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1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涉及打桩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振动器、吸振器、吊环与夹具,夹具设置在振动器的下端,夹具包括支撑架、内夹持机构与外夹持机构,内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杆与第一夹爪,外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杆与第二夹爪;第一夹持杆沿垂直于支撑架的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滑移连接,第一夹爪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杆靠近支撑架轴心的一端,第二夹持杆也沿垂直于支撑架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滑移连接,第二夹爪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杆远离支撑架轴心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用内夹持、外夹持与中间夹持的方式夹持桩体,进而增加了夹具的夹持范围,提高了夹具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
本技术涉及打桩机械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
技术介绍
振动锤是一种通电后产生强大激振力将物体打入地下的一种设备,振动锤主要利用电动机带动成对偏心轮作相反的转动,使所有的偏心轮所产生的横向离心力相互抵消,而所有的偏心轮垂直离心力则相互叠加,通过偏心轮的高速转动使齿轮箱产生垂直的上下振动,从而达到沉桩的目的。振动锤的上端通常固定连接一个吊环,然后通过吊环挂接在吊装设备的挂钩上,振动锤的下端则会设置有夹具,用来夹持桩体。目前,公告日为2017年04月26日,公告号为CN20612806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光伏打桩机上的管桩夹具,包括本体,其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打桩机振动锤中心下端;第一液压缸,其为桶状结构,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端外侧;第二液压缸,其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中心下端;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内侧壁与第二液压缸的外侧壁等间距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内侧壁上伸缩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液压伸缩臂,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外侧壁上伸缩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液压伸缩臂。在夹持光伏管桩时,需先将光伏管桩上端壁夹设在所述第一液压伸缩臂和第二液压伸缩臂之间,使所述管桩的顶端抵顶所述本体的底部,之后伸出第一液压伸缩臂与第二液压伸缩臂,第一液压伸缩臂夹持在光伏管桩的外周面上,第二液压伸缩臂夹持在光伏管桩的内周面上,进而完成光伏管桩的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呈同心设置,因此在夹持光伏管桩时,光伏管桩的外径不可大于第一液压缸的内径,同时光伏管桩的内径不可小于第二液压缸的外径,如此极大的限制了夹具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能够增大夹具的夹持范围,提高夹具的适配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包括振动器、吸振器、吊环与夹具,吸振器设置在振动器的四周,且吸振器与振动器弹性连接,吊环固定连接在吸振器的上端,夹具设置在振动器的下端,夹具包括支撑架、内夹持机构与外夹持机构,内夹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杆、与第一夹持杆数量相同的第一夹爪,外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夹持杆数量相同的第二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数量相同的第二夹爪;支撑架呈圆筒型,第一夹持杆沿垂直于支撑架的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沿支撑架的轴心均匀设置,第一夹爪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杆靠近支撑架轴心的一端,第二夹持杆也沿垂直于支撑架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呈间隔设置,第二夹爪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杆远离支撑架轴心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桩体时,如果桩体的外径小于支撑架的内径时,则可以只用内夹持机构上的第一夹爪的内端面夹持桩体的外周面;如果桩体的外径大于支撑架的外径、桩体的内径小于支撑架的内径,则可以同时使用内夹持机构和外夹持机构,在夹持桩体使使用内夹持机构上的第一夹爪的外端面夹持桩体的内周面,用外夹持机构上的第二夹爪的内端面夹持桩体的外周面;如果桩体的内径大于支撑架的外径时,则可以只用外夹持机构上的第二夹爪的外端面夹持桩体的内周面;如此设置,夹具可以使用内夹持、外夹持与中间夹持的方式夹持桩体,增加了夹具的夹持范围,提高了夹具的适配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夹爪的内端面与外端面均设置呈弧形,第一夹爪的内端面与外端面也设置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与桩体的内周面、外周面适配,在夹持桩体时便于增加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与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桩体不易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上脱落,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夹爪的内端面、外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第二夹爪的内端面、外端面上也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夹持桩体时,由橡胶垫片与桩体接触,由于橡胶垫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便于增大桩体与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的接触面积,使桩体不易从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上脱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桩体与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之间为柔性夹持,使得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不易破坏桩体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保护了桩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夹爪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夹爪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桩体时,如果桩体的外径小于支撑架的内径时,则使桩体的上端面与第一限位块抵接,如果桩体的外径大于支撑架的外径、桩体的内径小于支撑架的内径时,则使桩体的上端面与支撑架的底端面抵接,如果桩体的内径大于支撑架的外径时,则使桩体的上端面与第二限位块抵接,如此便可以使桩体与支撑架保持同轴,提高夹具夹持桩体时的精度,进而提高