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刚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968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缓冲外壳内腔底部设置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顶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除尘壳体,且所述除尘壳体活动插接在缓冲外壳内腔,所述除尘壳体内腔底部设置过滤水箱,所述过滤水箱右端面底部通过连通管三连通吸嘴,所述过滤水箱左端面顶部通过连通管一连接气泵,所述除尘壳体内腔设置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左端面通过连通管二连接抽水泵,所述除尘壳体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旋转支架,两组所述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旋转横杆,所述旋转横杆上设置与分水管位置相匹配的喷头,该装置实现高效除尘,喷洒角度可调,以及减震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施工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扬起灰尘,这些灰尘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危害周围居民以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的洒水车对于施工现场洒水除尘,很容易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除尘效果针对性不强,除尘效果很差,在已有的可移动式除尘装置中,喷洒角度还不能进行调节,大大影响喷洒除尘的效果,同时,在移动过程中,施工现场一定会有颠簸路段,如果不对装置进行减震处理,除尘装置内部结构会很容易应为颠簸,产固定处产生松动而坠落,同时,装置本身在震动过程中也会受到损坏,使得受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很有实际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缓冲外壳,所述缓冲外壳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除尘壳体,且所述除尘壳体活动插接在缓冲外壳内腔,所述除尘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水箱,所述过滤水箱右端面底部通过连通管三连通有吸嘴,所述过滤水箱左端面顶部通过连通管一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底部设置有固定腿,所述气泵左端面设置有出气管,所述除尘壳体内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部设置有注水管道,所述蓄水箱左端面通过连通管二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底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底部设置有水泵底板,所述抽水泵顶部设置有总软水管,所述总软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总软水管顶部连接有连接软水管,所述连接软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分水管,所述除尘壳体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旋转支架,两组所述旋转支架之间设置有旋转横杆,所述旋转横杆上设置有与分水管位置相匹配的喷头,且每组所述分水管均与相匹配的喷头连接,所述旋转横杆左右端面中央均设置有连接柱体,且所述连接柱体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体中部设置有光滑面,两组所述旋转支架设置有与光滑面相匹配的活动孔,且所述连接柱体穿过且延伸出活动孔内腔通过外螺纹与螺母活动连接,所述光滑面设置在活动孔内腔。优选的,所述缓冲构件包括缓冲底座板,所述缓冲底座板上下端面贯穿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缓冲底座板和缓冲外壳内腔底部通过螺纹孔与螺栓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底座板顶部焊接设置有安装管,且所述安装管内腔活动插接设置有销轴,且所述缓冲底座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杆体一和杆体二,所述杆体一和杆体二之间焊接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杆体一和杆体二顶部均设置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旋转横杆左右端面均胶黏设置有阻尼垫,所述旋转横杆左右端面均与两组旋转支架相对面贴合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横向设置有滚轮槽,且所述滚轮设置在滚轮槽内腔。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道延伸出除尘壳体内腔,所述水泵底板与分隔板顶部通过螺钉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与除尘壳体内壁之间为可拆卸设置,且所述分隔板间隔设置在气泵和过滤水箱顶部。优选的,所述吸嘴延伸出除尘壳体内腔,且所述吸嘴左端面与除尘壳体右端面贴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通过气泵和过滤水箱配合将灰尘先进性水洗过滤除尘,在将过滤完毕的不含灰尘空气,通过连通管一进行排出,通过抽水泵与分水管配合进行洒水除尘作业,抽水泵和气泵联合作业除尘,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灰尘,减少施工现场的浮尘。