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43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申请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包括,50~70wt%环氧树脂、10~20wt%增韧树脂、5~10wt%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3~5wt%阳离子光引发剂、5~20wt%活性稀释剂、0.5~2wt%硅烷偶联剂、0.5~1.5wt%疏水材料、3~5wt‰光敏剂。本申请双重固化胶黏剂,具有光固化和热固化双重固化效果,能够使胶黏剂形成更稳定的网络结构,不但提高了界面粘接效果,而且使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优异的阻水、阻气性能,同时提高了耐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属于胶粘剂
,尤其涉及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以及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固化技术是选择适当波长强度的光源照射胶黏剂,使其吸收光的能量后激活,引发聚合、交联反应,使液态的胶黏剂高速聚合而成固态的一种光加工工艺。与热聚合反应相比,光聚合反应简单便捷,反应迅速高效。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因其具有快速固化、相容性好、强度高、环保等一些显著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电子电器、数字光盘等领域。但是目前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固化只局限于光照的部位,在紫外光照射不到的部位很难进行有效固化且固化深度会有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此外,阳离子光固化应力大、脆性大。光-热双固化技术,利用光固化体系快速定型固化并且达到表干,同时通过热固化使得阴影部分或底层部分固化完全,达到实干,从而提高材料的固化性能,拓宽光固化体系的应用范围。基于此,目前有些阳离子光引发剂同时具备光固化功能及热固化功能,一般在UV配方中使用这类的引发剂就可以达到双重固化的效果。但这类引发剂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如果光固化效果好,则热固化能力很差;如果热固化效果好,则光固化效果很慢。另外,同时添加不同的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的方法,由于阳离子光引发剂一般含有由伴离子和中心离子所构成的有机盐类,不同类型的伴离子之间会发生盐类的离子交换,导致光固化或热固化的功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出现不安定,甚至不反应的情况。另外,由于一般胺类环氧固化剂为碱性,而阳离子固化剂通常会产生超强质子酸,碱性胺类环氧固化剂的加入则会抑制环氧聚合,对光固化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固化胶黏剂深层及阴影区难以固化,固化效果差,且固化后脆性大、耐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在无紫外光条件下,将50~70wt%环氧树脂、10~20wt%增韧树脂、5~10wt%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3~5wt%阳离子光引发剂、5~20wt%活性稀释剂、0.5~2wt%硅烷偶联剂、0.5~1.5wt%疏水材料、3~5wt‰光敏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双重固化胶黏剂,通过光固化和热固化协同的方式,避免光引发剂与环氧固化剂之间的相互破坏作用,使胶黏剂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不但提高了界面粘接效果,而且使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优异的阻水、阻气性能,同时提高了耐温性能。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在无紫外光条件下,将配方量各组分混合形成混合浆料,即得到双重固化胶黏剂,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当应用时,将双重固化胶黏剂沉积在对应载体上,通过紫外光照射,即可使胶黏剂同时发生光固化和热固化,通过双重固化作用,使胶黏剂实现全面彻底的固化,固化效果好且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提到的相关成分的重量不仅仅可以指代各组分的具体含量,也可以表示各组分间重量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相关组分的含量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公开的范围之内。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的质量可以是μg、mg、g、kg等化工领域公知的质量单位。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目的如物质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类似地,第二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以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双重固化胶黏剂,一方面,阳离子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的辐射,发生裂解产生超强质子酸,进攻具有碱性的环氧树脂使其质子化,形成正离子活性中心,引发阳离子间相互交联、开环聚合,实现固化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避免碱性胺类环氧固化剂与阳离子固化剂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碱性胺类环氧固化剂对阳离子光引发剂产生的质子酸的破坏作用,确保阳离子光引发剂对环氧树脂的聚合固化作用。同时,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能够利用阳离子光引发剂受到紫外光辐射引发光固化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无需额外对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施加压力或加热,便能使微胶囊破裂,释放胶囊内部的环氧固化剂。微胶囊内释放的环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快速固化以及后固化,使得胶黏剂深层及阴影区也能够实现稳定的固化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光固化和热固化协同的方式,避免光引发剂与环氧固化剂之间的相互破坏作用,同时通过胶黏剂中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疏水材料等组分的共同作用,使胶黏剂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不但提高了界面粘接效果,而且使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优异的阻水、阻气性能,同时提高了耐温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包括:聚合物胶囊壁和包裹在聚合物胶囊壁内的环氧固化剂芯材。由于环氧固化剂为碱性胺类物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微胶囊形式,将环氧固化剂以芯材的形式包裹在聚合物胶囊壁内,形成环氧固化剂-聚合物胶囊壁的核壳结构,避免碱性胺类环氧固化剂直接与阳离子光引发剂接触,防止碱性胺类环氧固化剂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包括如下原料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固化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包括:聚合物胶囊壁和包裹在所述聚合物胶囊壁内的环氧固化剂芯材;和/或
所述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的粒径为2μm~8μ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固化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固化剂选自:三亚乙四胺、2-甲基咪唑、二亚乙基三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聚合物胶囊壁包括:聚丙烯酸和钛酸四丁酯的聚合物。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重固化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增韧树脂选自:聚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或长链脂肪族缩水甘油醚;和/或
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选自:二芳基碘鎓盐和/或三芳基硫鎓盐;和/或
所述活性稀释剂选自:丙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邻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光敏剂选自:9,10-二丁氧基蒽,1-芘甲醇,3-二萘嵌苯甲醇、3,5-二苯基二噻吩并噻嗪、安息香二甲醚、二苯甲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芘、蒽、噻嗪、硫杂蒽酮、氧杂蒽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KH560和/或KH570;和/或
所述疏水材料选自: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5.一种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算,在无紫外光条件下,将50~70wt%环氧树脂、10~20wt%增韧树脂、5~10wt%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3~5wt%阳离子光引发剂、5~20wt%活性稀释剂、0.5~2wt%硅烷偶联剂、0.5~1.5wt%疏水材料、3~5wt‰光敏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双重固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型环氧固化剂的制备包括步骤:
将环氧固化剂与聚丙烯酸溶解在水中,得到固化剂-PAA水溶液;
将乳化剂和第一油相液体混合,得到乳化剂溶液;
将所述乳化剂溶液与所述固化剂-PAA水溶液混合后,进行第一乳化处理,得到第一乳化液;
将钛酸四丁酯与第二油相液体混合后,与所述第一乳化液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岳风树杨丽芳杨斌翟月勇岳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