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75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其结构包括通料斗、安装环和第一固定件,通过在通料斗左右两端上部设置夹固装置,经过气缸运作即可推动Y型件下移,在第一转动件作用下推动V型杆上下两部分别在第二转动件在第三转动件作用下转动,而固定夹板经过第三转动件在V型杆中部处转动固定,即可带动第二固定件连接的夹板移动至通料斗外侧处接触包装袋夹固,达到了通过采用连杆推夹方式以便于操作包装袋夹固的有益效果;并且在通料斗左右两端下部与夹固装置下部内侧设置贴合装置,经过夹板的带动即可使得垫层置于凹槽内壁处嵌合,而凸条提高接触的压紧力,加大稳固能力,达到了加设压紧空间以提高夹持操作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
本技术属于
,特别涉及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有机肥料,是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中国又称农家肥,其特点有: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含量低和肥效迟而长,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常用的自然肥料品种有绿肥、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和废弃物肥料等;有机肥料在制作过程当中,需要先发酵干燥后进行粉碎,再进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出来后烘干进行筛分,最后通过有机肥包装机进行包装,实现了有机肥的快速打包,极大的方便了有机肥的生产;而在机肥包装机当中一般也会包括有进行包装袋夹持固定的机构,以便于操作作业,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机构进行包装袋夹持操作的便捷度不足,并且进行进行夹持操作的稳固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以解决该机构进行包装袋夹持操作的便捷度不足,并且进行进行夹持操作的稳固性不佳的问题,通过采用连杆推夹方式以便于操作包装袋夹固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压紧空间以提高夹持操作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包括通料斗、安装环、第一固定件、凸环、夹固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通料斗外表面中部上端与安装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贯穿安装环顶底两端,并且安装环与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外表面中部下端设置有凸环,所述通料斗左右两端分别与夹固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夹固装置下端内侧与贴合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左右两端下部设置有贴合装置,所述夹固装置包括第一转动件、气缸、Y型件、第二转动件、V型杆、固定夹板、第三转动件、第二固定件和夹板,所述第一转动件底端与气缸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底端与Y型件固定连接,所述Y型件内侧设置有V型杆,所述第二转动件同时贯穿Y型件和V型杆前后两端,并且Y型件通过第二转动件与V型杆转动连接,所述V型杆中部设置于固定夹板内侧,所述第三转动件同时贯穿V型杆和固定夹板前后两端,并且V型杆通过第三转动件与固定夹板转动连接,所述V型杆下部与夹板外侧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并且夹板通过第二固定件与V型杆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一步的,所述贴合装置包括垫层、凸条和凹槽,所述夹固装置下端内侧与垫层固定连接,所述垫层内侧与凸条固定连接,所述垫层外表面内侧与凹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凹槽设置于通料斗左右两端下部。进一步的,所述夹固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其对称分布于通料斗左右两端上部。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外表面内侧与凹槽内壁相互嵌合。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和凸条外表面均粗糙。进一步的,所述通料斗内壁光滑。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和凸条的材质均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该机构进行包装袋夹持操作的便捷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在通料斗左右两端上部设置夹固装置,经过气缸运作即可推动Y型件下移,在第一转动件作用下推动V型杆上下两部分别在第二转动件在第三转动件作用下转动,而固定夹板经过第三转动件在V型杆中部处转动固定,即可带动第二固定件连接的夹板移动至通料斗外侧处接触包装袋夹固,达到了通过采用连杆推夹方式以便于操作包装袋夹固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进行进行夹持操作的稳固性不佳的问题,通过在通料斗左右两端下部与夹固装置下部内侧设置贴合装置,经过夹板的带动即可使得垫层置于凹槽内壁处嵌合,而凸条提高接触的压紧力,加大稳固能力,达到了加设压紧空间以提高夹持操作稳固性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夹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通料斗-1、安装环-2、第一固定件-3、凸环-4、夹固装置-5、贴合装置-6、第一转动件-51、气缸-52、Y型件-53、第二转动件-54、V型杆-55、固定夹板-56、第三转动件-57、第二固定件-58、夹板-59、垫层-61、凸条-62、凹槽-6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包括通料斗1、安装环2、第一固定件3、凸环4、夹固装置5和贴合装置6,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上端与安装环2焊接,第一固定件3贯穿安装环2顶底两端,并且安装环2与第一固定件3固定连接,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下端设置有凸环4,通料斗1左右两端分别与夹固装置5固定连接,夹固装置5下端内侧与贴合装置6固定连接,通料斗1左右