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93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由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组成的底梁,底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绳头板(3)和第二绳头板(4),底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曳引机架(5);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呈间隔设置,曳引机架(5)呈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原料成本低、方便安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架,特别是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曳引机架为了提高对曳引机的安装稳定性,均采用28号以上的大型钢材加工而成,从而使曳引机架的中部位置具有良好的受力强度,保证曳引机的稳定安装。但由大型钢材制成的曳引机架不仅原料成本高,并且其重量较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由吊机将其吊入井道内,增加了工人对曳引机架的安装难度。此外,目前的曳引机架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一体成型,并在安装时通过现场打孔的方式对曳引机进行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则会进一步增加工人的现场安装难度,使其需要在狭小的井道空间内完成打孔作业。因此,现有的电梯存在原料成本高、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它具有原料成本低、方便安装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包括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组成的底梁,底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绳头板和第二绳头板,底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曳引机架;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呈间隔设置,曳引机架呈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绳头板设置在远离曳引机架一端的底梁顶部,所述第二绳头板设置在靠近曳引机架一端的底梁侧壁上。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横梁为H型钢,所述第二横梁为槽钢。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底梁在与曳引机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底梁在与第一绳头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底梁在与第二绳头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曳引机架上设有连接曳引机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间隔处。前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孔两侧的曳引机架上设有连接筋,连接筋的端部分别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针对对重侧置式电梯的结构特性,通过将曳引机架、第一绳头板和第二绳头板分别设置在底梁的两端,能够有效避免底梁在中部位置的受力,由于底梁在两端的受力强度要高于中部位置,且通过将受力点分散至两端后,可以使底梁具有更高的受力强度,即在实现稳定安装的条件下能够缩小底梁所需的钢材尺寸,降低本技术的原料成本并降低其安装难度;通过将曳引机架呈倾斜设置底梁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可以有效避免曳引机在安装后对底梁形成的侧向力,并将曳引机对底梁的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散,从而减缓底梁因受力集中造成的变形;通过底梁和曳引机架之间的结构配合,还可以使曳引机架在加工时便完成开孔,并在安装过程中与曳引机相连后进行定位,定位后再与底梁之间完成焊接,从而使工人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完成现场打孔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对曳引机的安装难度。此外,本技术通过曳引机架两侧的连接筋,可以使进一步提高曳引机架在受力位置的变形强度,并增加与曳引机架和底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曳引机架和底梁的受力强度;通过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在连接处的受力强度,使底梁的尺寸在减小后仍能具有稳定的固定效果。所以,本技术具有原料成本低、方便安装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一绳头板,4-第二绳头板,5-曳引机架,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第三加强筋,9-安装孔,10-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由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组成的底梁,底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绳头板3和第二绳头板4,底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曳引机架5;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呈间隔设置,曳引机架5呈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所述第一绳头板3经安装架设置在远离曳引机架5一端的底梁顶部,第一绳头板3位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间隔处,所述第二绳头板4设置在靠近曳引机架5一端的底梁侧壁上。所述第一横梁1为250*150mm的H型钢,所述第二横梁2为20#槽钢。所述底梁在与曳引机架5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筋6。所述底梁在与第一绳头板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7,底梁在与第二绳头板4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加强筋8。所述曳引机架5上设有连接曳引机的安装孔9,安装孔9位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的间隔处。所述安装孔9两侧的曳引机架5上设有连接筋10,连接筋10的端部分别连接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安装时,分别将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间隔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再将第一绳头板3和第二绳头板4焊接在底梁两端,然后将连接有曳引机架5的曳引机倾斜放置在底梁端部;当曳引机定位后,可以通过焊接将曳引机架5与底梁相互固定,避免了现场打孔所造成的安装难度。通过将第一绳头板3、第二绳头板4和曳引机架5分别设置在底梁两端,可以使对重装置安装在电梯轿厢侧部的井道内,从而适用于贯通门电梯等对重侧置式电梯结构。而底梁的受力位置由中部调整为两端后,可以有效提高其受力强度,并避免受力点集中造成的变形问题,使底梁能够由20号型钢替换成传统28号以上型钢完成对曳引机的固定和支撑,降低了本技术的整体重量并方便其安装工作。通过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和连接筋10的配合,还可以对各受力位置进行加固,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受力强度和对曳引机的支撑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组成的底梁,底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绳头板(3)和第二绳头板(4),底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曳引机架(5);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呈间隔设置,曳引机架(5)呈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组成的底梁,底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绳头板(3)和第二绳头板(4),底梁的其中一端连接有曳引机架(5);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呈间隔设置,曳引机架(5)呈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头板(3)设置在远离曳引机架(5)一端的底梁顶部,所述第二绳头板(4)设置在靠近曳引机架(5)一端的底梁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置式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为H型钢,所述第二横梁(2)为槽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华俊陈伟强陆旭宏张洪涛王榆成
申请(专利权)人:韦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