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9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芯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红外纳米灯,所述红外纳米灯上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磁石,所述枕芯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气囊,所述枕芯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每个气囊相连接,所述枕芯靠近放置槽的一侧均安装有探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微型枕的设计,微型枕通过气囊抬起时,可以使得枕头的高度变化更加有效和精确,从而更好的调节头部的位置,促使呼吸道顺畅,实现呼吸道不再塌陷,起到止鼾效果;红外纳米灯起到发热左右,将热量传递给颈部及两侧,使得颈部肌肉可以得到放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
本技术涉及按摩枕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各种保健器材,如经常伏案的上班族,就可以使用按摩枕,对颈部进行按摩,同时由于睡觉姿势的不对,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打鼾的问题,既影响了自己的休息,也影响了别人的睡眠;而现代止鼾按摩枕,一般采用气袋或气囊的变化,来矫正头部的睡觉姿势,但是气囊和气袋的充气变化容易受到枕芯的限制,不利于达到理想的高度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芯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红外纳米灯,所述红外纳米灯上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磁石,所述枕芯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气囊,所述枕芯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每个气囊相连接,所述枕芯靠近放置槽的一侧均安装有探测仪。优选地,所述枕芯的下端两侧对应气囊的位置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对应每个气囊的位置均放置有微型枕。优选地,所述红外纳米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枕芯的中部为实心设计。优选地,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且靠近枕芯边缘的位置开设有颈部凹槽,所述颈部凹槽内安装有相同的红外纳米灯和红外磁石。优选地,所述红外纳米灯、探测仪、气泵共同设置有控制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好处:1、本技术通过多个微型枕的设计,微型枕通过气囊抬起时,可以使得枕头的高度变化更加有效和精确,从而更好的调节头部的位置,促使呼吸道顺畅,实现呼吸道不再塌陷,起到止鼾效果;2、同时红外纳米灯起到发热左右,将热量传递给颈部及两侧,使得颈部肌肉可以得到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同时热量传递给红外磁石,使得红外磁石既起到按摩的作用,也起到温热理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的红外磁石分布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的容纳腔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的放置槽示意图。图中:1枕套、2枕芯、3红外磁石、4探测仪、5红外纳米灯、6气泵、7气囊、8隔离网、9容纳腔、10微型枕、11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包括枕套1和枕芯2,枕芯2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安装有红外纳米灯5,红外纳米灯5上固定连接有隔离网8,隔离网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磁石3,枕芯2下端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气囊7,枕芯2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气泵6,气泵6与每个气囊7相连接,枕芯2靠近放置槽11的一侧均安装有探测仪4,红外纳米灯5配合红外磁石3,起到温热理疗的作用,更好的保护颈部,缓解颈部疲劳,气囊7进行充气时用于改变枕头的高度,从而改变头部的位置,促使呼吸道顺畅,起到止鼾的效果。枕芯2的下端两侧对应气囊7的位置开设有容纳腔9,容纳腔9内对应每个气囊7的位置均放置有微型枕10。红外纳米灯5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枕芯2的中部为实心设计,枕芯2两侧为容纳腔9,容纳腔9内由微型枕10补充,微型枕10活动时,可以更加有效的盖板枕头的高度。两个放置槽11之间且靠近枕芯2边缘的位置开设有颈部凹槽,颈部凹槽内安装有相同的红外纳米灯5和红外磁石3,颈部凹槽放置的红外磁石3和红外纳米灯5用于对颈部进行按摩温热理疗。红外纳米灯5、探测仪4、气泵6共同设置有控制器,探测仪4检测到鼾声后,将指令传递给气泵6,气泵6对相对的气囊7进行充气,使得微型枕10高度发生变化,改变头部的位置。使用时,当探测仪4检测到了鼾声,发出指令到气泵6,使得气泵6对气囊7进行充气,使得气囊7推动微型枕10发生高度变化,微型枕10将枕头顶上去,从而调整头部位置,如仍有鼾声,则调节另一部分的气囊7,直至鼾声变小,从而恢复咽部组织弹性,促使呼吸道顺畅,实现呼吸道不再塌陷,起到止鼾效果,同时红外纳米灯5起到发热左右,将热量传递给颈部及两侧,使得颈部肌肉可以得到放松,加速血液循环,同时热量传递给红外磁石3,使得红外磁石3既起到按摩的作用,也起到温热理疗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包括枕套(1)和枕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安装有红外纳米灯(5),所述红外纳米灯(5)上固定连接有隔离网(8),所述隔离网(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磁石(3),所述枕芯(2)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气囊(7),所述枕芯(2)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气泵(6),所述气泵(6)与每个气囊(7)相连接,所述枕芯(2)靠近放置槽(11)的一侧均安装有探测仪(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包括枕套(1)和枕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内安装有红外纳米灯(5),所述红外纳米灯(5)上固定连接有隔离网(8),所述隔离网(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红外磁石(3),所述枕芯(2)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气囊(7),所述枕芯(2)的下端中部安装有气泵(6),所述气泵(6)与每个气囊(7)相连接,所述枕芯(2)靠近放置槽(11)的一侧均安装有探测仪(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止鼾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的下端两侧对应气囊(7)的位置开设有容纳腔(9),所述容纳腔(9)内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桦林泽玲刘敏倩刘梅英黄帮秀温雨松彭秀娟黄月建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