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洪磊专利>正文

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及其排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52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及其排液方法,属于医疗领域,包括呼吸装置、输气管集水结构、吸气结构、呼气管集水结构和呼气管集水结构以及流速测量结构,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流速传感器和第二流速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安装在吸气结构上,所述第二流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呼吸机本体进气口处,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第二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分别在吸气和呼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差控制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和呼气管集水结构工作,将加湿后空气凝结成的水滴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水滴流到三通管中,防止人体吸入造成窒息等危害以及呼吸机本体内流入积水导致设备故障。

An active humidification ventilator and its drainag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及其排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及其排液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呼吸机加湿后的空气会在管道中凝结,很容易积聚,不将其排出很容易由于积聚过多回流到使用人员嘴中,对使用者造成窒息等危害,并且不能根据管道中的气体流速判断管道中的积水情况,很容易对呼吸机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旨在现有的呼吸机管中水流到使用者口中对其造成影响,同时不能很好的判断管道中水的多少,不能合理的对水进行清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包括呼吸装置、输气管集水结构、吸气结构、呼气管集水结构和流速测量结构。所述呼吸装置包括呼吸机本体、挂架和输气管,所述挂架固定在呼吸机本体的一侧,所述输气管经过加湿器与呼吸机本体出气口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气管集水结构,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末端连接有吸气结构,所述吸气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有呼气管集水结构,所述呼气管集水结构末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呼吸机本体进气口连接。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流速传感器和第二流速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安装在吸气结构上,所述第二流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呼吸机本体进气口处,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第二流速传感器与所述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分别在吸气和呼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差值控制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和呼气管集水结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盖、第一环形螺纹槽、第一集水框、第一配重块、第一储液袋和鼓气管,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下端开设有于第一集水框上端匹配的第一环形螺纹槽,所述第一集水框螺接在第一环形螺纹槽内,所述第一配重块固定在第一集水框的外部,所述第一储液袋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集水框的下端连通,所述输气管和鼓气管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结构包括三通管、吸气罩、支板、主储水箱、通水管、通断阀、过滤器、排水口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罩与三通管的下端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鼓气管和呼气管连通,所述支板的一端固定在吸气罩上,所述支板的另一端固定在三通管上,所述主储水箱固定在支板上,所述过滤器固定在支板的下端,所述主储水箱通过通断阀与所述过滤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三通管和吸气罩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在吸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值与呼吸机本体设定的峰流速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通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水框出液口与第一储液袋的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袋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引流管的端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储液袋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下卡接块,所述第一集水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上卡接块,所述第一下卡接块与所述第一上卡接块卡接。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的一端固定在主储水箱上,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支板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的端部固定有排水口,所述主储水箱的进液口与三通管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三通管末端位于吸气罩和进水管之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三通管其他部分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主储水箱内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通断阀与所述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基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通断阀通断。进一步的,所述呼气管集水结构包括第二密封盖、第二环形螺纹槽、第二集水框、第二配重块、第二储液袋和出气管,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下端开设有于第二集水框上端匹配的第二环形螺纹槽,所述第二集水框螺接在第二环形螺纹槽内,所述第二配重块固定在第二集水框的端部,所述第二储液袋固定在第二集水框的下方,所述出气管和呼气管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二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水框出液口与第二储液袋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引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储液袋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引流管的端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引流管上固定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储液袋的上端固定有第二下卡接块,所述第二集水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上卡接块,所述第二下卡接块与所述第二上卡接块卡接,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流速传感器在呼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差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通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的排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控制步骤:S1、初设阶段,在呼吸机本体上设置气体峰流速值,呼吸机本体将气体经加湿器加湿后通