两端下部设置有贴合装置6,夹固装置5包括第一转动件51、气缸52、Y型件53、第二转动件54、V型杆55、固定夹板56、第三转动件57、第二固定件58和夹板59,第一转动件51底端与气缸52顶端转动连接,气缸52底端与Y型件53固定连接,Y型件53内侧设置有V型杆55,第二转动件54同时贯穿Y型件53和V型杆55前后两端,并且Y型件53通过第二转动件54与V型杆55转动连接,V型杆55中部设置于固定夹板56内侧,第三转动件57同时贯穿V型杆55和固定夹板56前后两端,并且V型杆55通过第三转动件57与固定夹板56转动连接,V型杆55下部与夹板59外侧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58,并且夹板59通过第二固定件58与V型杆55固定连接,通料斗1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5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贴合装置6包括垫层61、凸条62和凹槽63,所述夹固装置5下端内侧与垫层61固定连接,所述垫层61内侧与凸条62固定连接,所述垫层61外表面内侧与凹槽63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凹槽63设置于通料斗1左右两端下部,根据上述加设压紧空间以提高夹持操作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其中,所述夹固装置5设置有两组且其对称分布于通料斗1左右两端上部,根据上述合理设置位置,提高稳定性。其中,所述垫层61外表面内侧与凹槽63内壁相互嵌合,根据上述提高垫层61外表面内侧与凹槽63内壁之间的契合度,提高夹持稳固效果。其中,所述垫层61和凸条62外表面均粗糙,根据上述增大了摩擦力,提高夹持力。其中,所述通料斗1内壁光滑,根据上述减小阻隔,便于物料流通。其中,所述垫层61和凸条62的材质均为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耐磨。工作原理:首先,将该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取出并移动至合适的打包机械处;然后,经过安装环2在第一固定件3作用下进行稳固安装;接着,当进行使用时,即通过外部的供气机械由通气管对气缸52进行供气连接;之后,将外部的打包带套于通料斗1外表面下部合适的位置处,此时,通过在通料斗1左右两端上部设置的夹固装置5,经过气缸52运作即可推动Y型件53下移,在第一转动件51作用下推动V型杆55上下两部分别在第二转动件54在第三转动件57作用下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包括通料斗(1)、安装环(2)、第一固定件(3)和凸环(4),所述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上端与安装环(2)焊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贯穿安装环(2)顶底两端,并且安装环(2)与第一固定件(3)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下端设置有凸环(4),所述通料斗(1)左右两端分别与夹固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夹固装置(5)下端内侧与贴合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1)左右两端下部设置有贴合装置(6);/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固装置(5)和贴合装置(6),所述夹固装置(5)包括第一转动件(51)、气缸(52)、Y型件(53)、第二转动件(54)、V型杆(55)、固定夹板(56)、第三转动件(57)、第二固定件(58)和夹板(59),所述第一转动件(51)底端与气缸(5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52)底端与Y型件(53)固定连接,所述Y型件(53)内侧设置有V型杆(55),所述第二转动件(54)同时贯穿Y型件(53)和V型杆(55)前后两端,并且Y型件(53)通过第二转动件(54)与V型杆(55)转动连接,所述V型杆(55)中部设置于固定夹板(56)内侧,所述第三转动件(57)同时贯穿V型杆(55)和固定夹板(56)前后两端,并且V型杆(55)通过第三转动件(57)与固定夹板(56)转动连接,所述V型杆(55)下部与夹板(59)外侧中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件(58),并且夹板(59)通过第二固定件(58)与V型杆(55)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1)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5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打包用夹持机构,包括通料斗(1)、安装环(2)、第一固定件(3)和凸环(4),所述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上端与安装环(2)焊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贯穿安装环(2)顶底两端,并且安装环(2)与第一固定件(3)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1)外表面中部下端设置有凸环(4),所述通料斗(1)左右两端分别与夹固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夹固装置(5)下端内侧与贴合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通料斗(1)左右两端下部设置有贴合装置(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固装置(5)和贴合装置(6),所述夹固装置(5)包括第一转动件(51)、气缸(52)、Y型件(53)、第二转动件(54)、V型杆(55)、固定夹板(56)、第三转动件(57)、第二固定件(58)和夹板(59),所述第一转动件(51)底端与气缸(52)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52)底端与Y型件(53)固定连接,所述Y型件(53)内侧设置有V型杆(55),所述第二转动件(54)同时贯穿Y型件(53)和V型杆(55)前后两端,并且Y型件(53)通过第二转动件(54)与V型杆(55)转动连接,所述V型杆(55)中部设置于固定夹板(56)内侧,所述第三转动件(57)同时贯穿V型杆(55)和固定夹板(56)前后两端,并且V型杆(55)通过第三转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忠郑亚北杨雅惠张秀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育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