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31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包括机体以及输送盘,机体上设有工件输出工位;输送盘枢接于机体上;输送盘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为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设有多个工件槽,多个工件槽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与机体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可输送盘可装载多个电极帽,在输送盘转动过程中依次输送,且可在夹取过程中自动矫正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帽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电极帽属于焊接电极的一种,用于电阻焊接设备的焊接,如固定式点焊机、悬挂式点焊机及机械手点焊机等,因为套于电极连杆上,故而称作电极帽。随着汽车的普及,电极帽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而电极帽在出产时需要对其进行修磨,以提高后期的焊接质量。但是,在将电极帽输送至待焊接处时,需要将多个电极帽分别装好,然后通过机械手进行夹取焊接,而现有的电极帽输送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可输送盘可装载多个电极帽,在输送盘转动过程中依次输送,且可在夹取过程中自动矫正位置。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包括机体以及输送盘,机体上设有工件输出工位;输送盘枢接于机体上;输送盘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为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设有多个工件槽,多个工件槽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与机体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设有压板以及压板驱动组件,压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板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输送面运动;第二输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滚珠;多个滚珠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压板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面运动后与所述多个滚珠滚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二输送面上设有多个滚珠槽;多个滚珠槽均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滚珠的一端安装于滚珠槽内;滚珠的另一端用于与压板滚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驱动组件包括转座、驱动片以及连接杆,转座固接于机体上;驱动片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座上;驱动片的一端形成为受力端;驱动片的另一端形成为联动端;所述受力端用于在外力带动下转动以使联动端转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压板固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端固定并在联动端转动过程中带动压板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输送面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有缺口,缺口形成为所述工件输出工位。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将工件依次摆放至输送盘多个工件槽内,输送盘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可装载多个工件,提高输送量。在输送时,输送盘依次转动至工件输出工位,外部机械手可由输送盘两端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同时取走两个工件,提高输送效率,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此外,由于输送盘的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与机体接触,因而输送盘在取工件时具有一定的摆动趋势,能够自动根据夹取时的受力进行矫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板以及压板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体;20、输送盘;21、工件槽;40、压板;41、缺口;50、压板驱动组件;51、驱动片;52、连接杆;60、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包括机体10、输送盘20以及驱动机构,在机体10上设有工件输出工位。输送盘20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为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在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设有多个工件槽21,多个工件槽21绕输送盘2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各个工件槽21均用于收纳工件。在上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输送盘20可转动,上述工件输出工位位于输送盘20的转动轨迹上,输送盘20转动过程中可使各个工件槽21依次到达工件输出工位。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电极帽的输送组件,以工件为电极帽为例,可手动将多个电极帽依次装夹在输送盘20两个端部的各个工件槽21内,输送盘20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可装载多个工件,提高输送量。具体在输送时,可通过外部机械手进行夹取作业,在夹取时,机械可以推动输送盘20转动,输送盘20上的各个工件槽21可在转动过程中,依次到达工件输出工位,在输送盘20的两端对应的一组工件槽21到达工件输出工位时,可通过外部机械手同时可由输送盘20两端的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同时取走两个工件,提高输送效率,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此后,使输送盘20继续转动,下一组工件槽21到达工件输出工位,重复上述夹取作业,如此往复,完成电极帽的依次输出,提高输送效率,自动化程度较高。此外,由于输送盘20的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60与机体10接触,因而输送盘20在取工件时具有一定的摆动趋势,能够自动根据夹取时的受力进行矫正。当然,上述驱动机构也可选用电机来带动,电机的转轴与输送盘20同步联接即可,通过电机的间隔启停来控制输送盘20的间隔转动。进一步地,在机体10上设有压板40以及压板驱动组件50,该压板驱动组件50用于带动压板40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输送面运动,第二输送面上设有多个滚珠60;多个滚珠60绕输送盘2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压板40用于在靠近第二输送面运动后与多个滚珠60滚动配合。即在输送盘20上的各个工件都装载完成后,可通过压板驱动组件50带动压板40向着靠近输送盘20的第二输送面运动,如此,压板40可压在多个滚珠60上,压板40可防止第二输送面上的多个工件在输送过程中掉落。而压板40与第二输送面通过多个滚珠60滚动配合,也可使输送盘20具有滚动趋势,便于机械手夹取作业时输送盘20根据受力进行矫正。当然,可在输送盘20的两侧均设置上述压板40,在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的上均设置所述滚珠60与对应的压板40滚动配合。此外,也可在机体10上枢接驱动盘,驱动盘位于输送盘20靠近第一输送面的一侧,该驱动盘与第一输送面通过上述多个滚珠60接触,而输送盘20可与驱动盘同步联接,驱动盘可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进而带动输送盘20转动。在设有压板40的情况,可在压板40上设有缺口41,该缺口41形成为上述工件输出工位,在机械手取件时,可由缺口41伸入与工件槽21内的工件接触,便于夹取。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滚珠60的安装,在第二输送面上设有多个滚珠槽;多个滚珠槽均绕输送盘20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滚珠60安装于滚珠槽内;如此,在压板40靠近第二输送面运动后,将滚珠60限定在槽内,限制输送盘20的滚动范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压板驱动组件50包括转座、驱动片51以及连接杆52,具体的是,转座固接于机体10上,上述驱动片51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座上。另外,驱动片51的一端形成为受力端;驱动片51的另一端形成为联动端。在驱动压板40运动时,可通过人手动施力在受力端,使受力端进行转动,受力端转动可使联动端对应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上述第二输送面转动,而将连接杆52的一端与压板40固接;连接杆52的另一端与联动端固定,在联动端转动过程中便可带动压板40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二输送面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输送盘,机体上设有工件输出工位;输送盘枢接于机体上;输送盘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为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设有多个工件槽,多个工件槽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与机体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输送盘,机体上设有工件输出工位;输送盘枢接于机体上;输送盘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为第一输送面以及第二输送面;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上均设有多个工件槽,多个工件槽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第一输送面和第二输送面均通过滚珠与机体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压板以及压板驱动组件,压板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板向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输送面运动;第二输送面上设有多个所述滚珠;多个滚珠绕输送盘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压板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输送面运动后与所述多个滚珠滚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帽的输送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旭玲奈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光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