入输气管,输气管与第一集水框相连,第一储液袋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第一集水框的下端可拆卸连通,第一集水框与吸气罩通过三通管连通,三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水框连通,第二储液袋通过第二控制阀与第二集水框的下端可拆卸连通,第二集水框的末端通过出气管与呼吸机本体进气口连接;S2、吸气阶段,在吸气罩与三通管之间设置的第一流速传感器检测气体进入吸气罩内的流速,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识别在吸气阶段第一流速传感器测得的气体流速值与呼吸机本体设定的峰流速值的差值的变化情况,判断第一集水框内的水是否满溢,若达满溢状态,所述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将积水排入至第一储液袋内,之后自动控制第一控制阀关闭,并拆卸第一储液袋予以更换;S3、呼气阶段,在吸气罩与三通管之间设置的第一流速传感器检测吸气罩内呼出气体的流速,在呼吸机本体进气口处设置的第二流速传感器检测呼出气体到达出气管末端的流速,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识别在呼气阶段第一流速传感器和第二流速传感器测得的气体流速差值的变化情况,判断第二集水框内的水是否满溢,若达满溢状态,所述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将积水排入至第二储液袋内,之后自动控制第二控制阀关闭,并拆卸第二储液袋予以更换;S4、保险防控阶段,在三通管末端与吸气罩之间设置主储水箱,少数情况下吸气罩的前端流入的少量积水会自动进入主储水箱内,当主储水箱内顶部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主储水箱内积水即将满载时,呼吸机本体内控制器控制主储水箱下端的通断阀打开将积水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动湿化呼吸机可以通过输气管集水结构和呼气管集水结构将加湿后空气凝结成的水滴进行收集,有效的防止水滴流到三通管中,防止人体吸入造成窒息等危害以及呼吸机本体内流入积水导致设备故障;同时上述集水结构都设置固定的集水框和可拆卸的储液袋以及控制阀,可实现积水或废液的便捷妥善处理,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呼吸机管路或者废液流出等状况形成二次污染。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动湿化呼吸机可以通过吸气结构中三通管、吸气罩、支板、主储水箱、进水管、通水管、通断阀、过滤器和排水口,进一步在吸气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呼吸装置(100),所述呼吸装置(100)包括呼吸机本体(110)、挂架(120)和输气管(130),所述挂架(120)固定在呼吸机本体(110)的一侧,所述输气管(130)经过加湿器与呼吸机本体(110)出气口连接,所述输气管(130)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气管集水结构(200),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200)末端连接有吸气结构(300),所述吸气结构(300)的另一端连接有呼气管集水结构(400),所述呼气管集水结构(400)末端连接有出气管(470),所述出气管(470)与所述呼吸机本体(110)进气口连接;/n流速测量结构,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和第二流速传感器(471),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安装在吸气结构(300)上,所述第二流速传感器(471)安装在所述呼吸机本体(110)进气口处,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第二流速传感器(471)与所述呼吸机本体(110)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分别在吸气和呼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差值控制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200)和呼气管集水结构(400)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吸装置(100),所述呼吸装置(100)包括呼吸机本体(110)、挂架(120)和输气管(130),所述挂架(120)固定在呼吸机本体(110)的一侧,所述输气管(130)经过加湿器与呼吸机本体(110)出气口连接,所述输气管(130)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气管集水结构(200),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200)末端连接有吸气结构(300),所述吸气结构(300)的另一端连接有呼气管集水结构(400),所述呼气管集水结构(400)末端连接有出气管(470),所述出气管(470)与所述呼吸机本体(110)进气口连接;
流速测量结构,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包括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和第二流速传感器(471),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安装在吸气结构(300)上,所述第二流速传感器(471)安装在所述呼吸机本体(110)进气口处,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第二流速传感器(471)与所述呼吸机本体(110)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流速测量结构分别在吸气和呼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差值控制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200)和呼气管集水结构(400)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集水结构(200)包括第一密封盖(210)、第一环形螺纹槽(220)、第一集水框(230)、第一配重块(240)、第一储液袋(260)和鼓气管(270),所述第一密封盖(210)的下端开设有于第一集水框(230)上端匹配的第一环形螺纹槽(220),所述第一集水框(230)螺接在第一环形螺纹槽(220)内,所述第一配重块(240)固定在第一集水框(230)的外部,所述第一储液袋(260)通过第一控制阀(251)与所述第一集水框(230)的下端连通,所述输气管(130)和鼓气管(270)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密封盖(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结构(300)包括三通管(310)、吸气罩(320)、支板(330)、主储水箱(340)、通水管(360)、通断阀(361)、过滤器(370)、排水口(371)和呼气管(380),所述吸气罩(320)与三通管(310)的下端连通,所述三通管(310)的上端分别与所述鼓气管(270)和呼气管(380)连通,所述支板(330)的一端固定在吸气罩(320)上,所述支板(330)的另一端固定在三通管(310)上,所述主储水箱(340)固定在支板(330)上,所述过滤器(370)固定在支板(330)的下端,所述主储水箱(340)通过通断阀(361)与所述过滤器(37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安装在所述三通管(310)和吸气罩(320)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251)与所述呼吸机本体(110)内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流速传感器(301)在吸气阶段测得的气体流速值与呼吸机本体(110)设定的峰流速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51)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框(230)出液口与第一储液袋(260)的进液口通过第一引流管(250)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袋(260)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引流管(250)的端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引流管(250)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251),所述第一储液袋(260)的上端固定有第一下卡接块(252),所述第一集水框(230)的下端固定有第一上卡接块(253),所述第一下卡接块(252)与所述第一上卡接块(253)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主动湿化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360)的一端固定在主储水箱(340)上,所述通水管(360)的另一端贯穿支板(330)与过滤器(370)连接,所述过滤器(370)的端部固定有排水口(371),所述主储水箱(340)的进液口与三通管(310)之间通过进水管(350)连通,所述三通管(310)末端位于吸气罩(320)和进水管(350)之间部分的直径小于三通管(310)其他部分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吴洪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