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7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洞,所送风管的两端设有连通的进出风口和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风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风管内,所述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风管的通风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通过将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孔洞内,方便在此处安装、拆卸及维修,故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风量调节阀设置于风管内部,且调节风管的通风面积,故通风方向不受限,可适用于送风和排风两种形式,调节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风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通风系统的末端都安装有进出风口,风口是指安装在房屋墙壁或吊顶的一种用来作为换气通风末端的装置。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方法一般都是在管路中设置调节阀,但同时需要在此设置一个检修口以便后续维修,故该方案材料及施工成本高。也有一些在末端风口调节风量的方案,是通过调节用螺栓固定在风口底座上的的装饰面板的高低距离来调节风量,但该方案的进出风口只适用于送风风口,调节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方法,存在材料及施工成本高且调节范围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调节范围广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安装于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所述风量调节座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洞,所送风管的两端设有连通的进出风口和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风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风管内,所述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风管的通风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为筒状结构,所述风量调节阀呈片状结构,所述风量调节阀的外径与所述风管的内径相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至少一固定叶片和至少一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叶片相对所述固定叶片可运动,以使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多个调节位置;当所述风量调节阀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所述至少一固定叶片与所述至少一调节叶片组合形成的外廓形状与所述风管的内廓形状之间具有间隙,每一所述调节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隙尺寸与所述通风面积呈正比例关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叶片相对所述至少一固定叶片可转动,以使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多个所述调节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为圆筒结构,所述固定叶片和所述调节叶片均呈扇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外壁设有多个卡紧件,多个所述卡紧件沿所述风管周向设置;所述多个卡紧件与所述孔洞的内壁配合,以使所述风量调节座相对所述孔洞径向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紧件为弹性卡紧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弹性卡紧件包括固定端和悬置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风管外壁,所述悬置端从所述风管外壁向外延伸,且所述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端相对所述风管外壁的切向呈锐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的所述进出风口处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安装面抵接,以使所述风量调节座相对所述孔洞轴向限位。一种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及上述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本技术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及通风系统,通过将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孔洞内,且通过风量调节阀可调节风管的通风面积,从而调节通风风量,由于安装在安装面的孔洞之中,例如墙面的孔洞或吊顶材料的孔洞,方便在此处安装、拆卸及维修,故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风量调节阀设置于风管内部,且调节风管的通风面积,故通风方向不受限,可适用于送风和排风两种形式,调节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的调节叶片部分打开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的调节叶片全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的调节叶片全部关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结构。参阅附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100,安装于安装面,安装面开设有孔洞,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100包括风管10及设置于风管10内的风量调节阀20。风管10可拆卸地安装于孔洞,风管10的两端设有连通的进出风口11和连接口,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连接口与通风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风量调节阀20用于调节风管10的通风面积。如此,通过将风管10可拆卸地安装于孔洞内,且通过风量调节阀20可调节风管10的通风面积,从而调节通风风量,由于安装在安装面的孔洞之中,例如墙面的孔洞或吊顶材料的孔洞,方便在此处安装、拆卸及维修,故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风量调节阀20设置于风管10内部,且调节风管10的通风面积,故通风方向不受限,可适用于送风和排风两种形式,调节范围广。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10为筒状结构,风量调节阀20呈片状结构,风量调节阀20的外径与风管10的内径相适配。如此,可通过调节片状的风量调节阀20与风管10的内径之间的间隙,即可调整风管10的通风面积。应当理解,风量调节阀20的外径与风管10的内径相适配,包括了通过风量调节阀20完全封闭风管10的通道,以使通风面积为零(如图4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风量调节阀20包括至少一固定叶片21和至少一调节叶片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所述风量调节座包括:/n风管,所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洞,所送风管的两端设有连通的进出风口和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n风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风管内,所述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风管的通风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所述风量调节座包括:
风管,所述风管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孔洞,所送风管的两端设有连通的进出风口和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风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风管内,所述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风管的通风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为筒状结构,所述风量调节阀呈片状结构,所述风量调节阀的外径与所述风管的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至少一固定叶片和至少一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叶片相对所述固定叶片可运动,以使所述风量调节阀包括多个调节位置;
当所述风量调节阀处于所述调节位置时,所述至少一固定叶片与所述至少一调节叶片组合形成的外廓形状与所述风管的内廓形状之间具有间隙,每一所述调节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隙尺寸与所述通风面积呈正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风系统的风量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叶片相对所述至少一固定叶片可转动,以使所述风量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韬吴广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童年的空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