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7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古城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对条石进行编码;搭建拱圈;对古树进行截枝处理;对古树进行绑扎,将树体垂直吊紧;根据测绘图在古城墙首层条石的表面进行编码,编码完成后,对古城墙条石进行拆除;当将条石拆至古树外露根部的一半时,将古树吊紧,这时拆除古树部分的脚手架,并拆除古树根边相邻的石材,随后挖出古树主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有价值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保护之时,能够保证古树的存活性,并且还能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现有古树通常会因地址变迁或者其他因素进行迁移,但是现有技术对古树迁移过后都很难确保古树能后完全的存活,特别是针对生长在古建筑上的,在迁移时,不仅需要保证古树的存活性,还要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这在现有技术上是无法完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迁移时不仅能够保证古树的存活性,并且还能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的搬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迁移时不仅能够保证古树的存活性,并且还能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的搬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古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进行条石编码;2)搭建拱圈;3)对古树进行绑扎,将树体垂直吊紧;4)根据测绘图对每层条石依次拆除,并在每一层条石拆除之前对每层条石进行编码,当条石拆至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贴合的位置时停止对条石的拆除,而是转为由上至下地清理条石与主根之间的泥土,使得条石与所有古树主根相互接触的部位全部裸露出来;在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接触的部位涂抹带有颜色的颜料,涂抹时使用喷涂或抹涂的形式同时对主根与条石进行间断涂抹形成虚线带,同时涂抹形成的涂痕仅会在条石与主根接触部分的上部留下涂痕,可使在后续进行配对时使条石与主根之间的接触区能更好的还原,同时涂痕为间断式虚线带可是在还原匹配时条石上涂痕与主根上的涂恒更加完美的匹配,从而使条石与主根之间更加完美的进行还原,所述条石上涂料的颜色由高至低依次过渡变化;记录主根与古建筑之间的距离和角度;5)将古树吊紧,这时拆除古树部分的脚手架,并拆除古树根边相邻的石材,随后挖出古树主根;6)将剩余古墙条石全部拆除,在拆除每层条石之前,对条石进行编码,从而完成古树与古墙的拆除;7)在新址将条石按照编码砌体施工,搭建拱圈,然后设置与墙体相对应的限制层;8将拱圈的一侧砌至古树外露根下端,搭设井字架;9)将古树吊入井字架,调整主根与待复建的古建筑之间的角度,按照条石与主根之间的颜料标记位置堆砌和复原条石、并安装金属网框架,使得条石归位与主根相邻的位置不变,依次砌上条石,如此,将外露根的根稍按原样全部压入金属网框架内,随后在墙内填入土壤,再向金属网框内灌入混泥土;10)土壤填入完成后,在古树干3M-3.5M处设立缆风绳,将缆风绳向城墙内面进行拉设;从而完成迁移。为了留取复建资料,步骤1)中,还包括对古墙进行全方位的摄影、摄像,并对各平、立面进行测绘并绘制出测绘图,对古树的位置、外露根的位置进行摄影,并记录古树外露根位置。为了确保拱圈拆除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施工安全安全性,步骤2)中,拱圈中板材厚度大于30mm,采用抓钉连接;拱圈面满铺木板,厚度大于70mm,拱脚支撑采用Φ12cm以上的圆木,立杆距离不大于0.8m,立杆下脚设木垫板。为了保证吊钩有足够的负荷能力,防止黄桷树向大宁河方向倾覆,步骤3)中,用钢丝绳加垫木对古树进行绑扎,并用紧固器扎紧,扎紧后采用手拉葫芦将树体垂直吊紧,挂在工字钢梁上,并对有葫芦挂钩的横杆上采用八字型斜杆进行双向支撑。作为优选,步骤4)中,当条石拆除至拱圈时,对拱支撑进行检查有无松动现象。为了进一步保证古树的完整性,步骤5)中,在挖掘古树主根时,保留古树根部直径4-5米,深度2米;沿外环状开沟向内向下挖掘,从所留根系深度1/2处以下,可逐渐向内部掏挖,切断所留根幅外的所有主侧根后,打碎土台,保留护心土,清除余土;将根截口剪平,用200ppm浓度的APT生根粉与泥浆混合后均匀涂抹在根切口处,包括外露根的根稍部。然后用湿润的谷草将根部包好。为了提高古树的存活性,步骤5)中,将古树挖出后,将其移至新址城墙侧面挖土坑将古树假植。为避免移栽后古树根须改变生长路径破坏搬迁后复原的建筑墙体设置限制层,所述的限制层包括与条石相对应的金属网框架,相邻金属网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框架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限制层;同时为避免在移栽时阻挡步骤4)中条石上涂抹的颜料影响古树栽植,限制层金属网架上涂抹有颜料,所述金属网框架上颜料的颜色与条石上涂抹颜料的颜色相同。步骤9)中,填土可在砌石压根时边砌边填,下部1米以内可填入滤水的材料,上部填入熟土。以上方法一方面,可保证古树尽快恢复,另一方面,墙内土壤肥沃,才能保证成活后的黄桷树新根系逐渐往墙内的土里延伸,而不会破坏城墙。为了保证古树在一定的时期内稳定性,提高搬迁质量,步骤10)中,缆风绳的数量为三根,各缆风绳的绳径不小于20mm,地锚桩设于城墙内,并设3个方向的圆木支撑,支撑夹角120°,地锚桩用砼浇成并置Φ30mm元钢作为拉杆,缆风绳卡于拉杆端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对完整有价值的古树和古墙迁移时,不仅能够保证古树的存活性,并且还能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古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进行条石编码;本实施例中,为了留取复建资料,步骤1)中,还包括对古墙进行全方位的摄影、摄像,并对各平、立面进行测绘并绘制出测绘图,对古树的位置、外露根的位置进行摄影,并记录古树外露根位置,以作复原依据。