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33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设置在井道中,井道内设置有安装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轿厢、钢带、固定机构,其中,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轿厢上;主动轮、导向轮、固定机构分别固定在安装机架上,且位于轿厢的上方;钢带的第一端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钢带依次绕过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导向轮,且钢带的第二端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主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去除了传统电梯传动系统中的对重,节约了电梯井道空间;消除了摩擦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电梯牵引方式是通过钢丝绳或钢带通过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摩擦力从而拉动轿厢上下往复运动,钢丝绳或钢带通过曳引比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配重)。钢丝绳或钢带牵引主要是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的摩擦力使轿厢上下往复运动,长期使用容易磨损钢丝绳与曳引轮,需要注意定期保养、及时更换钢丝绳或钢带。另外,这种电梯牵引方式需要配置对重来降低曳引机的输出转矩及主轴静载,但是,配置对重则需要占用井道空间,这种方式对狭小空间不适用。同时,钢丝绳或钢带在与曳引轮摩擦的过程产生噪音无法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配重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设置在井道中,井道内设置有安装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轿厢、钢带、固定机构,其中,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轿厢上;主动轮、导向轮、固定机构分别固定在安装机架上,且位于轿厢的上方;钢带的第一端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钢带依次绕过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导向轮,且钢带的第二端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主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钢带的第二端头开设有钢带连接孔;主动轮包含可拆卸连接的轮主体和压块;轮主体具有轴部,轴部设有连接空腔,轴部的两端设置有凸缘,轴部上端面为平面,轴部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轴部连接孔;压块的上端面为圆弧面,下端面为平面,压块开设有从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的压块连接孔;压块连接孔、轴部连接孔、钢带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钢带的第二端头压合在压块的下端面与轴部上端面之间,且压块、钢带、轴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压块与轴部连接固定后,主动轮的轴侧面构成圆柱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压块与轴部连接固定后,主动轮的轴侧面构成圆柱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组件的高度小于压块连接孔、轴部连接孔、钢带连接孔三者孔径深度之和。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组件为内六角螺钉组件或销钉组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轴部连接孔的数量为二个,二个轴部连接孔沿轴向分布;钢带连接孔的数量为二个,二个钢带连接孔与二个轴部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压块连接孔的数量为二个,二个压块连接孔与二个轴部连接孔位置一一对应。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轿厢的顶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轿厢的底面。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钢带的第二端头与主动轮固定连接,去除了传统电梯传动系统中的对重,可大大节约电梯井道空间。此外,钢带与主动轮之间为绕卷方式,而不是传统的钢带与曳引轮摩擦作用,可消除该摩擦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主动轮与钢带第二端头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主动轮的中间位置的剖面图(不包含内六角螺栓组件);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主动轮与钢带第二端头安装固定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主动轮转动时绕卷钢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作具体阐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安装在井道中。在井道内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为钢结构支架,用于整个电梯系统的安装固定,在电梯井道内通过设置安装架来安装电梯系统是现有技术的常规做法,本实施例安装架即采用现有的常规安装架结构,对此不再详细阐述,安装架在图1中未示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主动轮1、导向轮2、第一轿厢轮4、第二轿厢轮3、钢带5、轿厢6、固定机构7。第一轿厢轮4、第二轿厢轮3均固定在轿厢6上。第一轿厢轮4和第二轿厢轮3可以是固定在轿厢的顶面的轿厢顶轮,第一轿厢轮4和第二轿厢轮3也可以是固定在轿厢的底面的轿厢底轮,此两种轿厢轮形式都能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形式:第一轿厢轮4和第二轿厢轮3均固定在轿厢的顶面。第一轿厢轮4、第二轿厢轮3与轿厢的连接固定方式,可采用常规的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主动轮1、导向轮2、固定机构7分别固定在安装架上。三者的位置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7位于轿厢6的一侧上方,导向轮2和主动轮1位于轿厢的另一侧上方,且主动轮1的位置高于导向轮2的位置。钢带5的第一端头固定在固定机构7上,如图1所示,钢带5从右至左依次绕过第一轿厢轮4的底部、第二轿厢轮3的底部、导向轮2的侧面,且钢带5的第二端头与主动轮1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轮1包含可拆卸连接的轮主体和压块15。轮主体具有轴部11,轴部11的两端设置有凸缘12。轴部11设有连接空腔13,连接空腔具有键槽部分131。轴部11上端面为平面,轴部上端面向下开设有二个轴部连接孔111,该二个轴部连接孔111沿轴向分布。压块15的上端面为圆弧面,下端面为平面,压块开设有从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的二个压块连接孔151,二个压块连接孔151与二个轴部连接孔111位置一一对应。如图2所示,钢带5的第二端头设置有与轴部上端面尺寸相适配的弯折部分,且开设有二个钢带连接孔51,该二个钢带连接孔与二个轴部连接孔111位置一一对应。钢带5的第二端头压合在压块下端面与轴部上端面之间,且压块15、钢带5、轴部11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连接组件可采用内六角螺钉组件或销钉组件。连接组件的高度小于压块连接孔、轴部连接孔、钢带连接孔三者孔径深度之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4采用内六角螺钉组件(包含内六角螺钉及垫片),相应地,轴部连接孔111、压块连接孔151设置为与之相配合的螺纹孔。如图3所示,压块15与轴部11连接固定后,主动轮1的轴侧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柱面。钢带5与主动轮1的安装固定情况如图4所示,钢带5的第二端头压合在压块下端面与轴部上端面之间,钢带的延长部分位于主动轮1的两个凸缘12形成的钢带槽之间,内六角螺钉组件埋于主动轮1轴侧面之下,不影响钢带轮的绕卷。主动轮1由驱动电机(图中未示)驱动转动,驱动电机接入电梯专用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该电梯专用电气控制系统采用现有技术的电梯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设置在井道中,所述井道内设置有安装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轿厢、钢带、固定机构,/n其中,所述第一轿厢轮、所述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所述轿厢上;/n所述主动轮、所述导向轮、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轿厢的上方;/n所述钢带的第一端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钢带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轿厢轮、所述第二轿厢轮、所述导向轮,且所述钢带的第二端头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n所述主动轮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设置在井道中,所述井道内设置有安装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第一轿厢轮、第二轿厢轮、轿厢、钢带、固定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轿厢轮、所述第二轿厢轮均固定在所述轿厢上;
所述主动轮、所述导向轮、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固定在所述安装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轿厢的上方;
所述钢带的第一端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钢带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轿厢轮、所述第二轿厢轮、所述导向轮,且所述钢带的第二端头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轮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钢带卷绕的电梯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钢带的第二端头开设有钢带连接孔;
所述主动轮包含可拆卸连接的轮主体和压块;
所述轮主体具有轴部,所述轴部设有连接空腔,所述轴部的两端设置有凸缘,轴部上端面为平面,轴部上端面向下开设有轴部连接孔;
所述压块的上端面为圆弧面,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压块开设有从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的压块连接孔;
所述压块连接孔、所述轴部连接孔、所述钢带连接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钢带的第二端头压合在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所述轴部上端面之间,且所述压块、所述钢带、所述轴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康韩丹丹刘靠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法西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