结构依次连通设置,所述进风机和制冷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散风结构包括与所述制冷器连通的主风管和多个与所述主风管连通的散风管,所述散风管朝向所述降温室设置。进风机以及制冷器的设置,能够将外界风力经冷却后吹至散风结构,主风管及散风管的设置,则能够将冷风分隔后引至降温室内,以此达到对降温室进行均匀降温的目的,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降温室远离所述热压室的一端设置有分隔室,所述分隔室内设置有分隔装置,所述降温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分隔装置配合的第一分隔块。分隔室及分隔装置的设置,用于将多个热压后产品分隔,进一步提高降温效率,便于后续使用。优选的,所述分隔装置包括与所述降温室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二分隔块,所述第二分隔块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分隔通槽,所述调节块远离所述第二分隔块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室自由设置,所述弹簧柱上还套设有分隔弹簧,所述分隔弹簧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调节块和所述分隔室的侧壁接触设置。滑动设置的第二分隔块,在伸出状态下能够与第一分隔块配合,支撑产品,在收回状态下则不会对产品进行分隔,便于冷却后产品的取出,弹簧柱与分隔弹簧的设置,用于在常规状态下控制第二分隔块伸出,保证分隔效果。优选的,所述分隔室上方设置有分隔伸缩杆,所述分隔伸缩杆活动杆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分隔通槽配合设置,所述分隔伸缩杆活动杆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推块斜面。分隔伸缩杆及推块斜面的设置,在伸缩杆伸出过程中能够由上至下依次将多个第二分隔块收回,以此,在使用时,仅需逐步收回伸缩杆,即可达到逐个伸出第二分隔块的目的,便于连续性的对产品进行分隔冷却,适宜推广使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及控制装置的设置,在热压完成后能够通过下料板的转动将产品旋转进行下料,由于通过转动的方式进行下料,因而在对部分异性结构进行热压时,同样能够保证下料效果,无需人工操作,排除安全隐患,适宜推广使用。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与下料板连接的控制齿轮以及设置在出料口处的控制齿条的配合,仅需通过下伸缩杆的控制即可带动下料板进行转动,下料过程无需额外下料驱动,降低能耗,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降温室及分隔装置的设置,能够将热压后产品分隔降温,便于后续使用,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热压过程中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料过程中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隔室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热压室,2-下伸缩杆,3-上伸缩杆,4-下底板,5-上压板,6-放置槽,7-下料板,8-进料口,9-出料口,10-控制器,11-加热器,12-控制齿轮,13-控制齿条,14-限位轨道,15-温感磁钢,16-永磁体,17-降温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包括热压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室(1)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有下伸缩杆(2)和上伸缩杆(3),所述下伸缩杆(2)与所述上伸缩杆(3)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下底板(4)和上压板(5),其中:/n所述下底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压板(5)配合的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内设置有下料板(7),所述下料板(7)与所述下底板(4)转动连接;/n所述热压室(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底板(4)转动的控制装置;/n所述上压板(5)内设置有升温装置;/n所述热压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n所述热压室(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上伸缩杆(3)与所述下伸缩杆(2)的控制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包括热压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室(1)内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有下伸缩杆(2)和上伸缩杆(3),所述下伸缩杆(2)与所述上伸缩杆(3)的活动端分别设置有下底板(4)和上压板(5),其中:
所述下底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压板(5)配合的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内设置有下料板(7),所述下料板(7)与所述下底板(4)转动连接;
所述热压室(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底板(4)转动的控制装置;
所述上压板(5)内设置有升温装置;
所述热压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
所述热压室(1)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上伸缩杆(3)与所述下伸缩杆(2)的控制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热压室(1)上的加热器(11)和与所述加热器(11)电连接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在所述上压板(5)内,所述加热器(11)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底板(4)上的控制齿轮(12),所述控制齿轮(12)与所述下料板(7)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9)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齿轮(12)配合的控制齿条(13),所述控制齿条(13)的齿数设置为所述控制齿轮(12)齿数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轨道(14),所述下底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轨道(14)配合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下料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7)靠近所述下底板(4)的一端设置有温感磁钢(15),所述放置槽(6)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温感磁钢(15)配合的永磁体(16)。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九华碳素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