复原搬迁方案编制依据①大昌古镇古民居群搬迁建筑施工图。②JG130-2001施工规范。③JGJ59—99,JGJ33—2001施工规范。④GB—50203-2002施工规范。⑤《大树移植施工技术规程》。在搬迁前,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并对古树的脚手架要求进行专项搭设,脚手架必须满足古树未脱体时,对它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和垂直负荷能力,满足脚手架操作规程。2)搭建拱圈;为了确保拱圈拆除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施工安全安全性,步骤2)中,拱圈中板材厚度大于30mm,采用抓钉连接;且个数不小于3个,本实施例中,板材个数为4个,拱圈面满铺木板,厚度大于70mm,本实施例中厚度为75mm,拱脚支撑采用Φ12cm以上的圆木,立杆距离不大于0.8m,本实施例中,立杆距离为0.6m,立杆下脚设木垫板,并在开始增加一根,采用硬木锲紧,不得有松动现象,并用横杆连接成为整体。本实施例中,在制造拱圈时,有木工按照实际宽度作出,弧拱木材宜采用枋材。3)对古树进行绑扎,不少于2-3扎,每扎不小于3圈,随后将树体垂直吊紧。为了保证吊钩有足够的负荷能力,防止古树向大宁河方向倾覆,步骤4)中,用钢丝绳加垫木对古树进行绑扎,并用紧固器扎紧,扎紧后采用4个5T手拉葫芦将树体垂直吊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针对古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进行条石编码;/n2)搭建拱圈;/n3)对古树进行绑扎,将树体垂直吊紧;/n4)根据测绘图对每层条石依次拆除,并在每一层条石拆除之前对每层条石进行编码,当条石拆至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贴合的位置时停止对条石的拆除,而是转为由上至下地清理条石与主根之间的泥土,使得条石与所有古树主根相互接触的部位全部裸露出来;在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接触的部位涂抹带有颜色的颜料,涂抹时使用喷涂或抹涂的形式同时对主根与条石进行间断涂抹形成虚线带,所述条石上涂料的颜色由高至低依次过渡变化;记录主根与古建筑之间的距离和角度;/n5)将古树吊紧,这时拆除古树部分的脚手架,并拆除古树根边相邻的石材,随后挖出古树主根;/n6)将剩余古墙条石全部拆除,在拆除每层条石之前,对条石进行编码,从而完成古树与古墙的拆除;/n7)在新址将条石按照编码砌体施工,搭建拱圈,然后设置与墙体相对应的限制层,所述的限制层包括与条石相对应的金属网框架,相邻金属网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框架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限制层,金属网架上涂抹有颜料,所述金属网框架上颜料的颜色与条石上涂抹颜料的颜色相同;/n8)将拱圈的一侧砌至古树外露根下端,搭设井字架;/n9)将古树吊入井字架,调整主根与待复建的古建筑之间的角度,按照条石与主根之间的颜料标记位置堆砌和复原条石、并安装金属网框架,使得条石归位与主根相邻的位置不变,依次砌上条石,如此,将外露根的根稍按原样全部压入金属网框架内,随后在墙内填入土壤,再向金属网框内灌入混泥土/n10)土壤填入完成后,在古树干3M-3.5M处设立缆风绳,将缆风绳向城墙内面进行拉设;从而完成迁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古墙制出测绘图,并在测绘图上进行条石编码;
2)搭建拱圈;
3)对古树进行绑扎,将树体垂直吊紧;
4)根据测绘图对每层条石依次拆除,并在每一层条石拆除之前对每层条石进行编码,当条石拆至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贴合的位置时停止对条石的拆除,而是转为由上至下地清理条石与主根之间的泥土,使得条石与所有古树主根相互接触的部位全部裸露出来;在古树主根与条石相互接触的部位涂抹带有颜色的颜料,涂抹时使用喷涂或抹涂的形式同时对主根与条石进行间断涂抹形成虚线带,所述条石上涂料的颜色由高至低依次过渡变化;记录主根与古建筑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5)将古树吊紧,这时拆除古树部分的脚手架,并拆除古树根边相邻的石材,随后挖出古树主根;
6)将剩余古墙条石全部拆除,在拆除每层条石之前,对条石进行编码,从而完成古树与古墙的拆除;
7)在新址将条石按照编码砌体施工,搭建拱圈,然后设置与墙体相对应的限制层,所述的限制层包括与条石相对应的金属网框架,相邻金属网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网框架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限制层,金属网架上涂抹有颜料,所述金属网框架上颜料的颜色与条石上涂抹颜料的颜色相同;
8)将拱圈的一侧砌至古树外露根下端,搭设井字架;
9)将古树吊入井字架,调整主根与待复建的古建筑之间的角度,按照条石与主根之间的颜料标记位置堆砌和复原条石、并安装金属网框架,使得条石归位与主根相邻的位置不变,依次砌上条石,如此,将外露根的根稍按原样全部压入金属网框架内,随后在墙内填入土壤,再向金属网框内灌入混泥土
10)土壤填入完成后,在古树干3M-3.5M处设立缆风绳,将缆风绳向城墙内面进行拉设;从而完成迁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和寄生乔木共同搬迁并成功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对古墙进行全方位的摄影、摄像,并对各平、立面进行测绘并绘制出测绘图,对古树的位置、外露根的位置进行摄影,并记录古树外露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玉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