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77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包括:可折叠瓦楞纸板、胶粘层和高弹性透明薄膜,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包括侧壁、折叠壁、插舌和压痕线,所述侧壁由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插舌,所述折叠壁由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通过压痕线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侧壁两侧连接,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之间通过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覆盖在第二至第四侧壁及第二至第四对折叠壁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和第四对折叠壁上的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一侧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瓦楞纸板沿压痕线折叠后并固定,形成长方体状紧固包装内盒,使其能维持自身的外观形状,并增加了紧固包装内盒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
本技术涉及瓦楞包装
,具体为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
技术介绍
紧固包装是一种采用高强度、高弹性、不易滑动的薄膜,与瓦楞纸板相结合作为内盒来固定产品,再通过外箱包装,充分保证产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甚至是反复跌落后免受损坏。现有技术中,紧固包装的内盒主要采用一片式结构,这样有利于节省材料,但紧固包装的内盒为敞开式设计,即内盒仅对被包装物起固定、缓冲作用,保护作用主要由外箱结构决定,且现有技术中,紧固包装的内盒与外箱主要采用一一配对包装形式,既一个外箱内只放一个紧固包装内盒,内盒的形状需要外箱来维持,同时,一个紧固内盒只包装一层物品,对于包装箱的内空间利用率不够。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自身维持形状、并增加对被包装产品的保护,且增加包装箱内空间利用率的紧固包装内盒,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使紧固包装内盒能自身维持形状,并增加包装箱内空间的利用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包括:可折叠瓦楞纸板、胶粘层和高弹性透明薄膜,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包括侧壁、折叠壁、插舌和压痕线,所述侧壁由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侧壁之间由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插舌,所述折叠壁由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通过压痕线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侧壁两侧连接,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之间通过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覆盖在第二至第四侧壁及第二至第四对折叠壁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对折叠壁和第四对折叠壁上的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一侧粘结。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沿压痕线折叠向可折叠瓦楞纸板的未设置有胶粘层的另一侧而拉紧高弹性透明薄膜,将第一至第四侧壁沿压痕线向设置有高弹性透明薄膜的一侧依次折叠,并将所述插舌插合在第一侧壁与折叠后的第一对折叠壁之间固定,形成可在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固定包装物品的长方体状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且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位于长方体状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内侧。进一步地,将所述插舌从第一侧壁与折叠后的第一对折叠壁之间取出,并将所述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沿所述压痕线向可折叠瓦楞纸板的未设置有高弹性透明薄膜的另一侧,并将所述插舌插合在第一侧壁与折叠后的第一对折叠壁之间固定,形成可在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展示被包装物品的长方体状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且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位于长方体状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外侧。进一步地,所述胶粘层为水性环保胶水经热风干燥后所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瓦楞纸板沿压痕线折叠后并固定,形成长方体状紧固包装内盒,使其能不依附外包装箱而维持自身的外观形状,并使得长方体状紧固包装内盒的上、下侧壁都可固定被包装物品,从而增加了紧固包装内盒的空间利用率,并且所形成的长方体状紧固包装内盒将被包装物品保护在内侧,放入外包装箱后可形成双层瓦楞纸板保护,同时在外包装箱内可同时放置多个紧固包装内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折叠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的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组装完成后的立体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的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装入外包装箱后效果图。图中:1.可折叠瓦楞纸板,11.侧壁,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第四侧壁,12.折叠壁,121.第一对折叠壁,122.第二队折叠壁,123.第三对折叠壁,124.第四对折叠壁,13.插舌,14.压痕线,2.胶粘层,3.高弹性透明薄膜,100.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200.外包装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100,包括:可折叠瓦楞纸板1、胶粘层2和高弹性透明薄膜3,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1包括侧壁11、折叠壁12、插舌13和压痕线14,所述侧壁11由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组成,且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之间由压痕线14依次连接,所述第四侧壁114向外延伸出所述插舌13,所述折叠壁12由第一对折叠壁121、第二对折叠壁122、第三对折叠壁123、第四对折叠壁124组成,且第一对折叠壁121、第二对折叠壁122、第三对折叠壁123、第四对折叠壁124通过压痕线14分别与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两侧连接,第一对折叠壁121、第二对折叠壁122、第三对折叠壁123、第四对折叠壁124之间通过压痕线14依次连接,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3覆盖在第二侧壁112、第三侧壁113、第四侧壁114及第二对折叠壁122、第三对折叠壁123、第四对折叠壁124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对折叠壁122和第四对折叠壁124上的所述胶粘层2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1一侧粘结。实施时,将瓦楞纸板依设计好的结构模切压痕成如图1所示的可折叠瓦楞纸板1,然后通过贴合设备将环保水性胶水涂敷在瓦楞纸板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包括:可折叠瓦楞纸板、胶粘层和高弹性透明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包括侧壁、折叠壁、插舌和压痕线,所述侧壁由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侧壁之间由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插舌,所述折叠壁由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通过压痕线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侧壁两侧连接,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之间通过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覆盖在第二至第四侧壁及第二至第四对折叠壁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对折叠壁和第四对折叠壁上的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一侧粘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包括:可折叠瓦楞纸板、胶粘层和高弹性透明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包括侧壁、折叠壁、插舌和压痕线,所述侧壁由第一至第四侧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侧壁之间由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第四侧壁向外延伸出所述插舌,所述折叠壁由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组成,且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通过压痕线分别与第一至第四侧壁两侧连接,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之间通过压痕线依次连接,所述高弹性透明薄膜覆盖在第二至第四侧壁及第二至第四对折叠壁上,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对折叠壁和第四对折叠壁上的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可折叠瓦楞纸板一侧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纸紧固包装内盒,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至第四对折叠壁沿压痕线折叠向可折叠瓦楞纸板的未设置有胶粘层的另一侧而拉紧高弹性透明薄膜,将第一至第四侧壁沿压痕线向设置有高弹性透明薄膜的一侧依次折叠,并将所述插舌插合在第一侧壁与折叠后的第一对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解桂俊何祥凤吕忠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国纸业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