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壶盖、壶身和壶底,壶身内设有内胆,壶身上端开有壶口,壶盖为电磁开合壶盖,包括壶盖体、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座以及出水口组成,壶盖体侧壁的下端设有出水口,壶盖体内部中空设有电磁吸铁组件和安装座,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在安装座上;电磁吸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T型磁铁和弹簧,T型磁铁倒置且其立柱上端插入电磁线圈中部,弹簧套设在立柱下端;T型磁铁的圆盘面外缘安装有环形密封圈,T型磁铁可沿弹簧的弹力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环形密封圈脱离或压紧壶盖体底部的密封面,将壶口、出水口、内胆连通或关闭。利用电磁开合进行轻触按压出水,手感佳、出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
本技术属于日常用品的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
技术介绍
保温壶,在日常家居、办公会议等各种场所用于开水保温的容器,是一种高真空保温产品,保温时间较长,满足人们日常使用温水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温壶,基本上采用按压式或旋钮式机械开合的方式出水,其按压式或旋钮式操作都需要施加一定的按压力或旋钮力,在日常生活使用过程中机械式按压时间长了会出现卡顿现象;旋钮式则会出现阻塞感。在使用时,上述出水缺陷给用户取水带来不便,卡顿及阻塞增加了等待时间,需要更大力度对保温壶进行出水操作,也影响用户操作使用的心情,降低保温壶产品的用户体验。基于传统保温壶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对保温壶的产品结构进行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保温壶出水不便、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壶盖、壶身和壶底,所述壶身内设有内胆,所述壶身上端开有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为电磁开合壶盖,包括壶盖体、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座以及出水口组成,所述壶盖体侧壁的下端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壶盖体内部中空设有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和安装座,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T型磁铁和弹簧,所述T型磁铁倒置且其立柱上端插入所述电磁线圈中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立柱下端;所述T型磁铁的圆盘面外缘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所述T型磁铁可沿弹簧的弹力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环形密封圈脱离或压紧所述壶盖体底部的密封面,将壶口、出水口、内胆连通或关闭。与传统需要较大力度才能打开保温壶出水的方式不同,本技术的保温壶利用电磁开合原理打开出水口倒水,只需要对电磁线圈通电即可开合,无需较大力度按压或旋转。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和开关按钮,所述把手设于壶身上,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把手的上端靠近壶盖处。当人用手提起壶把手时,开关按钮设于把手上端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很方便的用大拇指进行触点式轻按压开关按钮对电磁线圈通电即可。更进一步的,所述壶盖还包括凸起部,设于所述壶盖体一侧,所述凸起部底面设有两个第一金属弹性触点,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壶盖体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金属弹性触点接触的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一个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与蓄电池连接,另一个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与所述开关按钮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开关按钮连接。轻触开关按钮,电连接导通整个线路即可实现出水口打开出水。更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还与一供电接口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壶底内部中空设有电池支架,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供电接口位于壶底一侧。更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接口为通用数据线接口。更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接口位于把手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壶盖还包括温度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壶盖体顶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壶盖为向下的台阶状结构,所述T型磁铁的圆盘面压靠住底部台阶内表面,顶部台阶侧壁设有外螺纹,与所述壶身上端内螺纹相配。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外壁与所述壶盖体内壁之间设有一橡胶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保温壶采用智能化电磁开合结构,通过轻触按压出水减少等待时间,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有手感佳、出水方便的优点,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手感佳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靠,降低用户的机械操作,满足用户对保温壶使用的智能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外形示意图;图2是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闭合不出水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3是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电磁通电打开出水状态示意图;图4是壶盖电磁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开关按钮,3温度显示面板,4壶盖,5壶口,6壶身,7壶底,8线缆,9第一金属弹性触点,10电磁线圈,11T型磁铁,12弹簧,13出水口,14环形密封圈,15壶盖密封面,16内胆,17电池支架,18蓄电池,19橡胶圈,20供电接口,21外螺纹,22安装座,23凸起部,24壶盖体,25电磁吸铁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使得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主要由把手1、开关按钮2、壶盖4、壶身6、壶底7、内胆16、蓄电池18、温度显示面板3等主要部分构成。