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移载夹具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31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移载夹具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其中自动移载夹具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于机架顶部横梁上的第一导轨,设于第一导轨上的移载装置,使得移载装置沿第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设于该移载装置下方的夹爪组件夹持和移动工件的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制造一种高效的自动移载装置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完成工件整套移载夹取动作,再由机器人将工件转移至下一目的地,整套装置全程无需人员操作,工人只需要在装置遇到异常体位物料无法运行时进行纠正即可,极大降低劳动强度,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及设备自动化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移载夹具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换热器制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效的自动移载夹具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空调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空调生产制造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进行操作、完成自动化改造已然成为行业的发展主题。冷凝器作为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起到交换室内能量的关键作用。冷凝器的制造需要在焊接线上与小弯头焊接之前进行烘干,保证管路内部和翅片间的干燥,而现有的技术中冷凝器烘干后下线采用人工进行搬运,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工人长期在高温干燥环境中劳动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冷凝器烘干后下线采用人工进行搬运导致的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工人长期在高温干燥环境中劳动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工件自动移载夹具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移载夹具,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于机架顶部横梁上的第一导轨,设于第一导轨上的移载装置,使得移载装置沿第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设于该移载装置下方的夹爪组件夹持和移动工件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地,移载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承载板、设于该第一承载板上的电机减速器,驱动装置包括:与电机减速器连接的并驱动移载装置沿第一导轨移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设于第一承载板上的用作驱动夹爪组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机构。进一步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内侧面的齿条,设于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进一步地,夹爪组件包括与第一气缸机构连接的第二机架,横向设于该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导轨以及沿该第二导轨移动的夹爪机构;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夹爪机构夹持和移动工件的夹持气缸机构。优选地,夹爪机构通过设于第二导轨上的滑板沿第二导轨移动。优选地,夹持气缸机构固定在第二机架上,该夹持气缸机构中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滑板连接。优选地,夹爪机构包括独自移动的两个夹爪,夹持气缸机构包括驱动一个夹爪的第二气缸机构和驱动另一个夹爪的第三气缸机构。优选地,第二机架包括与第一气缸机构连接的第二承载板,将第二导轨与该第二承载板连接的连接杆。优选地,第一气缸机构的活塞杆向下与第二机架的第二承载板连接,该第二承载板竖直向上设有穿过第一承载板的导向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移载夹具的工件自动移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夹爪组件抬起,并驱动移载装置移动至烘干机出口处的第一板链线上方;S20:将夹爪组件下沉,再驱动该夹爪组件夹持从烘干机出来的工件;S30:将夹爪组件抬起,并驱动移载装置移动至对齐滚筒线的第二板链线上方,夹爪组件下沉并将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二板链线上;S40:所述工件由第二板链线传输到滚筒线上,最后由工业机器人将工件转移至下一工位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制造一种高效的自动夹取装置及工件自动移载方法完成工件整套移载夹取动作,再由机器人将工件转移至下一目的地,整套装置全程无需人员操作,工人只需要在装置遇到异常体位物料无法运行时进行纠正即可,极大降低劳动强度,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及设备自动化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的移载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的整体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的移载装置的隐去夹爪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的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的移载装置的夹爪组件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机架;2-第一导轨;3-齿条;4-移载装置;41-移载电机;42-减速器;421-齿轮;43-夹爪组件;431-第二承载板;432-第二导轨;433-夹爪;4331-连接板;434-第二气缸机构;435-第三气缸机构;44-第一承载板;45-第一气缸机构;451-导向杆;5-烘干线;6-第一板链线;7-第二板链线;8-滚筒线;9-机器人;10-焊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移载夹具,包括机架1(如图1-2、4所示),该机架1优选为方通机架1,其骨架为铝型材制成。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顶部横梁上的第一导轨2,该第一导轨2优选为设有一对,在该对第一导轨2上设有移载装置4,通过驱动装置使得移载装置4沿第一导轨2移动,以及驱动设于该移动装置下方的夹爪组件43夹持和移动工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移载装置4包括设于第一导轨2上的第一承载板44、设于该第一承载板44上的电机减速器,该电机减速器优选为包括移载电机41和减速器42,该移载电机41优选为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与电机减速器连接并驱动移载装置4沿第一导轨2移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以及设于第一承载板44上的用作驱动夹爪组件43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机构45。齿轮齿条3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横梁内侧面的齿条3,电机减速器中的移载电机41主轴由减速器42减速后,设于减速器4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421与齿条3啮合传动,使得移载装置4沿第一导轨2往复进动。夹爪组件43包括与第一气缸机构45连接的第二机架,横向设于该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导轨432,沿该第二导轨432移动的夹爪机构,上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夹爪机构夹持和移动工件的夹持气缸机构。第二机架还包括与第一气缸机构45连接的第二承载板431,第二导轨432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承载板431连接;夹爪机构通过设于第二导轨432上的滑板沿第二导轨432移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二导轨432设有一对,其方向与第一导轨2的方向平行。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第二导轨432的方向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导轨2的方向垂直,或既不垂直也不平行。第一气缸机构45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44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通过固定在该第一气缸中的气缸活塞中的活塞杆向下穿过第一承载板44,与第二机架上的第二承载板431连接,第一气缸机构45控制第二承载板431带动夹爪组件43沿上述活塞杆提升或下沉;活塞杆的数量优选为一对。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气缸机构45还包括设于第一承载板44上的导向杆451,该导向杆451向下穿过第一承载板44且固定于第二承载板431,并与第一承载板44可活动地连接。导向杆451优选为竖直方向向下穿过第一承载板44,其数量优选为一对。夹持气缸机构固定在第二机架上,固定在该夹持气缸机构中的气缸活塞中的活塞杆与夹爪机构上的连接板4331相连接,活塞杆的数量优选为一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夹爪机构包括独自移动的两个夹爪433,两个夹爪433优选为相互平行的、分别与第二导轨432垂直的平板,向第一导轨2的外侧延伸;夹持气缸机构包括分别驱动两个夹爪433的、固定在第二导轨432上的第二气缸机构434和第三气缸机构435,其中一个夹爪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移载夹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横梁上的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移载装置,使得所述移载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设于该移载装置下方的夹爪组件夹持和移动工件的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移载夹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横梁上的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移载装置,使得所述移载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设于该移载装置下方的夹爪组件夹持和移动工件的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移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承载板、设于该第一承载板上的电机减速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机减速器连接的并驱动所述移载装置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上的用作驱动所述夹爪组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移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横梁内侧面的齿条,设于所述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移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气缸机构连接的第二机架,横向设于该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导轨以及沿该第二导轨移动的夹爪机构;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夹爪机构夹持和移动所述工件的夹持气缸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移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机构通过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滑板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移载夹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铖胡家泉贾玉龙刘爽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