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3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滑动块、卡合块、下料头,底座中设有滑动块,与底座活动卡合,滑动块的侧面设有卡合块,卡合块中设置有下料头,下料头与卡合块进行活动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料头中的传动轴二带动齿轮二与卡合块中的卡齿二活动卡合,使得传动轴旋转下料头就能够在卡合块中进行竖向移动,使得下料头能偶进行竖向移动,将下料头移动到加工零件的正上端,对正在加工的零件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现有的机械手在数控机床中进行加料,加料头不能够移动,导致加料头不能够对准加工的零件进行加料,让加工零件达到冷却的作用,从而加工的零件的温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滑动块、卡合块、下料头,所述底座中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面设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中设有下料头,所述下料头与卡合块活动卡合,所述滑动块中设有主体、卡槽二、传动轴、齿轮一,所述主体为正方体状,所述卡槽二设在主体的底部,所述传动轴与主体的底部两侧相连接,所述齿轮一设有两个,所述齿轮一通过焊接与传动轴的两侧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中设有凹槽、卡齿一、卡槽,所述凹槽的设于底座的顶部两侧,所述卡齿一设有十个以上,所述卡齿一分别排列在底座内部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卡槽设于底座的顶部正中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二与凹槽间隙配合,所述齿轮一与底座中的卡齿一活动卡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合块中设有卡槽二、齿轮二,所述卡槽二设于卡合块的侧面正中间,所述齿轮二设有十个以上,所述齿轮二设于卡合块内部的顶端与底部,所述齿轮二呈横向排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料头中设有传动轴二、齿轮二、下料体,所述传动轴二设于下料头的侧面,所述齿轮二通过焊接与齿轮二相连接,所述下料体设于下料头的正下方。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利用滑动块中的齿轮一与底座中的卡齿一活动卡合,使得转轴带动齿轮一旋转就能够让滑动块在底座上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块能够进行横向移动,可以横向移动下料头至加工的零件的正上方进行冷却。2.本技术通过下料头中的传动轴二带动齿轮二与卡合块中的卡齿二活动卡合,使得传动轴旋转下料头就能够在卡合块中进行竖向移动,使得下料头能偶进行竖向移动,将下料头移动到加工零件的正上端,对正在加工的零件进行冷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滑动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下料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卡合块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底座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的底座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滑动块2、卡合块3、下料头4、凹槽a1、卡齿一a2、卡槽a3、主体b1、卡槽二b2、传动轴b3、齿轮一b4、卡槽二c1、齿轮二c2、传动轴二d1、齿轮二d2、下料体d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1、滑动块2、卡合块3、下料头4,所述底座1中设有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的侧面设有卡合块3,所述卡合块3中设有下料头4,所述下料头4与卡合块3活动卡合,所述滑动块2中设有主体b1、卡槽二b2、传动轴b3、齿轮一b4,所述主体b1为正方体状,所述卡槽二b2设在主体b1的底部,所述传动轴b3与主体b1的底部两侧相连接,所述齿轮一b4设有两个,所述齿轮一b4通过焊接与传动轴b3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底座1中设有凹槽a1、卡齿一a2、卡槽a3,所述凹槽a1的设于底座1的顶部两侧,所述卡齿一a2设有十个以上,所述卡齿一a2分别排列在底座1内部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卡槽a3设于底座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卡槽二b2与凹槽a1间隙配合,所述齿轮一b4与底座1中的卡齿一a2活动卡合。所述卡合块3中设有卡槽二c1、齿轮二c2,所述卡槽二c1设于卡合块3的侧面正中间,所述齿轮二c2设有十个以上,所述齿轮二c2设于卡合块3内部的顶端与底部,所述齿轮二c2呈横向排列。所述下料头4中设有传动轴二d1、齿轮二d2、下料体d3,所述传动轴二d1设于下料头4的侧面,所述齿轮二d2通过焊接与齿轮二d2相连接,所述下料体d3设于下料头4的正下方。工作原理:在底座1的顶端两侧设置凹槽a1,让凹槽a1与滑动块2中的卡槽一b2活动卡合,在让安装在底座1底端的传动轴一b3带动齿轮一b4旋转,从而让底座1中的卡齿一a2与齿轮一b4活动卡合,使得滑动块2中的传动轴一b3转动,就能够让滑动块2在底座1中能够移动,从而让滑动块2带动下料头4进行横向移动;利用在卡合块3中内部设置有十个以上的卡齿二c2,让下料头4中的齿轮二d2与卡齿二c2活动卡合,传动轴二d1旋转带动齿轮二d2旋转,使得下料头4在卡合块3中移动,使得下料头4能够竖向移动;下料头4能够横向移动与竖向移动,使得能够让下料头4移动到数控机床中的任意位置,从而能够让下料头4对准加工的零件,对其进行冷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因此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滑动块(2)、卡合块(3)、下料头(4),所述底座(1)中设有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的侧面设有卡合块(3),所述卡合块(3)中设有下料头(4),所述下料头(4)与卡合块(3)活动卡合,所述滑动块(2)中设有主体(b1)、卡槽二(b2)、传动轴(b3)、齿轮一(b4),所述主体(b1)为正方体状,所述卡槽二(b2)设在主体(b1)的底部,所述传动轴(b3)与主体(b1)的底部两侧相连接,所述齿轮一(b4)设有两个,所述齿轮一(b4)通过焊接与传动轴(b3)的两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滑动块(2)、卡合块(3)、下料头(4),所述底座(1)中设有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的侧面设有卡合块(3),所述卡合块(3)中设有下料头(4),所述下料头(4)与卡合块(3)活动卡合,所述滑动块(2)中设有主体(b1)、卡槽二(b2)、传动轴(b3)、齿轮一(b4),所述主体(b1)为正方体状,所述卡槽二(b2)设在主体(b1)的底部,所述传动轴(b3)与主体(b1)的底部两侧相连接,所述齿轮一(b4)设有两个,所述齿轮一(b4)通过焊接与传动轴(b3)的两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机床下料用的智能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设有凹槽(a1)、卡齿一(a2)、卡槽(a3),所述凹槽(a1)的设于底座(1)的顶部两侧,所述卡齿一(a2)设有十个以上,所述卡齿一(a2)分别排列在底座(1)内部的顶端与底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宗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鑫灿品牌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