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84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包括主体液压油箱,所述主体液压油箱的顶部开口处套有相互密封的油箱盖,主体液压油箱的正面侧壁上分别有加热管护罩、液位计和放油口,所述油箱盖的侧边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支撑架,油箱盖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液压泵。本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液压泵工作吸油后输出压力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阀表组控制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泵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执行机构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从而实现各种液压机械的动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
本技术涉及液压站
,具体为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
技术介绍
本新型多泵位(4位)恒温恒压循环输送站为液压动力单元集成式的液压站。由电机、油泵、集成阀块、独立阀块、液压阀、压力表(阀表组)及各种液压附件(如蓄能器)等集合而成。与实现同样原理要求的常规液压站相比,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性能可靠、外形美观、恒温恒压、无泄漏等优点。液压站配置多组油泵分别控制机床各动力头和液压同步夹,保证其运行稳定,同时提高安全性能;动力头、液压同步夹供油压力分别可调;油箱上配备有油温计及液位观察仪;液压系统油泵设置粗、精过滤器,避免泵堵塞;液压系统独立放置,调整和维修方便;液压系统不会出现漏油等不良现象。机械可调式电磁调速阀、电磁换向阀对液压油实行方向、压力、流量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具有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包括主体液压油箱,所述主体液压油箱的顶部开口处套有相互密封的油箱盖,主体液压油箱的正面侧壁上分别连接有加热管护罩、液位计和放油口,油箱盖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液压泵、油温冷却器、控制电箱、冷却循环泵和阀表组,控制电箱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泵、油温冷却器和冷却循环泵电性连接,阀表组分别安装在液压泵上,所述油箱盖后沿安装有油管支承架,所述油管支承架分布有输出/回油通道管,所述输出/回油通道管的顶部安装有与输出/回油通道管相接的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所述油温冷却器和液压泵均与主体液压油箱的内腔相连接,液压泵的输出管口与冷却循环泵相接,冷却循环泵的输出管口与输出/回油通道管通过法兰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液压油箱为钢板焊接的半封闭容器,主体液压油箱内安装有与放油口和液压泵连接的滤油网和滤清器。优选的,所述液位计与主体液压油箱内腔中安装的液位传感器通过导向相连。优选的,所述液压泵为双联或单联方式并排安装,且数量设置为4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液压泵工作吸油后输出压力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阀表组控制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泵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执行机构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从而实现各种液压机械的动作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中:01、主体液压油箱;02、油箱盖;03、油管支撑架;04、加热管护罩;05、液位计;06、放油口;07、液压泵;08、油温冷却器;09、控制电箱;10、冷却循环泵;11、阀表组;12、输出/回油通道管;13、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包括主体液压油箱01,主体液压油箱01的顶部开口处套有相互密封的油箱盖02,主体液压油箱01为钢板焊接的半封闭容器,主体液压油箱01内安装有与放油口06和液压泵07连接的滤油网和滤清器,是液压循环输送站基座,用来储油、油的冷却及过滤,主体液压油箱01的正面侧壁上有加热管护罩04、液位计05和放油口06,液位计05与主体液压油箱01内腔中安装的液位传感器通过导向相连,液位传感器用来检测主体液压油箱01内的液位高度,液位计05上显示以方便观察油量有效储量,油箱盖02的侧边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支撑架03,油箱盖02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控制电箱09、冷却循环泵10和阀表组11,液压泵07为双联或单联方式并排安装,且数量设置为4组,根据专用机床功能要求不同,按要求可设计1-7组双联/单联液压泵组合,安装在油箱盖02上,主要用于变量泵系统,以便于流量调节,提高液体调节能力,避免产生急速的高温造成损伤,控制电箱09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电性连接,是液压站系统运行控制箱,用来控制其器件的各个部分运作,阀表组分别11安装在液压泵07上、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上,油管支撑架03竖直均匀排布输出/回油通道管12,油管支撑架03的顶部安装有与输出/回油通道管12相接的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13,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13与主机上的执行机构相连,组成完整的油路输出/回油通道,油温冷却器08和液压泵07均与主体液压油箱01的内腔相连接,油温冷却器08控制主体液压油箱01内的油温,液压泵07的输出管口与冷却循环泵10相接,冷却循环泵10的输出管口与输出/回油通道管12通过法兰密封连接,冷却循环泵10是冷却系统核心部件。工作原理:液压泵07工作泵从油泵中吸油后输出压力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阀表组11控制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泵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执行机构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从而实现各种液压机械的动作要求。综上所述:本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液压泵07工作吸油后输出压力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阀表组11控制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泵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执行机构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从而实现各种液压机械的动作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包括主体液压油箱(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液压油箱(01)的顶部开口处套有相互密封的油箱盖(02),主体液压油箱(01)的正面侧壁上有分别连接有加热管护罩(04)、液位计(05)和放油口(06),所述油箱盖(02)的侧边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支撑架(03),油箱盖(02)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控制电箱(09)、冷却循环泵(10)和阀表组(11),控制电箱(09)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电性连接,阀表组(11)安装在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上,所述油管支撑架(03)内部分布有输出/回油通道管(12),油管支撑架(03)的顶部安装有与输出/回油通道管(12)相接的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13),所述油温冷却器(08)和液压泵(07)均与主体液压油箱(01)的内腔相连接,液压泵(07)的输出管口与冷却循环泵(10)相接,冷却循环泵(10)的输出管口与输出/回油通道管(12)通过法兰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泵位恒温恒压液压循环输送站,包括主体液压油箱(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液压油箱(01)的顶部开口处套有相互密封的油箱盖(02),主体液压油箱(01)的正面侧壁上有分别连接有加热管护罩(04)、液位计(05)和放油口(06),所述油箱盖(02)的侧边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油管支撑架(03),油箱盖(02)的表面上还安装有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控制电箱(09)、冷却循环泵(10)和阀表组(11),控制电箱(09)通过导线分别与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电性连接,阀表组(11)安装在液压泵(07)、油温冷却器(08)和冷却循环泵(10)上,所述油管支撑架(03)内部分布有输出/回油通道管(12),油管支撑架(03)的顶部安装有与输出/回油通道管(12)相接的输出/回油管路对接接头(13),所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生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