通过旋转横杆在旋转支架之间旋转角度,实现对于喷洒除尘角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通过螺母拧紧连接柱体上的外螺纹活动拧紧,固定,达到对于洒水除尘角度的调节;通过缓冲构件对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路途上的颠簸进行减震处理,杆体一和杆体二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缓冲构件顶部收到向下作用力时,杆体一和杆体二转动向两边活动,复位弹簧实现对于杆体一和杆体二两边运动的限制作用,阻止杆体一和杆体二向两边活动,实现对顶部结构传来的作用力进行减震缓冲作用,达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缓冲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万向轮;3、缓冲外壳;4、除尘壳体;5、支撑板;6、缓冲构件;61、缓冲底座板;62、复位弹簧;63、销轴;64、杆体一;65、杆体二;66、滚轮支架;67、滚轮;7、分隔板;8、气泵;9、出气管;10、连通管一;11、过滤水箱;12、连通管三;13、吸嘴;14、蓄水箱;15、注水管道;16、连通管二;17、抽水泵;18、支杆;19、水泵底板;20、总软水管;21、阀门;22、连接软水管;23、分水管;24、旋转支架;25、旋转横杆;26、喷头;27、连接柱体;28、外螺纹;29、光滑面;30、螺母;31、固定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底座1顶部设置有缓冲外壳3,缓冲外壳3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构件6,缓冲构件6顶部设置有支撑板5,支撑板5顶部设置有除尘壳体4,且除尘壳体4活动插接在缓冲外壳3内腔,除尘壳体4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水箱11,使得通过气泵8进入的含有灰尘的空气,先通过过滤水箱11进行水洗过滤,再通过连通管一10传出,过滤水箱11右端面底部通过连通管三12连通有吸嘴13,过滤水箱11左端面顶部通过连通管一10连接有气泵8,气泵8底部设置有固定腿31,气泵8左端面设置有出气管9,除尘壳体4内腔设置有分隔板7。请参阅图1,分隔板7顶部设置有蓄水箱14,蓄水箱14顶部设置有注水管道15,蓄水箱14左端面通过连通管二16连接有抽水泵17,抽水泵17将蓄水箱14内腔的喷洒水进行抽出,再通过总软水管20传递给分水管23实现喷洒作业,抽水泵17底部设置有支杆18,支杆18底部设置有水泵底板19,抽水泵17顶部设置有总软水管20,总软水管20上设置有阀门21,实现对于喷洒过程总软水管20进行开关控制,总软水管20顶部连接有连接软水管22,连接软水管2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管23,除尘壳体4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旋转支架24,两组旋转支架24之间设置有旋转横杆25,旋转横杆25上设置有与分水管23位置相匹配的喷头26,且每组分水管23均与相匹配的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缓冲外壳(3),所述缓冲外壳(3)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构件(6),所述缓冲构件(6)顶部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设置有除尘壳体(4),且所述除尘壳体(4)活动插接在缓冲外壳(3)内腔,所述除尘壳体(4)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水箱(11),所述过滤水箱(11)右端面底部通过连通管三(12)连通有吸嘴(13),所述过滤水箱(11)左端面顶部通过连通管一(10)连接有气泵(8),所述气泵(8)底部设置有固定腿(31),所述气泵(8)左端面设置有出气管(9),所述除尘壳体(4)内腔设置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顶部设置有蓄水箱(14),所述蓄水箱(14)顶部设置有注水管道(15),所述蓄水箱(14)左端面通过连通管二(16)连接有抽水泵(17),所述抽水泵(17)底部设置有支杆(18),所述支杆(18)底部设置有水泵底板(19),所述抽水泵(17)顶部设置有总软水管(20),所述总软水管(20)上设置有阀门(21),所述总软水管(20)顶部连接有连接软水管(22),所述连接软水管(2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管(23),所述除尘壳体(4)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旋转支架(24),两组所述旋转支架(24)之间设置有旋转横杆(25),所述旋转横杆(25)上设置有与分水管(23)位置相匹配的喷头(26),且每组所述分水管(23)均与相匹配的喷头(26)连接,所述旋转横杆(25)左右端面中央均设置有连接柱体(27),且所述连接柱体(27)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28),所述连接柱体(27)中部设置有光滑面(29),两组所述旋转支架(24)设置有与光滑面(29)相匹配的活动孔,且所述连接柱体(27)穿过且延伸出活动孔内腔通过外螺纹(28)与螺母(30)活动连接,所述光滑面(29)设置在活动孔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洒水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缓冲外壳(3),所述缓冲外壳(3)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构件(6),所述缓冲构件(6)顶部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设置有除尘壳体(4),且所述除尘壳体(4)活动插接在缓冲外壳(3)内腔,所述除尘壳体(4)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水箱(11),所述过滤水箱(11)右端面底部通过连通管三(12)连通有吸嘴(13),所述过滤水箱(11)左端面顶部通过连通管一(10)连接有气泵(8),所述气泵(8)底部设置有固定腿(31),所述气泵(8)左端面设置有出气管(9),所述除尘壳体(4)内腔设置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顶部设置有蓄水箱(14),所述蓄水箱(14)顶部设置有注水管道(15),所述蓄水箱(14)左端面通过连通管二(16)连接有抽水泵(17),所述抽水泵(17)底部设置有支杆(18),所述支杆(18)底部设置有水泵底板(19),所述抽水泵(17)顶部设置有总软水管(20),所述总软水管(20)上设置有阀门(21),所述总软水管(20)顶部连接有连接软水管(22),所述连接软水管(22)上均匀设置有分水管(23),所述除尘壳体(4)顶部左右侧均设置有旋转支架(24),两组所述旋转支架(24)之间设置有旋转横杆(25),所述旋转横杆(25)上设置有与分水管(23)位置相匹配的喷头(26),且每组所述分水管(23)均与相匹配的喷头(26)连接,所述旋转横杆(25)左右端面中央均设置有连接柱体(27),且所述连接柱体(27)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28),所述连接柱体(27)中部设置有光滑面(29),两组所述旋转支架(24)设置有与光滑面(29)相匹配的活动孔,且所述连接柱体(27)穿过且延伸出活动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刘刚王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