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物料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66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第一冷渣器、第二冷渣器;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一冷渣器设于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侧,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二冷渣器设于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侧,且两侧的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冷渣器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物料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煤泥是煤炭洗选过程中的废弃物,由于其处理和利用比较困难,在许多场合下被堆放或填入废弃矿井中。堆放的煤泥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煤泥遇水即会流失,风干飞扬,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其危害程度比同是洗选废弃物的煤矸石要大的多;填入矿井的煤泥又造成了大量低质能源的浪费。利用煤泥发电既能解决煤泥堆积存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可避免填入废弃矿井中造成的低质能源浪费。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FluidizedBed,CFB)锅炉作为新一代清洁发电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广,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发展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技术,其煤泥处理量大、污染物排放低,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将会为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电企业具有战略意义。为了实现物料供给分配,需要一种可靠的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的锅炉物料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第一冷渣器、第二冷渣器;所述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一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侧,所述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二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侧,且两侧的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冷渣器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料阀与所述第一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回料阀及第一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二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二回料阀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料阀及第二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一冷渣器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三回料阀与第三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回料阀及第三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四分离器通过所述第四回料阀与第四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四回料阀及第四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二冷渣器与所述第四外置式换热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三回料阀及第四回料阀为锥形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及第四分离器为绝热旋风分离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渣器及第二冷渣器为风水联合式冷渣器。借由上述方案,通过锅炉物料循环系统,能够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可靠性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锅炉物料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循环流化床锅炉;11-锅炉燃烧室;21-第一分离器;22-第二分离器;23-第三分离器;24-第四分离器;31-第一回料阀;32-第二回料阀;33-第三回料阀;34-第四回料阀;41-第一外置式换热器;42-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3-第三外置式换热器;44-第四外置式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1、第一分离器21、第二分离器22、第三分离器23、第四分离器24、第一回料阀31、第二回料阀32、第三回料阀33、第四回料阀34、第一外置式换热器41、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2、第三外置式换热器43、第四外置式换热器44、第一冷渣器(未示出)、第二冷渣器(未示出);第一分离器21、第二分离器22、第一回料阀31、第二回料阀32、第一外置式换热器41、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2、第一冷渣器设于环流化床锅炉1的一侧,第三分离器23、第四分离器24、第三回料阀33、第四回料阀34、第三外置式换热器43、第四外置式换热器44、第二冷渣器设于环流化床锅炉1的另一侧,且两侧的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冷渣器对称布置;第一分离器21通过第一回料阀31与第一外置式换热器41连接,第一回料阀31及第一外置式换热器41与环流化床锅炉1连接;第二分离器22通过第二回料阀32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2连接,第二回料阀32及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2与环流化床锅炉1连接,第一冷渣器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42连接;第三分离器23通过第三回料阀33与第三外置式换热器43连接,第三回料阀33及第三外置式换热器43与环流化床锅炉1连接;第四分离器24通过第四回料阀34与第四外置式换热器44连接,第四回料阀34及第四外置式换热器44与环流化床锅炉1连接,第二冷渣器与第四外置式换热器44连接。通过该锅炉物料循环系统,能够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清洁发电,可靠性高。通过配备4个外置式换热器可以减轻随着锅炉容量增大导致的受热面布置及床温调节困难的问题。锅炉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及水冷壁延伸墙结构。外置式换热器入口设置回料阀,回料阀可采用锥形阀,分离器可采用绝热旋风分离器,通过调整锥形阀的开度来控制由绝热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循环物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床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靠近炉前的两个外置式换热器内布置有高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用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靠近炉后的两个外置式换热器内布置两个中温过热器来调节床温。每台锅炉配备4台风水联合式冷渣器,回收部分热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第一冷渣器、第二冷渣器;/n所述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一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侧,所述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二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侧,且两侧的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冷渣器对称布置;/n所述第一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料阀与所述第一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回料阀及第一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二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二回料阀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料阀及第二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一冷渣器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连接;/n所述第三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三回料阀与第三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回料阀及第三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四分离器通过所述第四回料阀与第四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四回料阀及第四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二冷渣器与所述第四外置式换热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第一冷渣器、第二冷渣器;
所述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第一回料阀、第二回料阀、第一外置式换热器、第二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一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侧,所述第三分离器、第四分离器、第三回料阀、第四回料阀、第三外置式换热器、第四外置式换热器及第二冷渣器设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侧,且两侧的分离器、回料阀、外置式换热器、冷渣器对称布置;
所述第一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料阀与所述第一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回料阀及第一外置式换热器与所述环流化床锅炉连接;所述第二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二回料阀与第二外置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料阀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鹏方晓东许仁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