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50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若干弧形顶杆和一薄膜,所述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设置在立柱的上方,所述立柱和弧形顶杆组成棚架,所述薄膜设置在棚架的外侧;还包含两层网,该两层网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双层网,并把薄膜固定设置在两层网之间,从而可以防止薄膜被强风吹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大棚
本技术涉及大棚结构
,特别指一种薄膜大棚。
技术介绍
薄膜大棚广泛运用于植物栽培中,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棚内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在大棚内开展耐旱、耐盐实验,防止下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目前,常用的薄膜大棚由大棚框架和薄膜组成,薄膜包裹安装在大棚框架外,对薄膜的固定大部分是通过在薄膜上面加盖一层网,然后往几个方向各拉一条绳子简单绑在地基桩上。但被系的网受力不均,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未绑的网端会被掀起,进而使薄膜时常会被破坏。此外,当大棚内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光照过强时,目前的薄膜大棚都是直接将大棚顶部的天窗打开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但大棚内的空气并不能完全流通,以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大棚,其可以有效解决沿海大风对薄膜大棚的破坏。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大棚,其通过卷膜机开启大棚两侧通风以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在高温天气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通风降温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若干弧形顶杆和一薄膜,所述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设置在立柱的上方,所述立柱和弧形顶杆组成棚架,所述薄膜设置在棚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层网,该两层网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之间。基于上述设计,首先在棚架的外侧覆盖一层网,并把网的两侧底端固定在地面上,然后覆盖薄膜并固定住,最后再覆盖一层网并固定住。如此设置了双层网,并把薄膜固定设置在两层网之间,从而可以防止薄膜被强风吹坏。进一步,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第一层所述网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钢管穿过第一层所述网的网眼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两端的固定;第二层所述网的两端分别通过另一根钢管穿过第二层所述网的网眼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以实现第二层所述网两端的固定。如此设置可以使这两层网的边缘平均受力,能够更好地固定这两层网。进一步,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两层所述网的一端通过一根钢管同时穿过两层网眼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以实现两层所述网一端的固定;第一层所述网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管穿过网眼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的另一端的固定;第二层所述网的另一端通过再一根钢管穿过网眼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以实现第二层所述网的另一端的固定。如此设置,可以使这两层网的边缘平均受力,能够更好地固定这两层网;并且只需拆下第一层网一端的钢管,就可以拆下第一层,如此便可更换薄膜。进一步,还包含两卷膜机和两卷膜轴,两所述卷膜机分别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大棚的两侧,两所述卷膜轴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大棚的两侧,并与卷膜机连动设置,所述薄膜的两端分别绕设并固定在卷膜轴上。在高温天气时,通过卷膜机开启大棚两侧的薄膜,并调节薄膜下缘的高度,从而使大棚两侧通风,形成空气对流,具有较好的通风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大棚两侧分别设置有离地面高20-30cm的固定薄膜,所述固定薄膜与下放到地面的薄膜下缘重叠,防止薄膜下放时局部不均形成空隙。进一步,预埋件上装有可拆卸螺丝。进一步,在所述弧形顶杆与立柱的衔接处横向安装有横梁,且在所述弧形顶杆的顶部与横梁的中点之间设置一支撑杆。进一步,在所述大棚两侧的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钢条。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大棚的强度,并使大棚的抗风性能更好。进一步,在所述大棚的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棚门。棚门的设计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进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网和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钢管穿过网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管固定在预埋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1、若干弧形顶杆2、一薄膜3、两层网4、若干预埋件5、四根钢管6、两卷膜机7以及两卷膜轴8;立柱1固定在地面上,弧形顶杆2设置在立柱1的上方,弧形顶杆2与立柱1组成棚架;预埋件5均匀设置在大棚的两侧并固定在地面上。该薄膜大棚的薄膜3与网4的安装步骤为:首先在棚架的外侧覆盖一层网4,通过两根钢管6分别穿过该网4两侧底端的网眼41并把这两根钢管6分别固定在地面的预埋件5上,以固定这层网4;然后覆盖薄膜3并先固定住;最后再覆盖一层网4,再通过两根钢管6分别穿过该网4两侧底端的网眼41并把这两根钢管6分别固定在地面的预埋件5上,以固定这层网4。该双层网4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沿海大风对薄膜大棚的破坏;同时网4两端的固定方式可以使网4的边缘平均受力,实现更好地固定网4。为了便于拆下网4上的钢管6,预埋件5上设有可拆卸螺丝。请再参阅图1,为了防止薄膜3下放时局部不均形成空隙而导致漏风,在大棚两侧分别设置有离地面高20-30cm的固定薄膜14,固定薄膜14与下放到地面的薄膜3下缘重叠。请再参阅图1,为了使大棚的强度更大、抗风性能更好,在弧形顶杆2与立柱1的衔接处横向安装有横梁9,弧形顶杆2的顶部与横梁9的中点之间设置一支撑杆10,大棚两侧的立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钢条11。同时为了工作人员进出大棚方便,在大棚的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棚门12。请再参阅图1,大棚的前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架13,两卷膜机7分别以可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3上,两卷膜轴8分别可活动地设置在大棚的两侧,并与卷膜机7连动设置,薄膜3的两端分别绕设并固定在卷膜轴8上。当需要打开大棚两侧的薄膜3时,旋转卷膜机7,带动卷膜轴8向上转动,进而使两侧的薄膜3向上移动,两侧的薄膜3卷在卷膜轴8上,实现大棚两侧通风并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在高温天气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通风降温的效果。当需要把大棚两侧的薄膜3放下时,反向旋转卷膜机7,带动卷膜轴8向下转动,进而使两侧的薄膜3向下移动,从而实现在低温天气时可以对农作物栽培有一定的保温和防风的效果。实施例二:该薄膜大棚结构的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网两端的固定方式上存在区别:本实施例的薄膜大棚的网4两端的固定分别是一端通过一根钢管6同时穿过两层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另一端,第一层网4通过一根钢管6穿过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第二层网4通过另一根钢管6穿过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本实施例的两层网4的一端固定住,只需拆开外网4另一端的钢管6就可以拆下外面的一层网4,如此便可更换薄膜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1)、若干弧形顶杆(2)和一薄膜(3),所述立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2)设置在立柱(1)的上方,所述立柱(1)和弧形顶杆(2)组成棚架,所述薄膜(3)设置在棚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层网(4),该两层网(4)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4)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3)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1)、若干弧形顶杆(2)和一薄膜(3),所述立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2)设置在立柱(1)的上方,所述立柱(1)和弧形顶杆(2)组成棚架,所述薄膜(3)设置在棚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层网(4),该两层网(4)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4)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3)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5);第一层所述网(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钢管(6)穿过第一层所述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4)两端的固定;第二层所述网(4)的两端分别通过另一根钢管(6)穿过第二层所述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二层所述网(4)两端的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5),两层所述网(4)的一端通过一根钢管(6)同时穿过两层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两层所述网(4)一端的固定;第一层所述网(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管(6)穿过网眼(41)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鹭春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