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调整座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连杆组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调整座铰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杆组与所述调整座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安装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相互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第一连杆组驱动调整座的上升和下降,同时在所述第二连杆组在第一连杆组的带动和导向部的约束下驱动调整座的翻转,从而实现对调整座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流畅,而且结构紧凑、稳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机构
本技术涉及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具的靠背都具有倾斜度调整功能,特别是沙发。沙发的后背在很多时候都需要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升沙发的舒适性。一些座椅、沙发或者床的靠背可以折叠起来,在使用时又可以升起来,目前都是通过在靠背与座椅本体之间设置翻转机构来实现。现有的翻转调整机构在结构上依然有着进一步简化的空间,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调整机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调整座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连杆组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调整座铰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杆组与所述调整座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安装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相互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二连杆组包括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铰接,所述第三杆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导向部内、且可于所述导向部内移动,所述第三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与第三杆件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三杆件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杆件的两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五杆件,所述第五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铰接,所述第五杆件与第一杆件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杆件的两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还包括限位轴,所述第三杆件与所述第五杆件通过限位轴铰接、且其限位轴装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内、相对所述导向滑槽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导向滑槽为直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五杆件通过限位轴铰接,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约束该限位轴的虚约束。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虚约束为长圆弧形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第四杆件带有弧度,其圆心位于第二杆件所在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调整机构,当调整机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在临近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的最近点处所在的一段均带有弧度、其圆心分别位于其相对应的最近点所在的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调整座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所述第一连杆组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调整座铰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第二连杆组与所述调整座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安装座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与所述第二连杆组相互铰接。本技术由第一连杆组驱动调整座的上升和下降,同时在所述第二连杆组在第一连杆组的带动和导向部的约束下驱动调整座的翻转,从而实现对调整座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流畅,而且结构紧凑、稳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调整机构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调整机构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调整机构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安装座1调整座2连杆组件3第一连杆组31第二连杆组32第一杆件301第二杆件302第三杆件303第四杆件304第五杆件305导向部11导向滑槽111长圆弧形孔12限位轴33驱动连接构件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1、调整座2和连杆组件3,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组31和第二连杆组32,所述第一连杆组31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和调整座2铰接,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导向部11,所述第二连杆组32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安装座1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31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2相互铰接。本技术由第一连杆组31驱动调整座2的上升和下降,同时在所述第二连杆组32在第一连杆组31的带动和导向部11的约束下驱动调整座2的翻转,从而实现对调整座2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流畅,而且结构紧凑、稳定,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组31包括第一杆件301和第二杆件302,所述第二连杆组32包括第三杆件303和第四杆件304,所述第一杆件30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铰接,所述第一杆件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30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所述第三杆件303的一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导向部11内、且可于所述导向部11内移动,所述第三杆件3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30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件30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与第三杆件303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与所述第三杆件303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杆件302的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杆件303的两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3还包括第五杆件305,所述第五杆件3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件30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杆件3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301铰接,所述第五杆件305与第一杆件301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杆件301的两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杆件302、第四杆件304和第五杆件305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当整个机构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所述第二杆件302、第四杆件304和第五杆件305之间会发生接触,阻碍连杆组件3的继续运动,使调整座2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11为导向滑槽111,且所述导向滑槽111采用直滑槽设置。进一步的,本技术的调整机构还包括限位轴33,所述第三杆件303与所述第五杆件305通过限位轴33铰接、且其限位轴33装设于所述导向滑槽111内、相对所述导向滑槽111滑动,以保证机构的流畅运行。本实施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1)、调整座(2)和连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组(31)和第二连杆组(32),所述第一连杆组(31)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和调整座(2)铰接,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导向部(11),所述第二连杆组(32)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安装座(1)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31)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2)相互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座(1)、调整座(2)和连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组(31)和第二连杆组(32),所述第一连杆组(31)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和调整座(2)铰接,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导向部(11),所述第二连杆组(32)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且通过所述导向部(11)与所述安装座(1)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31)与所述第二连杆组(32)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31)包括第一杆件(301)和第二杆件(302),所述第二连杆组(32)包括第三杆件(303)和第四杆件(304),所述第一杆件(30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铰接,所述第一杆件(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件(30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所述第三杆件(303)的一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导向部(11)内、且可于所述导向部(11)内移动,所述第三杆件(3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30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杆件(304)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座(2)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与第三杆件(303)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杆件(302)与所述第三杆件(303)的铰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杆件(302)的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三杆件(303)的两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还包括第五杆件(305),所述第五杆件(30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宝临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