打桩时的精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夹持杆远离第一夹爪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第二夹持杆远离第二夹爪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持杆朝靠近支撑架轴心的方向滑移时,第三限位块抵接在支撑架的外周面上,避免第一夹持杆从支撑架上脱出;在第二夹持杆朝远离支撑架轴心的放下滑移时,第四限位块抵接在支撑架的内周面上,避免第二夹持杆从支撑架上脱出,进而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内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齿盘与第二齿轮,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面上,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齿盘同轴设置在支撑架内,且第一齿盘与支撑架同轴转动连接,第一齿盘的两个端面均开设有齿牙,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盘的一端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盘的另一端啮合,第二齿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一夹持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二齿轮与第一夹持杆螺纹连接,且第二齿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第一夹持杆滑移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在第一齿轮、第一齿盘与第二齿轮的带动下,第一夹持杆便沿垂直于支撑架的轴心滑移,如此便可以调整第一夹爪的位置以夹持桩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外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齿轮、第二齿盘与第四齿轮,第二驱动电机也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面上,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盘同轴设置在支撑架内,且第二齿盘与支撑架同轴转动连接,第二齿盘的两个端面也均开设有齿牙,第三齿轮与第二齿盘的一端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盘的另一端啮合,第四齿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二夹持杆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外螺纹,第四齿轮与第二夹持杆螺纹连接,且第四齿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第二夹持杆滑移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在第三齿轮、第二齿盘与第四齿轮的带动下,第二夹持杆便沿垂直于支撑架的轴心滑移,如此便可以调整第二夹爪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包括振动器(1)、吸振器(2)、吊环(3)与夹具(4),吸振器(2)设置在振动器(1)的四周,且吸振器(2)与振动器(1)弹性连接,吊环(3)固定连接在吸振器(2)的上端,夹具(4)设置在振动器(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n夹具(4)包括支撑架(5)、内夹持机构(6)与外夹持机构(7),内夹持机构(6)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杆(61)、与第一夹持杆(61)数量相同的第一夹爪(62),外夹持机构(7)包括与第一夹持杆(61)数量相同的第二夹持杆(71)、与第二夹持杆(71)数量相同的第二夹爪(72);支撑架(5)呈圆筒型,第一夹持杆(61)沿垂直于支撑架(5)的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5)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61)沿支撑架(5)的轴心均匀设置,第一夹爪(62)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杆(61)靠近支撑架(5)轴心的一端,第二夹持杆(71)也沿垂直于支撑架(5)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5)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61)与第二夹持杆(71)呈间隔设置,第二夹爪(72)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杆(71)远离支撑架(5)轴心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包括振动器(1)、吸振器(2)、吊环(3)与夹具(4),吸振器(2)设置在振动器(1)的四周,且吸振器(2)与振动器(1)弹性连接,吊环(3)固定连接在吸振器(2)的上端,夹具(4)设置在振动器(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夹具(4)包括支撑架(5)、内夹持机构(6)与外夹持机构(7),内夹持机构(6)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杆(61)、与第一夹持杆(61)数量相同的第一夹爪(62),外夹持机构(7)包括与第一夹持杆(61)数量相同的第二夹持杆(71)、与第二夹持杆(71)数量相同的第二夹爪(72);支撑架(5)呈圆筒型,第一夹持杆(61)沿垂直于支撑架(5)的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5)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61)沿支撑架(5)的轴心均匀设置,第一夹爪(62)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杆(61)靠近支撑架(5)轴心的一端,第二夹持杆(71)也沿垂直于支撑架(5)轴心的方向与支撑架(5)滑移连接,且多个第一夹持杆(61)与第二夹持杆(71)呈间隔设置,第二夹爪(72)固定连接在第二夹持杆(71)远离支撑架(5)轴心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62)的内端面与外端面均设置呈弧形,第二夹爪(72)的内端面与外端面也设置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62)的内端面、外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片,第二夹爪(72)的内端面、外端面上也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62)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21),第二夹爪(72)的外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远离第一夹爪(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611),第二夹持杆(71)远离第二夹爪(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块(7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夹持桩体的振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持机构(6)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63),第一驱动组件(6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31)、第一齿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伟路毅路建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泰山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