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启皓专利>正文

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包括安装在筒体底部的粉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研磨组件包括调节套、传动轴、磨芯以及磨套,调节套的内圈螺纹连接在筒体顶部外周,筒体的内部形成有支撑部,且磨套设置在支撑部的内圈,传动轴贯穿调节套、支撑部设置,磨芯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磨芯与磨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且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留有间隙,调节套上开设有用以放入咖啡豆的通孔,通过调节套升降运动可调节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的间隙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旋转筒体上部调节套改变磨芯与磨套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好的把握咖啡粒度;还可边研磨边调节,方便研磨器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咖啡豆研磨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咖啡豆手工研磨器具,通常是将咖啡豆装入研磨筒内的方式进行研磨,通过调节磨芯与磨套自己的间隙,研磨不同颗粒度的咖啡粉。这就需要研磨器能方便与准确的调节磨芯与磨套自己的间隙大小,目前该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1)筒底内磨芯调节法,通过旋转内磨芯调节螺母,使磨芯轴向上下移动;(2)传动轴上定位螺母调节法,旋转传动轴上部定位螺母,使传动轴产生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磨芯移动;(3)分体式筒体螺旋调节法,该筒体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上筒体,并旋转下筒体,使下筒体产生轴向移动,带动外磨套移动。以上三种调节法各有其不足,第一种方法必须先卸下粉筒,手动旋转内磨芯调节螺母,如此手上易粘咖啡粉,同时研磨过程时不能调节;第二种方法必须先移去上盖,方可调节传动轴定位螺母,如此,调节间隙不易把握,同时研磨过程时不便调节;第三种方法是旋转下筒体调节,如此,可以随时调节,但是筒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筒体整体定位精度低,影响咖啡粉的颗粒度。基于上述咖啡豆手工研磨器具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通过调节调节套,带动传动轴的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内磨芯与磨套之间的间隙。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的粉筒,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调节套、传动轴、磨芯以及磨套,所述调节套的内圈螺纹连接在筒体顶部外周,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支撑部,且所述磨套设置在支撑部的内圈,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调节套、支撑部设置,所述磨芯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对应磨套位置,所述磨芯与磨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且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调节套上开设有用以放入咖啡豆的通孔,所述调节套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套设在传动轴的顶部,且通过顶盖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在调节套的轴向作用下可升降式设置在筒体内,通过调节套升降运动可调节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的间隙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调节套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升降运动,使得磨芯升降运动,从而改变磨芯与磨套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好的把握咖啡粒度,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调节升降动作更加方便快捷,且螺纹调节精确可靠;同时能实现边研磨边调节的功能,方便研磨器具的使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传动轴经上轴承相对轴向固定的贯穿安装在调节套中心。通过上轴承使得传动轴朝相对调节套转动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传动轴上位于调节套位置外周螺纹连接轴承内圈固定螺母,轴承内圈固定螺母外周套设有轴承外圈固定螺母,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螺母通过外牙螺丝螺纹连接调节套中间,通过其底面固定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传动轴配合,并通过轴承内圈固定螺母与传动轴固定;所述上轴承将传动轴的旋转运动与调节套隔开,传动轴的旋转不影响调节套。外环槽的设计使得装配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设计刻度线可实现间隙的高精度调节。通过轴承内圈固定螺母、轴承外圈固定螺母配合使得传动轴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刻度线的设计使得调节精度更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调节精度,所述调节套的外周设置有刻度线,筒体外周设有对应刻度线的指针。为了使得传动轴的下端安装更加稳定可靠,所述支撑部顶部形成有下轴承座,所述传动轴经下轴承贯穿下轴承座设置,且所述下轴承与磨芯之间的传动轴轴段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抵触在下轴承上、压簧的另一端抵触在磨芯的顶部,所述下轴承座上开设有多个供咖啡豆穿过的通孔。