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旭泰专利>正文

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4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7
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与左动力输出齿轮、右动力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三排啮合齿轮;主动齿轮、第三排左齿轮、第二排右齿轮同轴,第三排右齿轮与第一排三齿轮同轴,第二排左齿轮与第一排二齿轮同轴,第一排一齿轮与左动力输出齿轮同轴,第一排四齿轮与右动力输出齿轮同轴;第三排左齿轮与第三排右齿轮相啮合,第二排左齿轮与第二排右齿轮相啮合,第一排一齿轮、第一排二齿轮、第一排三齿轮、第一排四齿轮依次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左直齿、右直齿带动主动齿轮,并设置数排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最终将直线运动的动力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动力,其结构新颖,且相对于曲柄、曲轴连杆结构,传动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输机构,尤其是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直线运动转化为单向循环旋转运动的传动方式一般为曲柄、曲轴连杆结构,此结构相对于齿轮传动,传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传动效率高的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机架、主动齿轮、左动力输出齿轮、右动力输出齿轮,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与左动力输出齿轮、右动力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三排啮合齿轮;主动齿轮、第三排左齿轮、第二排右齿轮同轴,第三排右齿轮与第一排三齿轮同轴,第二排左齿轮与第一排二齿轮同轴,第一排一齿轮与左动力输出齿轮同轴,第一排四齿轮与右动力输出齿轮同轴;第三排左齿轮与第三排右齿轮相啮合,第二排左齿轮与第二排右齿轮相啮合,第一排一齿轮、第一排二齿轮、第一排三齿轮、第一排四齿轮依次啮合;第三排右齿轮与第二排左齿轮的轴心均设有单向轴承,两单向轴承转向相反;第二排右齿轮与第三排左齿轮结构大小相同,第二排左齿轮与第三排右齿轮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排二齿轮与第一排三齿轮结构大小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工作原理是,左直齿、右直齿分别与油缸或气缸输出轴相连,油缸或气缸给左直齿、右直齿提供动力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与此同时,第三排左齿轮驱动第三排右齿轮单向运动,第二排右齿轮驱动第二排左齿轮单向运动,与第三排右齿轮同轴的第一排三齿轮和与第二排左齿轮同轴的第一排二齿轮相啮合并相对运动,第一排二齿轮带动第一排一齿轮及左动力输出齿轮,第一排三齿轮带动第一排四齿轮及右动力输出齿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通过左直齿、右直齿带动主动齿轮,并设置数排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最终将直线运动的动力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动力,其结构新颖,且相对于曲柄、曲轴连杆结构,传动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动原理示意图;1、机架,2、左动力输出齿轮,3、第一排一齿轮,4、第一排二齿轮,5、第二排左齿轮,6、第二排右齿轮,7、第三排左齿轮、8、左直齿,9、主动齿轮,10、右直齿,11、第三排右齿轮,12、第一排三齿轮,13、第一排四齿轮,14、右动力输出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机架1、主动齿轮9、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9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之间设置三排啮合齿轮;主动齿轮9、第三排左齿轮7、第二排右齿轮同轴6,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一排三齿轮12同轴,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一排二齿轮4同轴,第一排一齿轮3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同轴,第一排四齿轮13与右动力输出齿轮14同轴;第三排左齿轮7与第三排右齿轮11相啮合,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二排右齿轮6相啮合,第一排一齿轮3、第一排二齿轮4、第一排三齿轮12、第一排四齿轮13依次啮合;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二排左齿轮5的轴心均设有单向轴承,两单向轴承转向相反;第二排右齿轮6与第三排左齿轮7结构大小相同,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三排右齿轮11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排二齿轮4与第一排三齿轮12结构大小相同。所述部件中,左动力输出齿轮2模数为2、齿数55个;第一排一齿轮3模数为2、齿数15个;第一排二齿轮4模数为2、齿数60个;第二排左齿轮5模数为2、齿数30个;第二排右齿轮6模数为2、齿数30个;第三排左齿轮7模数为2、齿数30;主动齿轮9模数为2、齿数55个;第三排右齿轮11模数为2、齿数30个;第一排三齿轮12模数为2、齿数60个;第一排四齿轮13模数为2、齿数15个;右动力输出齿轮14模数为2、齿数55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机架(1)、主动齿轮(9)、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9)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之间设置三排啮合齿轮;主动齿轮(9)、第三排左齿轮(7)、第二排右齿轮同轴(6),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一排三齿轮(12)同轴,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一排二齿轮(4)同轴,第一排一齿轮(3)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同轴,第一排四齿轮(13)与右动力输出齿轮(14)同轴;第三排左齿轮(7)与第三排右齿轮(11)相啮合,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二排右齿轮(6)相啮合,第一排一齿轮(3)、第一排二齿轮(4)、第一排三齿轮(12)、第一排四齿轮(13)依次啮合;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二排左齿轮(5)的轴心均设有单向轴承,两单向轴承转向相反;第二排右齿轮(6)与第三排左齿轮(7)结构大小相同,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三排右齿轮(11)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排二齿轮(4)与第一排三齿轮(12)结构大小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机架(1)、主动齿轮(9)、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其特征在于:主动齿轮(9)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右动力输出齿轮(14)之间设置三排啮合齿轮;主动齿轮(9)、第三排左齿轮(7)、第二排右齿轮同轴(6),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一排三齿轮(12)同轴,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一排二齿轮(4)同轴,第一排一齿轮(3)与左动力输出齿轮(2)同轴,第一排四齿轮(13)与右动力输出齿轮(14)同轴;第三排左齿轮(7)与第三排右齿轮(11)相啮合,第二排左齿轮(5)与第二排右齿轮(6)相啮合,第一排一齿轮(3)、第一排二齿轮(4)、第一排三齿轮(12)、第一排四齿轮(13)依次啮合;第三排右齿轮(11)与第二排左齿轮(5)的轴心均设有单向轴承,两单向轴承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旭泰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旭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