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00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包括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中的波长转换区包括至少两个红光转换区和/或至少两个绿光转换区,两个红光转换区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个绿光转换区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滤波装置中的滤波膜片包括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红光膜片和/或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绿光膜片,两种红光膜片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种绿光膜片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这样通过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实现了高色彩光和高亮度光的输出,从而能够使投影显示兼具高亮度和高色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越来越多的显示方式的出现,尤其是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用于显示的出现,消费者对显示设备画面的色彩还原效果要求越来越高。投影显示作为一种健康、大屏的显示技术,也面临这一挑战。显示画面中的色彩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其中主要为显示画面贡献亮度的是绿光和红光,同时红光亮度占白光亮度的比例(简称红光占比)和绿光亮度占白光亮度的比例(简称绿光占比)也决定了显示画面的色彩质量。在投影显示技术,尤其是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显示技术中,较难获得较高的红光亮度占比,而红光亮度占比偏低时,彩色画面下的红色显示质量也较低。而为了获得较高的红光亮度占比,往往会导致白光亮度下降的较厉害,从而影响显示质量。综上可知,目前投影显示中无法兼具高亮度和高色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以在投影显示中兼具高亮度和高色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包括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区、基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波长转换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波长转换区包括至少两个红光转换区和/或至少两个绿光转换区,两个所述红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个所述绿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所述滤波装置包括滤波膜片、固定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滤波膜片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滤波膜片包括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红光膜片和/或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绿光膜片,两种所述红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种所述绿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红光转换区分别设置有对应高色彩红光的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和对应高亮度红光的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不同;两个所述绿光转换区分别设置有对应高色彩绿光的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和对应高亮度绿光的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不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均位于600-700nm的波长范围内,且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大于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均位于500-530nm的波长范围内,且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进一步地,两种所述红光膜片包括对应高色彩红光的第一红光膜片和对应高亮度红光的第二红光膜片,所述第一红光膜片的透射波段的光谱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红光膜片的透射波段的光谱宽度;两种所述绿光膜片包括对应高色彩绿光的第一绿光膜片和对应高亮度绿光的第二绿光膜片,所述第一绿光膜片的透射波段的光谱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绿光膜片的透射波段的光谱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光膜片的透射波段包括610-680nm,所述第二红光膜片的透射波段包括600-680nm;所述第一绿光膜片进行滤色时所滤掉的亮度高于所述第二绿光膜片进行滤色时所滤掉的亮度。进一步地,所述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包括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和所述滤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和所述滤波装置同步转动,以使对应高色彩红光的红光转换区与对应高色彩红光的红光膜片相对应,对应高亮度红光的红光转换区与对应高亮度红光的红光膜片相对应,对应高色彩绿光的绿光转换区与对应高色彩绿光的绿光膜片相对应,以及对应高亮度绿光的绿光转换区与对应高亮度绿光的绿光膜片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呈圆盘状,所述波长转换区围绕所述基板的圆周设置;或者所述基板呈圆柱状,所述波长转换区沿所述基板的圆柱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包括设置有反射层的反射式基板,所述反射式基板的材质包括铝、铜、镁铝合金、氮化铝和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光源和上述的色彩亮度兼容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主板芯片、数字光阀和上述的发光装置;所述主板芯片与所述数字光阀连接,所述主板芯片用于发出光调制信号至所述数字光阀;所述数字光阀用于从所述发光装置的输出光中截取并调制与所述光调制信号对应的时序光。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中,该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包括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区、基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波长转换区设置在基板上,第一驱动部件与基板连接;波长转换区包括至少两个红光转换区和/或至少两个绿光转换区,两个红光转换区在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个绿光转换区在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滤波装置包括滤波膜片、固定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滤波膜片设置在固定部件上,第二驱动部件与固定部件连接;滤波膜片包括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红光膜片和/或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绿光膜片,两种红光膜片在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种绿光膜片在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该色彩亮度兼容装置通过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实现了高色彩光和高亮度光的输出,从而在该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应用于投影显示时,能够使投影显示兼具高亮度和高色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转换装置的输出光的时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长转换装置输出的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的光谱相对能量分布曲线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装置中两种红光膜片的透射光谱;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系统的画面像素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n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区、基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波长转换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波长转换区包括至少两个红光转换区和/或至少两个绿光转换区,两个所述红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个所述绿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n所述滤波装置包括滤波膜片、固定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滤波膜片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滤波膜片包括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红光膜片和/或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绿光膜片,两种所述红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种所述绿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长转换装置和/或滤波装置;
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区、基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波长转换区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波长转换区包括至少两个红光转换区和/或至少两个绿光转换区,两个所述红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个所述绿光转换区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
所述滤波装置包括滤波膜片、固定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滤波膜片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滤波膜片包括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红光膜片和/或至少两种透射光谱的绿光膜片,两种所述红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红光和高亮度红光,两种所述绿光膜片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不同时段分别输出高色彩绿光和高亮度绿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红光转换区分别设置有对应高色彩红光的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和对应高亮度红光的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不同;
两个所述绿光转换区分别设置有对应高色彩绿光的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和对应高亮度绿光的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彩亮度兼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均位于600-700nm的波长范围内,且所述第一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大于所述第二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
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和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均位于500-530nm的波长范围内,且所述第一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小于所述第二绿光波长转换材料的主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根陈龙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