压簧的设计保证了传动轴在上下运动的时候始终被压紧在支撑部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磨芯的外周面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磨芯的底面外径大于磨套的底面外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柄,2手柄杆,3顶盖,4调节套,4a通孔,5轴承内圈固定螺母,6轴承外圈固定螺母,7上轴承,8筒体,8a支撑部,8b下轴承座,8c通孔,9传动轴,10下轴承,11压簧,12磨芯,13磨套,14螺钉,15垫圈,16内磨芯固定螺母,17粉筒,18刻度线,19指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包括可拆卸(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的安装在筒体8底部的粉筒17,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研磨组件包括调节套4、传动轴9、磨芯12以及磨套13,调节套4的内圈螺纹连接在筒体8顶部外周,筒体8的内部形成有支撑部8a,且磨套13设置在支撑部8a的内圈,传动轴9贯穿调节套4、支撑部8a中心设置,磨芯12固定套设在传动轴9上对应磨套13位置,磨芯12与磨套13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且磨套13底面与磨芯12外周之间留有间隙,调节套4上开设有用以放入咖啡豆的通孔4a,调节套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顶盖3上经手柄杆2连接有手柄1,顶盖3套设在传动轴9的顶部,且通过顶盖3转动带动传动轴9转动,传动轴9在调节套4的轴向作用下可升降式设置在筒体8内,通过调节套4升降运动可调节磨套13底面与磨芯12外周之间的间隙大小;传动轴9经上轴承7相对轴向固定的贯穿安装在调节套4中心,传动轴9上位于调节套4位置外周螺纹连接轴承内圈固定螺母5,轴承内圈固定螺母5外周套设有轴承外圈规定螺母6,轴承外圈规定螺母6通过外牙螺丝螺纹连接调节套4中间,通过其底面固定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传动轴9配合,并通过轴承内圈固定螺母5与传动轴9固定;上轴承7将传动轴9的旋转运动与调节套4隔开,传动轴9的旋转不影响调节套4,调节套4的外周设置有刻度线18,筒体8外周设有对应刻度线18的指针19;支撑部8a顶部形成有下轴承座8b,传动轴9经下轴承10贯穿下轴承座8b设置,且下轴承10与磨芯12之间的传动轴9轴段上套设有压簧11,压簧11的一端抵触在下轴承10上、压簧11的另一端抵触在磨芯12的顶部,下轴承座8b上开设有多个供咖啡豆穿过的通孔8c,磨芯12的外周面为锥形结构,且磨芯12的底面外径大于磨套13的底面外径,支撑部8a的底部经螺钉14固定安装有垫圈15,垫圈15可起到支撑磨套13的作用。本技术工作时,手柄1与顶盖3从上端取出,放入咖啡豆,盖上顶盖3,旋转调节套4并观察筒体8上的标志线对应调节套4外圆柱上的数字符号,就可以了解磨芯12与磨套13之间的间隙,将粉筒17安装于筒体8下部;一只手固定筒体8,另一只手摇动手柄1与顶盖3,顶盖3带动中间传动轴9旋转,传动轴9又带动磨芯12旋转,咖啡豆在自重作用下落于磨芯12与磨套13之间,磨芯12与磨套13上的螺旋刃口,不断切碎咖啡豆,切碎的咖啡豆颗粒,落入粉筒17中,这样实现咖啡豆的切碎与研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的粉筒,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调节套、传动轴、磨芯以及磨套,所述调节套的内圈螺纹连接在筒体顶部外周,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支撑部,且所述磨套设置在支撑部的内圈,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调节套、支撑部设置,所述磨芯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对应磨套位置,所述磨芯与磨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且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调节套上开设有用以放入咖啡豆的通孔,所述调节套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套设在传动轴的顶部,且通过顶盖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在调节套的轴向作用下可升降式设置在筒体内,通过调节套升降运动可调节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的间隙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筒体底部的粉筒,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调节套、传动轴、磨芯以及磨套,所述调节套的内圈螺纹连接在筒体顶部外周,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支撑部,且所述磨套设置在支撑部的内圈,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调节套、支撑部设置,所述磨芯固定套设在传动轴上对应磨套位置,所述磨芯与磨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且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调节套上开设有用以放入咖啡豆的通孔,所述调节套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套设在传动轴的顶部,且通过顶盖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在调节套的轴向作用下可升降式设置在筒体内,通过调节套升降运动可调节所述磨套底面与磨芯外周之间的间隙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经上轴承相对轴向固定的贯穿安装在调节套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筒外上旋外螺纹调节式咖啡豆研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位于调节套位置外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启皓宋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宋启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