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对蓝败M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84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对蓝败Ms

Containing MS against b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的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蓝败是一种蓝粒标记的核不育系,其蓝粒(4D/4E)、花药败育(Ms2)两个显性性状连锁在4D染色体上,它是一种易位附加系4D#单体。蓝败不育系的遗传行为符合单体遗传特点。蓝败不育系的不育基因是来自太谷核不育的显性核不育单基因Ms2,该基因种质具有花药败育彻底、颖壳开张角度大等众多优点。蓝败经过田宁、耿爱民团队的相继研究,充分显示了该途径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众多优点,为其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带来机遇与希望。蓝败育成研究时间较短,从太谷核不育、矮败、蓝败,人们一直在为其寻找抑制基因,或上位基因,以实现显性核不育系的细胞质置换,为双杂种优势(不同细胞质与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核之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可能,但是目前的蓝败种质无法实现显性核不育系的细胞质置换。因此寻找一种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的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的选育方法,包括步骤:1)选用甲、乙、丙、丁四种亲本,其中甲为主栽小麦品种,乙、丙、丁为筛选出的具有外源血缘关系的小麦种质;2)甲/乙单交,丙/丁单交,然后甲/乙//丙/丁复交,复交1~3代不选单株,混合扩繁,仅淘汰劣株;3)复交第四代开始选株,自此按照系统选种程序进行后续选育;4)由步骤3)的选株中选择重点株为蓝败测交授粉,建立隔离区;下一年度再用该株系作父本,以上年度各自蓝败回交测交群分拣出的蓝粒作母本不育系,建立回交群体隔离区,同时设立蓝败自身的回交保种群隔离区做对照;5)在各回交世代统计各隔离区中蓝败测交回交群体蓝育株的占比,选择蓝败测交回交群体中蓝育株占一半(略多)的选株系统;6)在步骤5)的各选株系统中继续选株并进行株系产量比较,对各株系继续对相应蓝败测交回交,在蓝育株占比稳定在一半(略多)的选株系统中育成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选育出200个以上单株,然后逐一拷种,选留100个单株。作为优选方案,步骤4)中选留20个重点株。作为优选方案,步骤5)中至少选出3个选株系统。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济麦22、山融3号、Ambb463(天选46/东麦3号)、普冰151。本专利技术利用多个筛选出的含有外源血缘的亲本及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杂交、复交,采取前期杂交与复交前三代按照混合选种法多选少淘汰(只淘汰性状差的少数劣株),扩大群体规模,增加性状交换几率,从复交第四代开始按照系统选种程序进行系统选育,在选株的同时,并用其所选株及选系为某测试蓝败授粉并回交,建立测交回交群体隔离区,分析比较各选系回交世代的蓝粒可育株占比,最终育成符合隐性上位遗传特点表现的Ms2-R102种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种质材料为蓝败授粉再回交,可使蓝败植株上所结蓝粒一半(略多)可育,近一半不育;打破了现有蓝败所结蓝粒全部不育的现状。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种质材料对蓝败不育系具有一定的育性恢复能力,有望成为实现细胞质置换的稀世种质。3、本专利技术方法育成的种质材料,经过试验推定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一、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分析推测,在普通小麦近缘植物中,可能含有抑制Ms2性状表达的非等位上位基因(显性或隐性)。如果存在隐性上位基因种质,它与蓝败种质杂交则会出现下列情况:蓝败不育系的遗传行为符合单体遗传特点。