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85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包括导气主管,导气主管左端连接有导气主管接口,导气主管接口左端通过延长管耦合接头连接有延长导气主管,延长导气主管左端设置有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导气主管与延长导气主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导气主管右端连接有鼻导管,鼻导管末端连接有鼻管架,鼻导管上套装有辅助固定装置,在有效固定的同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护皮肤状态,棉质管外围,导气主管延长耦合结构,能够能够避免转运或者检查过程中更换吸氧设备时候,造成管路过长,影响操作和院感要求等问题,通过可拆卸保护带保护避免脱管隐患,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
技术介绍
鼻导管吸氧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氧疗方式,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有着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保护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有利于疾病痊愈。小儿气管导管在距前端2cm与3cm处分别标有单个或双个黑圈标记,其目的在指导导管插人气管的长度,以防止插人过深。有些小儿导管壁上还涂有一条能放射显示的纵向黑线,在X线下可显影,借以了解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5岁以下的小儿需采用无套囊气管导管,以增加使用安全性,这与小儿气道狭窄部在环状软骨处有关。申请号为CN201820107325.3,名称为一种新生儿改良鼻氧管的技术专利,包括由前往后依序布置的一条呼吸器连接管、一条中间连接管一、密封接头、两条中间连接管二和两条插鼻管以及套装在两条插鼻管上的安普贴,呼吸器连接管、中间连接管一、中间连接管二和插鼻管的硬度依次减小,且呼吸器连接管、中间连接管一、中间连接管二均采用PP材质,插鼻管采用PVC材质,插鼻管的长度是中间连接管二的长度的1/3,该技术的新生儿改良鼻氧管插鼻管比较柔软,不易损伤新生儿鼻孔,且固定牢固稳定。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鼻导管于儿童吸氧存在以下几点困难:1.目前使用的鼻导管不易固定,易移位脱落,新生儿及婴幼儿无自主能力,不能自行纠正,不利于治疗,于危重患儿可造成生命危险;2.目前使用的鼻导管材质过硬,新生儿及婴幼儿皮肤娇嫩,易造成皮肤破损。而且临床上供新生儿使用的鼻导管是常规型号,使用时因过大且设计不合理,需要用剪刀进行剪裁加工才能供患儿使用,虽然能满足使用,但是耗时耗力,提高护理成本;3.目前使用鼻导管主导管过长,对于出科检查及间歇性吸氧使用不方便,且转运过程中主导管难以有效收纳,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包括导气主管,所述导气主管左端连接有导气主管接口,所述导气主管接口左端通过延长管耦合接头连接有延长导气主管,所述延长导气主管左端设置有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所述导气主管与延长导气主管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所述导气主管右端连接有鼻导管,所述鼻导管末端连接有鼻管架,所述鼻导管上套装有辅助固定装置,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两端设置有固定尾翼,所述固定尾翼上设置有人工皮胶布。进一步地,所述鼻管架上粘连覆盖设置有无菌薄棉层。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保护带包括两个硅胶套环,所述硅胶套环之间通过硅胶连接筋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鼻导管的外径为1.8-2.2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与固定尾翼均采用无菌无纺棉布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能够专为临床上的新生患儿群体,或者是NICU的重症患儿使用,通过使用无菌薄棉和辅助固定装置,在有效固定的同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护皮肤状态,棉质管外围,不易滑动,导气主管延长耦合结构,能够能够避免转运或者检查过程中更换吸氧设备时候,造成管路过长,影响操作和院感要求等问题,通过可拆卸保护带保护避免脱管隐患,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拆卸保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气主管,2-导气主管接口,3-延长管耦合接头,4-延长导气主管,5-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6-可拆卸保护带,8-鼻导管,9-鼻管架,11-辅助固定装置,12-固定套,13-固定尾翼,14-人工皮胶布,15-无菌薄棉层,16-硅胶套环,17-硅胶连接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包括导气主管1,所述导气主管1左端连接有导气主管接口2,所述导气主管接口2左端通过延长管耦合接头3连接有延长导气主管4,所述延长导气主管4左端设置有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5,所述导气主管1与延长导气主管4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6,所述导气主管1右端连接有鼻导管8,所述鼻导管8末端连接有鼻管架9,所述鼻导管8上套装有辅助固定装置11,所述辅助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套12,所述固定套12两端设置有固定尾翼13,所述固定尾翼13上设置有人工皮胶布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辅助固定装置11使用的是无菌无纺棉质材料,不致敏,工作状态展开后类似于飞机尾翼,上下尾翼,辅助固定装置11距离鼻管架9为2-2.5cm固定设计,鼻导管8在中心,使用人工皮胶布14粘连固定,着力点(着力面)增大,提高固定的力度的同时,增加其舒适性,使得鼻管固定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设计延长管耦合接头3,能够避免转运或者检查过程中更换吸氧设备时候,造成管路过长,影响操作和院感要求,导气主管1与延长导气主管4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6,可以防止脱管隐患,导气主管1与延长导气主管4的接口的口径均使用标注接口。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鼻管架9上粘连覆盖设置有无菌薄棉层15,本技术中鼻管架9的位置,使用粘连覆盖无菌薄棉层15(不易过敏且不易造成皮肤破损的柔软材料),使得与患儿皮肤接触为了更加舒适,防止压伤,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拆卸保护带6包括两个硅胶套环16,所述硅胶套环16之间通过硅胶连接筋17相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鼻导管8的外径为1.8-2.2mm,鼻导管8的外径为1.8-2.2mm,类似医用头皮针管(目前临床很多使用自剪头皮针管代替使用,效果可以,操作复杂),质轻的同时,更符合新生患儿的呼吸使用,新生儿需氧量较小,不需要将鼻导管8插入鼻孔内,需氧量较大的时候,会直接使用吸氧面罩。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套12与固定尾翼13均采用无菌无纺棉布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能够专为临床上的新生患儿群体,或者是NICU的重症患儿使用,通过使用无菌薄棉和辅助固定装置,在有效固定的同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保护皮肤状态,棉质管外围,不易滑动,导气主管延长耦合结构,能够能够避免转运或者检查过程中更换吸氧设备时候,造成管路过长,影响操作和院感要求等问题,通过可拆卸保护带保护避免脱管隐患,值得推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包括导气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主管(1)左端连接有导气主管接口(2),所述导气主管接口(2)左端通过延长管耦合接头(3)连接有延长导气主管(4),所述延长导气主管(4)左端设置有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5),所述导气主管(1)与延长导气主管(4)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6),所述导气主管(1)右端连接有鼻导管(8),所述鼻导管(8)末端连接有鼻管架(9),所述鼻导管(8)上套装有辅助固定装置(11),所述辅助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套(12),所述固定套(12)两端设置有固定尾翼(13),所述固定尾翼(13)上设置有人工皮胶布(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新生儿用改良鼻导管,包括导气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主管(1)左端连接有导气主管接口(2),所述导气主管接口(2)左端通过延长管耦合接头(3)连接有延长导气主管(4),所述延长导气主管(4)左端设置有延长导气主管标准接口(5),所述导气主管(1)与延长导气主管(4)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保护带(6),所述导气主管(1)右端连接有鼻导管(8),所述鼻导管(8)末端连接有鼻管架(9),所述鼻导管(8)上套装有辅助固定装置(11),所述辅助固定装置(11)包括固定套(12),所述固定套(12)两端设置有固定尾翼(13),所述固定尾翼(13)上设置有人工皮胶布(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红周莲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