壶盖4是电磁开合壶盖,凸起部23、壶盖体24、电磁吸铁组件25、安装座22、出水口13以及温度显示面板3组成;电磁吸铁组件25包括电磁线圈10、T型磁铁11、弹簧12等。具体的,壶盖4、壶身6和壶底7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壶身6内设有内胆16,所述壶身6上端开有壶口5,所述壶盖4为电磁开合壶盖,在所述壶盖体24侧壁的下端设有所述出水口13,出水口13位于壶盖体24的下方位置,且正对着壶口5,所述壶盖体24内部中空设有所述电磁吸铁组件25和安装座22,所述电磁吸铁组件25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上。本实施例的电磁吸铁组件25包括电磁线圈10、T型磁铁11和弹簧12,所述T型磁铁11倒置(呈倒T型安装)且其立柱上端插入所述电磁线圈10中部,所述弹簧12套设在所述立柱下端;所述T型磁铁下端的圆盘面外缘安装有环形密封圈14,所述T型磁铁11可沿弹簧12的弹力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环形密封圈14的平面脱离或压紧所述壶盖体24底部的壶盖密封面15,将壶口5、出水口13、内胆16连通或关闭,进行倒水或停止倒水。本实施例的还包括开关按钮2,把手1设于壶身6上,所述开关按钮2设于把手1的上端靠近壶盖4处,由于开关按钮2安装在把手1靠近壶盖4的上方位置,当人用手提起水壶的把手时,可以很方便的用大拇指进行触点式轻按压(也可以采用触摸按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所述壶盖4还包括凸起部23,设于所述壶盖体24的一侧,所述凸起部23与壶身6接触的底面设有两个第一金属弹性触点9,与之相对应的在壶身6靠近按钮开关2且与壶盖凸起部23贴合的面上也相应设计有两个第二弹性金属触点,两个第一金属弹性触点9与所述电磁线圈10连接,所述壶盖体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金属弹性触点9接触的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一个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与蓄电池18连接,另一个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与所述开关按钮2连接;所述蓄电池18与所述开关按钮2连接。为了外部便于供电,本实施例的蓄电池18还与一供电接口20连接。在所述壶底7内部中空设有电池支架17,所述蓄电池18安装于所述电池支架17上,所述供电接口20位于壶底7一侧,最佳为位于把手1下方。所述供电接口7优选采用通用数据线接口,便于利用现有的各种现有的手机等电器的充电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壶盖、壶身和壶底,所述壶身内设有内胆,所述壶身上端开有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为电磁开合壶盖,包括壶盖体、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座以及出水口组成,所述壶盖体侧壁的下端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壶盖体内部中空设有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和安装座,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n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T型磁铁和弹簧,所述T型磁铁倒置且其立柱上端插入所述电磁线圈中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立柱下端;所述T型磁铁的圆盘面外缘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所述T型磁铁可沿弹簧的弹力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环形密封圈脱离或压紧所述壶盖体底部的密封面,将壶口、出水口、内胆连通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壶盖、壶身和壶底,所述壶身内设有内胆,所述壶身上端开有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为电磁开合壶盖,包括壶盖体、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座以及出水口组成,所述壶盖体侧壁的下端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壶盖体内部中空设有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和安装座,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所述电磁吸铁组件包括电磁线圈、T型磁铁和弹簧,所述T型磁铁倒置且其立柱上端插入所述电磁线圈中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立柱下端;所述T型磁铁的圆盘面外缘安装有环形密封圈,所述T型磁铁可沿弹簧的弹力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所述环形密封圈脱离或压紧所述壶盖体底部的密封面,将壶口、出水口、内胆连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和开关按钮,所述把手设于壶身上,所述开关按钮设于把手的上端靠近壶盖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磁开合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还包括凸起部,设于所述壶盖体一侧,所述凸起部底面设有两个第一金属弹性触点,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壶盖体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金属弹性触点接触的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一个第二金属弹性触点与蓄电池连接,另一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佳康,杜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