假定某白粒品种在单体附加系外的染色体上存在一种非等位隐性上位基因(bb)对蓝败Ms2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那么用这个种质(bb、ms2ms2)对蓝败(4D/4E-BB、Ms2ms2)授粉将会出现如下情况:蓝败4D/4E易位附加系4D单体雌配子基因型为B-Ms2,其单体附加系雌配子传递率平均28%左右,正常4D染色体雌配子B-ms2可以在代际间正常传递,授粉父本(雄配子基因型均为b-ms2),授粉后蓝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蓝粒(4D/4E-Bb-Ms2ms2)占28%(为蓝败),白粒Bb-ms2ms2约占72%;再用含有隐性上位基因种质(bb、ms2ms2)回交一次,回交父本的雄配子(♂)仍为b-ms2,但雌配子(♀)其基因型则分别为:4D/4E-B-Ms2、4D/4E-b-Ms2、B-ms2、b-ms2,其中前两种雌配子为易位附加系单体(传递率28%左右),后两种雌配子可以正常传递。因此授粉后出现的基因类型则为:4D/4E-Bb-Ms2ms2、4D/4E-bb-Ms2ms2;Bb-ms2ms2、bb-ms2ms2四种类型,其中前两种为蓝粒,两者合计占比28%左右,(4D/4E-Bb-Ms2ms2蓝粒不育,4D/4E-bb-Ms2ms2蓝粒可育-含有Ms2的隐性上位抑制基因bb),后两者Bb-ms2ms2、bb-ms2ms2都是白粒可育类型,占比72%。因此在分拣出的蓝粒种子中下年一半可育(蓝粒可育株),一半不育(蓝败)。再用该含有隐性上位基因种质(bb、ms2ms2)对蓝败回交,可以推见蓝败(4D/4E-Bb-Ms2ms2)产生的雌配子(♀)其基因型则仍分别为:4D/4E-B-Ms2、4D/4E-b-Ms2、B-ms2、b-ms2,其中前两种雌配子为易位附加系单体传递率28%左右,后两种雌配子可以正常传递,回交父本的雄配子(♂)仍为b-ms2。因此,回交产生的后代类型及比例完全与上个回交世代相同,推见后续回交世代也是相同的。二、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以上分析,本专利技术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的获得过程为:1)选用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甲为当地主栽小麦品种,乙、丙、丁为筛选出的含有外源血缘的亲本。其中,甲为济麦22,为山东省审定品种;乙为山融3号,为山东省审定品种,长穗偃麦草渐渗系;丙为Ambb463,为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自育常规品系,亲本组合为天选46/东麦3号,(丙可直接由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获得);其中,天选46为甘肃审定品种,含黑麦基因材料;东麦3号为河北省区试品系,由河北农民育种家李海峰育成;丁为普冰151,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含有冰草染色体片段。2)甲/乙单交,丙/丁单交,然后甲/乙//丙/丁复交,复交1~3代不选单株,混合扩繁;即,组配如下组合:(甲/乙)//(丙/丁)→→复交第一至第三代不选单株(收获时只拔除表现较差的单株)混合扩繁,扩大群体,增加性状交换机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对蓝败M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对蓝败Ms2性状表达具有抑制效应的隐性上位非等位基因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选用甲、乙、丙、丁四种亲本,其中甲为主栽小麦品种,乙、丙、丁为筛选出的具有外源血缘关系的小麦种质;
2)甲/乙单交,丙/丁单交,然后甲/乙//丙/丁复交,复交1~3代不选单株,混合扩繁,仅淘汰劣株;
3)复交第四代开始选株,自此按照系统选种程序进行后续选育;
4)由步骤3)的选株中选择重点株为蓝败测交授粉,建立隔离区;下一年度再用该株系作父本,以上年度各自蓝败回交测交群分拣出的蓝粒作母本不育系,建立回交群体隔离区,同时设立蓝败自身的回交保种群隔离区做对照;
5)在各回交世代统计各隔离区中蓝败测交回交群体蓝育株的占比,选择蓝败测交回交群体中蓝育株占一半的选株系统;
6)在步骤5)的各选株系统中继续选株并进行株系产量比较,对各株系继续对相应蓝败测交回交,在蓝育株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爱民耿一凡于鹏李彩霞耿冬梅张丽刘玉东韩兆普索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爱民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