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52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1
本公开涉及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定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及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及呼气曲线;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基于所述校正给气曲线及所述校正抽气曲线确定呼吸控制曲线。本公开实施例可实现根据患者呼吸情况执行给气和抽气控制。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respiratory control cur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人平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为: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厢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因此,胸廓横向地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但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在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都等于外界气压。临床上常可见有些呼吸浅的病人会出现通气量不足和缺氧现象。在抢救呼吸骤然停止的病人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使病人胸廓扩大和缩小来保持肺通气。但要注意既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伤肋骨,又要注意幅度,使肺泡通气达到足够的效果。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呼吸机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当婴幼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呼吸减弱和痰多且稠,排痰困难,阻塞气道或发生肺不张,应考虑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目前,呼吸机分别按照设定的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对肺进行给气及抽气,但是设定的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如:患者的实际需求的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这样会造成患者的给气过程及抽气过程不合理,如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与患者实际需要的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偏差较大,且给气量及抽气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根据患者的呼吸状态调整呼吸机的给气和抽气控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解决患者的给气过程及抽气过程不合理的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及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及呼气曲线;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基于所述校正给气曲线及所述校正抽气曲线确定呼吸控制曲线。优选地,所述设定给气曲线及所述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的方法,包括:分别设定所述设定给气曲线中的设定给气速度曲线以及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测量所述患者的吸气速度及吸气量;分别根据所述吸气速度及吸气量取确定所述吸气曲线中的吸气速度曲线以及吸气流量曲线;以及/或,所述设定抽气曲线及所述测量患者的呼气曲线的方法,包括:分别设定所述设定抽气曲线中的设定抽气速度曲线以及设定抽气流量曲线;以及测量所述患者的呼气速度及呼气量;分别根据所述呼气速度及呼气量确定所述呼气曲线中的呼气速度曲线以及呼气流量曲线。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的方法为:根据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给气速度校正系数,将所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乘以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校正给气速度曲线;根据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给气流量校正系数,将所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乘以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校正给气流量曲线;以及/或,所述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的方法为:根据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抽气速度校正系数,将所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乘以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校正抽气速度曲线;根据所述呼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流量曲线确定抽气流量校正系数,将所述抽气流量校正系数乘以设定抽气流量曲线确定校正抽气流量曲线。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给气速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计算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速度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一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设定速度差值,则所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配置为1;若所述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设定速度差值,计算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速度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一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一比值取均值,得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以及/或,所述根据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给气流量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计算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流量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二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设定流量差值,则所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配置为1;若所述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设定流量值,计算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流量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二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二比值取均值,得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以及/或,所述根据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抽气速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计算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速度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三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设定速度差值,则所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配置为1;若所述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设定速度差值,计算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速度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三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三比值取均值,得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以及/或,所述根据所述呼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流量曲线确定抽气流量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计算所述呼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流量与所述定抽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四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四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第四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设定流量差值,则所述抽气流量校正系数配置为1;若所述第四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设定流量值,计算所述呼气流量曲线计算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流量与所述设定抽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四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四比值取均值,得到抽气流量校正系数。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的方法,以及/或,所述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的方法,还包括:根据胸部影像数据确定肺损伤系数;基于所述肺损伤系数及所述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定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及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及呼气曲线;/n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n基于所述校正给气曲线及所述校正抽气曲线确定呼吸控制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呼吸控制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给气曲线及抽气曲线及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及呼气曲线;
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
基于所述校正给气曲线及所述校正抽气曲线确定呼吸控制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给气曲线及所述测量患者的吸气曲线的方法,包括:分别设定所述设定给气曲线中的设定给气速度曲线以及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测量所述患者的吸气速度及吸气量;分别根据所述吸气速度及吸气量取确定所述吸气曲线中的吸气速度曲线以及吸气流量曲线;
以及/或,
所述设定抽气曲线及所述测量患者的呼气曲线的方法,包括:分别设定所述设定抽气曲线中的设定抽气速度曲线以及设定抽气流量曲线;以及测量所述患者的呼气速度及呼气量;分别根据所述呼气速度及呼气量确定所述呼气曲线中的呼气速度曲线以及呼气流量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吸气曲线对所述给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给气曲线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给气速度校正系数,将所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乘以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校正给气速度曲线;
根据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给气流量校正系数,将所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乘以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校正给气流量曲线;
以及/或,
所述根据所述呼气曲线对所述抽气曲线进行校正,得到校正抽气曲线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抽气速度校正系数,将所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乘以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校正抽气速度曲线;
根据所述呼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流量曲线确定抽气流量校正系数,将所述抽气流量校正系数乘以设定抽气流量曲线确定校正抽气流量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确定给气速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速度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一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设定速度差值,则所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配置为1;
若所述第一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设定速度差值,计算所述吸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速度与所述设定给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一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一比值取均值,得到给气速度校正系数;
以及/或,
所述根据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确定给气流量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流量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二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
若所述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设定流量差值,则所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配置为1;
若所述第二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设定流量值,计算所述吸气流量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吸气至吸气结束的吸气流量与所述设定给气流量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二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二比值取均值,得到给气流量校正系数;
以及/或,
所述根据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确定抽气速度校正系数的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速度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三差值,并计算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
若所述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设定速度差值,则所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配置为1;
若所述第三差值平均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设定速度差值,计算所述呼气速度曲线中每个时刻所述患者从开始呼气至呼气结束的呼气速度与所述设定抽气速度曲线每个时刻的第三比值,将所述每个时刻的第三比值取均值,得到抽气速度校正系数;
以及/或,
所述根据所述呼气流量曲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娴黄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