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挂杆,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放工件的凹槽位,所述杆体中具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凹槽位之间具有热传递路径;还包括一种应用该挂杆的涂层处理装置;通过该挂杆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多个产品的表面涂层处理过程中的黏连,并提升产品的表面涂层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杆及应用其的涂层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磁合金冶金
,具体为一种挂杆及应用其的涂层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磁粉芯的表面涂层滚涂加工中,通常需应用挂杆将相应的多个磁粉芯基块穿接,以此驱动挂杆转动而联动多个磁粉芯基块同时滚动;由于挂杆使用过程变形及喷涂产品内圆度等问题,滚涂过程经常出现产品相互靠拢并粘结,造成产品表面质量不佳。为防止粘结问题的出现,通过减少单杆产品数量会造成产品生产效率的降低,更换挂杆会严重增加设备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挂杆及应用其的涂层处理装置。挂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放工件的凹槽位,所述杆体中具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凹槽位之间具有热传递路径。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用于物料套接装入的装接端及用于换热介质输入的换热端。进一步地,所述装接端呈锥状,其外径远离所述换热端位置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中空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进液流道;所述进液管外侧与所述内腔之间设置有出液流道,所述进液管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循环液口;所述换热端设置有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的进液口及设置有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换热介质沿所述进液口、进液流道、循环液口、出液流道及出液口流动,以形成所述循环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杆体上等距排布。本技术还公开有一种涂层处理装置,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挂杆、驱动所述挂杆作自转动运动的杆转动驱动部及用于换热介质输出的换热部,所述换热部与该循环流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挂杆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多个产品的表面涂层处理过程中的黏连,并提升产品的表面涂层质量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非晶纳米晶粉末烘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涂层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杆体10、装接端101、换热端102、内腔103、进液管104、进液流道105、出液流道106、循环液口107、进液口108、出液口109、凹槽位11、循环流道12、杆转动驱动部13、安装支架20、第二转动驱动部201、加热炉腔21、第一转动驱动部211、出腔口212、进腔口213、通气管22、出气孔221、翻料挡板23、翻料隔板24、超声振动仪25、进料储料桶26、进料板27、接料漏斗28、出料储料桶2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磁粉芯生产线,用于进行非晶或纳米晶的磁粉芯制备,本实施例中,列举有相应的非晶磁粉芯制备方法,其相应的制备流程如下:S1、将合金原料冶炼以制备得到有母合金;S2、以所述母合金制备有相应的非晶粉末;S3、将所述非晶粉末以进行配比混合,以得到有非晶混合粉末;S4、将所述非晶混合粉末绝缘包覆处理,以得到有非晶包覆粉末;S5、将所述非晶包覆粉末添加有润滑剂,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有非晶成品粉末;S6、将所述非晶成品粉末进行压制处理、烧结处理、退火处理及固化处理,得到有磁粉芯基块;S7、将所述磁粉芯基块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得到有非晶磁粉芯。则应用有如上述所述的非晶磁粉芯制备方法的磁粉芯生产线,其将包括以下设备:冶炼炉,其应用于步骤S1中,以进行相应的合金原料冶炼;喷带机,其应用于步骤S2中,以将所得母合金进行喷带处理,以制备有相应的非晶带材;磨粉机,其应用于步骤S2中,以将所得的非晶带材进行磨碎处理,以得到有呈片状的非晶粉末;熔融设备,其应用于步骤S2中,以水雾化或气雾化等处理方式,以将所得母合金制备成呈类球状的非晶粉末;筛分机,以将所得呈片状的非晶粉末及呈类球状的非晶粉末进行独立的筛分分级;相应的搅拌设备,其应用于步骤S3及S4中,以将分级的不同目数的不同形状非晶粉末进行配比混合,并以此进行相应的绝缘包覆处理;锥形搅拌机,其应用于步骤S5中,以进行非晶成品粉末制备;于所述步骤S6中,应用有锻压机以对该非晶成品粉末进行压制处理,应用有烧结炉以进行烧结处理,应用有退火炉以进行退火处理,应用有真空含浸机以进行固化处理;相应的涂层处理设备,其应用于步骤S7中,以进行相应的表面涂层处理应用。具体而言,本技术公开有一种非晶纳米晶粉末烘烤装置,以作为所述的搅拌设备于所述步骤S3及S4中应用。实施例1:所述非晶纳米晶粉末烘烤装置,包括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中设置有用于对非晶纳米晶粉末进行加热烘烤的加热炉腔21,该加热炉腔21通过相应的加热设备应用以实现其腔内的控温加热;所述加热炉腔21呈圆柱桶状,所述加热炉腔21与所述安装支架20同轴设置;在外部支撑件的支撑下,所述加热炉腔21与所述安装支架20相对水平面沿轴向倾斜设置;所述加热炉腔21的倾斜下侧设置有出腔口212,所述安装支架20上对应所述出腔口212位置设置有接料漏斗28,所述接料漏斗28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储料桶29,以满足该加热炉腔21的出料储存需要;所述加热炉腔21的倾斜上侧设置有进腔口213,所述安装支架20上对应所述入腔口设置有进料储料桶26,所述进料储料桶26的出料端以进料板27配合连接至所述入腔口位置,以满足该加热炉腔21的入料应用需求。所述安装支架20应用相应的现有技术角度调节机构以进行相应的倾斜角度调整,基于该角度调节机构的控制,是所述加热炉腔21与所述安装支架20相对水平面轴向倾斜设置,以确保加热炉腔21中烘烤加工的粉料能王其倾斜下侧的出腔口212位置输送,以便于加工完成后的粉料输出。所述安装支架20对应其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第一转动驱动部211,所述第一转动驱动部211与所述加热炉腔2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部211驱动所述加热炉腔21绕其中心轴以相对所述安装支架20作转动运动;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转动驱动部211可设置为驱动电机,以现有技术的电机驱动组合方式,满足所述加热腔的转动驱动控制应用需求。所述安装支架20外设置有用于气体输出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的气体输出端延伸设置有通气管22,所述通气管22为硬质长圆管结构;所述安装支架20对应其中心轴位置于其倾斜下侧端设置有以安装轴承连接的第二转动驱动部201,所述通气管22于所述加热炉腔21的倾斜上侧经所述进腔口213以伸入至所述加热炉腔21内,并穿接装接至所述安装轴承中,令所述通气管22与所述加热炉腔2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转动驱动部211驱动所述加热炉腔21绕其中心轴以相对所述安装支架20与所述通气管22作转动运动;所述第二转动驱动部201驱动所述通气管22绕其中心轴作自转动运动,所述加热炉腔21的转动方向与所述通气管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放工件的凹槽位,所述杆体中具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凹槽位之间具有热传递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挂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用于承放工件的凹槽位,所述杆体中具有用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凹槽位之间具有热传递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用于物料套接装入的装接端及用于换热介质输入的换热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接端呈锥状,其外径远离所述换热端位置呈递减趋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中空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设置有进液流道;所述进液管外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策,孙海波,陈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