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内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外套和设于外套内部的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外套与基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石墨烯发热膜间隔设置在外套内,外套再与床垫可拆卸连接,便于取出发热装置,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
本技术涉及家纺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石墨烯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高于单壁碳纳米管(3500W/mK)和多壁碳纳米管(3000W/mK)。当它作为载体时,它的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此外,石墨烯的弹道热导率使单位圆周和长度的碳纳米管的弹道热导率的下限下移。现有厂家利用石墨烯制作出石墨烯发热膜,再将石墨烯发热膜安装在床垫中,但是现有这些带有石墨烯发热膜的床垫产品中,均是采用石墨烯发热膜直接缝制。这种设置方式,因为石墨烯发热膜直接与床垫接触或连接,使得石墨烯发热膜无法取出,所以在石墨烯发热膜损坏后无法更换,只能重新换新的床垫,提高了使用者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该床垫中的加热模块与床垫的基层可拆卸连接,可以更换加热模块,降低使用者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内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外套和设于外套内部的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外套与基层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基层上设有凹槽,所述加热模块设于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凹槽设有多个,按人体形状分布在基层上。进一步,所述外套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和底面层四周连接,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于顶面层和底面层之间的容纳空间内,多个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石墨烯发热膜的一端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进一步,相邻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之间的间距为10cm~20cm。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固定设置在顶面层和底面层之间,石墨烯与底面层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外套的外侧设有魔术贴公贴,所述凹槽内对应魔术贴公贴处设有魔术贴母贴。进一步,床垫内还设有若干填充层。进一步,所述填充层采用具有远红外功能材料制成,床垫外还设有具有远红外功能的面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多个石墨烯发热膜间隔设置在外套内,外套再与床垫可拆卸连接,便于取出石墨烯发热膜,对其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另外,床垫的基层上的凹槽按照人躺在床垫上的形状进行设置,加热模块在安装在凹槽内,这样相比在整个床垫上铺设石墨烯发热膜,更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安装在肩部凹槽内的石墨烯发热膜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基层,2-肩部凹槽,3-背部凹槽,4-腿部凹槽,5-外套,6-开关,7-插头,8-魔术贴公贴,9-石墨烯发热膜,100-加热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3: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包括基层1和设于基层1内的加热模块100,所述加热模块100包括外套5和设于外套5内部的石墨烯发热膜9,外套5与基层1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基层1类似于市场上的席梦思,可以选用市场上的席梦思作为原材进行加工处理。在基层1的上层设置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设置位置按人体形状来设置。此处的人体形状为人躺着床上睡觉的形状,具体可以是肩部、背部以及两条腿所在的位置。该处的基层1的上层是指人躺床上,基层1靠近人的那层。在基层1的上层,设置一条与床垫横向方向平行的肩部凹槽2,且将这肩部凹槽2所在的这端定义为床垫的上方。在肩部凹槽2的下方设置两条与床垫竖向方向平行的背部凹槽3,两条背部凹槽3设置在肩部凹槽2的两侧;此处设置两条背部凹槽3,是考虑到有的人可能会侧着睡,那样的话,不管向左还是向右都会睡在背部凹槽3上,而如果躺着睡的话,两条背部凹槽3内放入加热模块100后,加热模块100会有一定范围的散热区域,两条背部凹槽3的散热范围会将两者之间的区域纳入其中。在背部凹槽3的下方设有呈“八”字形设置的腿部凹槽4。该处所说的下方,是指沿床垫的竖向方向,位于肩部下方。这样相比在整个被子上铺设石墨烯发热膜9,更节省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在肩部凹槽2、背部凹槽3和腿部凹槽4内均放入有加热模块100,加热模块100包括外套5和多块石墨烯发热膜9,所述外套5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和底面层四周连接,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石墨烯发热膜9设于顶面层和底面层之间的容纳空间内,多个所述石墨烯发热膜9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顶面层采用夹丝布层,底面层采用贴合布,贴合布为将两种面料或者更多的是将一种薄膜与面料复合在一起而得到的兼有两者优点的面料,在底面层上采用胶结的方式固定连接石墨烯发热膜9。顶面层与底面层的四周采用缝制的方式将其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安装在肩部凹槽2和背部凹槽3的加热模块100,在外套5内设置有四个石墨烯发热膜9,四个石墨烯发热膜9并排排列,形成与肩部凹槽2和背部凹槽3相适配的长度和厚度,相邻石墨烯发热膜9之间的间距为15cm,这个15cm的设定,是因为石墨烯发热膜9的的热扩散范围大约在5cm~10cm,相邻石墨烯发热膜9的距离为15cm就可以满足整个区域的保温。安装在腿部凹槽4的加热模块100,在外套5内设置有六个石墨烯发热膜9,六个石墨烯发热膜9并排排列,形成与腿部凹槽4相适配的长度和厚度,相邻石墨烯发热膜9之间的间距为15cm。同一加热模块100内的石墨烯发热膜9之间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其中,一个石墨烯发热膜9的一端伸出外套5与控制器的一端相连接,该控制器可以是多档位开关6,开关6的另一端通过电线与插头7相连接,多档位开关6设在床垫外面,电线可通过在床垫上设置供电线通过的条形槽伸出。每个加热模块100都会与多档位开关6电连接,再统一与插头7电连接。当加热模块100通电后,可以通过控制多档位开关6来控制各个加热模块100的开与关。多档位开关6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控制灯光亮度的开关6。在外套5的外侧上设置有魔术贴公贴8,在床垫的凹槽内上设有魔术贴母贴,两者贴合就将加热模块100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内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外套和设于外套内部的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外套与基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层上设有凹槽,所述加热模块设于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和设于基层内的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外套和设于外套内部的多个石墨烯发热膜,外套与基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层上设有凹槽,所述加热模块设于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多个,按人体形状分布在基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发热装置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和底面层四周连接,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设于顶面层和底面层之间的容纳空间内,多个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石墨烯发热膜的一端通过控制器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赛湘,史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长沙市爱晚亭家纺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