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怀江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55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装置,鱼池具有保温隔热功能,所述鱼池底部呈小于等于15度的缓坡结构,所述鱼池底部设有增氧管,所述鱼池底部还设有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水流呈环形转动的涡流装置,所述鱼池底部中间部位具有污物收集区,所述鱼池底部设有与污物收集区连通的吸污管,在涡流作用下,分散在鱼池底部的污物向中央的污物收集区集中,通过吸污管排放到鱼池外部,所述鱼池可以落地建造,也可漂浮在水面,所述漂浮型鱼池外配有粪污沉淀袋,便于抽运的污物尽量少水浓稠,所述漂浮型鱼池必要时加配净化池,将沉淀袋溢出水净化至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实现高产、低耗、高效和环保的目标高度协调统一,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突出环保性能并可宽幅调控水产养殖环境的大口径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水产养殖池存在以下缺陷;一、现有高密度水产养殖水池,为及时清除池底排泄物以减轻水质恶化程度,往往需要建成较大坡度的锥形池底,从而利用地心引力尽可能使粪污滑落到排污口。但大坡度池底却限制了水池的单体面积,为了保障效果,一般圆池直径限制在3-5米。也有采用向水池内定向灌水,用水流把粪污冲向排污口,但此举能耗、水耗都比较大。二、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及其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适温环境。尤其在繁殖阶段,不同的水温会直接影响其性成熟。为了避免不利的水温环境,过去有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办法,如将育苗场设到广东、海南等地;在亚热带以北尽量不养温水鱼类,或在气温下降时及时或提早捕捞;在亚热带以南不养冷水鱼类等等。也有利用地热、工业余热或电力设施加温或打空调降温,但此举一要占地建设,投资大,能耗也高。三、目前正在推广的流水槽养殖装置,系利用推水机将池底排泄物冲向水槽末端,再用吸污机排到水体外的集污池里。但该装置推水效果受风向的影响较大,且不但能耗较高,还有相当部分的污物被推送到外塘水体中,故在对水质保护有要求的水库里不能应用。因此需要一种可宽幅调控水产养殖环境且又环保、节能的高效养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不同环境的水产养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鱼池,所述鱼池底部呈小于等于15度的缓坡结构,所述鱼池底部设有增氧管,所述鱼池底部还设有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水流呈环形转动的涡流装置,所述鱼池底部中间部位具有污物收集区,所述鱼池底部设有与污物收集区连通的吸污管,在涡流作用下,分散在鱼池底部的污物向中央的污物收集区集中,通过吸污管排放到鱼池外部。所述的涡流装置至少包括一组底盘,所述底盘上均设有若干布满出气孔的管道,还包括与底盘呈锐角设置的导流板,所述管道连接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高压空气从管道的出气孔排出,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推动水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涡流。所述的鱼池面积大于等于18平方米。所述的鱼池上部开口覆盖有保温膜或遮阳网。所述的鱼池落地建造,也可以利用漂浮装置悬浮于水面。所述鱼池的池底和池壁包覆有保温层。还包括用于配合鱼池漂浮在水面中使用的污物沉淀袋,所述污物沉淀袋端部口径大于底部口径,所述污物沉淀袋底部连接有将污物排出的导管。还包括用于净化污物沉淀袋内溢出水的净化池,所述的净化池内种植有浮水植物以及养殖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和贝类。所述的鱼池连接有与池外水体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可根据不同水温需求调节至池外水体不同深度抽取水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实现高产、低耗、高效和环保的目标高度协调统一,并且应用范围广泛。1、本养殖装置不但可用于现有鱼塘改造升级、替代落后的网箱养殖方式,也可在有充足水源和合格电源的条件下,建在山坡或其他荒地上,甚至还可建在对水质保护有一定要求的水库里,咸、淡水养殖均可;2、因为鱼池为相对封闭的空间,且拥有均匀可靠的溶氧条件、可较大力度调控水温,不但可比直线开放的流水槽容纳更高的养殖密度,还可以向两头拉长适养时段(甚至反季节养殖),可以更好地顺应鱼类的生物习性,可以增加更多的适养种类(南鱼北养、北鱼南养),并且生长更快、产量更高;3、由于水源取自无寄生虫、无其他不利浮游生物的深水区,且全程通过及时清污稳定水质,不但可最大限度减少鱼药和改善水质药物的投放成本,也使鱼货更健康、无药残;4、高密度集中养殖和可起浮鱼池,不但便于实施机械化、自动化,也使投喂、监管、分鱼、捕捞等环节显著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以往很艰苦的工种变得轻松;5、由于增氧是在小范围、监控下按需实施,推水所耗的能量又有相当部分在水流循环回流时得以回收利用,故电能利用率能达到最高的程度。6、由于省工、节能、高产且能反季节生产,不但能使生产者在生产成本上拥有竞争优势,且在上市时间选择上有更高的自由度,综合经济效益会更高。7、与现有工厂化或流水槽养殖设施相比,由于投资省、操作便,更有技术门槛低,其环境友好的特性更易得到政府支持,故大有利于普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鱼池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涡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鱼池100,所述鱼池100底部呈锥面a结构,所述鱼池100底部设有增氧管110,所述鱼池100底部还设有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水流呈环形转动的涡流装置200,所述涡流装置200与鱼池100侧壁呈垂直角度设置,所述鱼池100底部中间部位具有污物收集区b,所述鱼池100底部设有与污物收集区b连通的吸污管120,在涡流作用下,分散在鱼池100底部的污物向中央的污物收集区b集中,通过吸污管120排放到鱼池100外部,鱼池100底均衡铺设增氧管110,联通高压气源,在需要升高水体溶氧水平的时段自动或人工控制启动;所述的涡流装置200包括两组底盘210,两组底盘210呈对应设置,所述底盘210上均设有若干布满微型出气孔的管道220,还包括与底盘210呈锐角设置的导流板230,所述管道220连接有高压气管240,输入高压空气后,微孔管220随之散发出无数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向水面上升的过程中,随着水体压力的减少,水泡的体积也不断膨大,同时在导流板230的引导下,将水体向前方推开,水泡在水面破裂后,其空间被下方上涌的水体迅速填充,微孔管220持续发出气泡,能使水体不断地从推水装置的底部被吸入,并在气泡的推动下向前方涌出,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推动鱼池100水体按顺时针方向循环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原来分散在池底各处的粪污集中滑向收集区内,并由吸污管120及时将之吸出池外。若养殖需要模拟流水环境,涡流装置200每天可以工作较长时间,推水力度可通过控制空气压力来调节。所述的鱼池100为圆形结构,其口径为直径,鱼池100直径为10米,该尺寸仅代表本实施例的鱼池100尺寸,其具体尺寸根据需求而设定。所述的鱼池100上部开口覆盖有保温膜或遮阳网,所述鱼池100的池底和池壁包覆有保温层300。通过包裹保温材料,顶上加盖高透光塑料薄膜,能使鱼池100形成一定的保温能力。由于实行及时、较彻底清除粪污,能够用很少量水体交换来保障养殖水体合格达标,因此冬、春季能利用太阳能大棚效应,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温度。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调节鱼池100的养殖水深,更快、更高地提升水温。夏季需要抑制高温和强光时,则改为铺设遮阳网,加上鱼池100本身的隔热性能,能够使鱼池100内外拉开明显的温差。所述的鱼池100落地建造,鱼池100可以落地(含水塘底)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底部呈小于等于15度的缓坡结构,所述鱼池底部设有增氧管,所述鱼池底部还设有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水流呈环形转动的涡流装置,所述鱼池底部中间部位具有污物收集区,所述鱼池底部设有与污物收集区连通的吸污管,在涡流作用下,分散在鱼池底部的污物向中央的污物收集区集中,通过吸污管排放到鱼池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鱼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底部呈小于等于15度的缓坡结构,所述鱼池底部设有增氧管,所述鱼池底部还设有通过高压空气推动水流呈环形转动的涡流装置,所述鱼池底部中间部位具有污物收集区,所述鱼池底部设有与污物收集区连通的吸污管,在涡流作用下,分散在鱼池底部的污物向中央的污物收集区集中,通过吸污管排放到鱼池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装置至少包括一组底盘,所述底盘上均设有若干布满出气孔的管道,还包括与底盘呈锐角设置的导流板,所述管道连接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高压空气从管道的出气孔排出,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推动水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涡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面积大于等于18平方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上部开口覆盖有保温膜或遮阳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怀江
申请(专利权)人:冯怀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