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及折叠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7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包括:立杆;连接板,其设于所述立杆的一侧;上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上部通过第一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上连杆旋转轴铰接;下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下部通过第二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杆旋转轴铰接;锁紧组件,其设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上连杆或所述下连杆;以及,应用上述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的折叠滑板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美观、折叠效率高、折叠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及折叠滑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及折叠滑板车。
技术介绍
便携折叠交通产品的折叠效率和折叠效果是相互矛盾的,要达到理想的折叠效果折叠步骤往往就比较复杂,简单的折叠步骤往往又很难达到理想的折叠效果,大多数情况一个折叠动作只能解决一个维度的折叠,而物体都具有3个维度,所以大多数折叠交通产品要具有较好的折叠效果折叠步骤往往会超过3步,在保障折叠效果的前提下非常难以实现快速折叠。已公开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效折叠电动滑板车(专利申请号:CN201910563644.4)”,提到了上下连杆移位折叠技术,可以一步实现高度和长度的两个维度折叠,但该专利是通过锁紧上下连杆中部某点位置以将上下连杆变成刚性结构的方式锁紧,需要上下连杆都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这使得折叠结构的重量重、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采用更加简单的单连杆锁紧结构替换已公开专利的双连杆锁紧结构,实现一步完成高度和长度两个维度的折叠,在减少锁紧零件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折叠结构的美观度,减轻折叠结构的重量,折叠效率高,折叠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该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的折叠滑板车。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包括:立杆;连接板,其设于所述立杆的一侧;上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上部通过第一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上连杆旋转轴铰接;下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下部通过第二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杆旋转轴铰接;锁紧组件,其设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上连杆或所述下连杆;其中,所述第一立杆旋转轴与所述第二立杆旋转轴的间距大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的间距。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挂钩和脱钩压板,所述限位挂钩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钩部,所述脱钩压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推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上连杆固定轴与所述上连杆铰接,所述钩部设置为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铰接,所述推杆设置为能与所述钩部的开口端接触并能推动所述钩部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分离;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下连杆固定轴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钩部设置为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铰接,所述推杆设置为能与所述钩部的开口端接触并能推动所述钩部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分离。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立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上连杆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沿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的轴向与所述空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块上设有供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穿过的腰孔,所述腰孔沿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的轴向设置,所述腰孔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的直径,所述限位滑块上沿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一端与所述腰孔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限位滑块与外部连通,所述螺孔内设有限位调节顶丝;其中,所述限位滑块能在所述限位调节顶丝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板接触,且接触面的纵截面的上部为向所述上连杆旋转轴方向弯折的弧面。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上连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所述下连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上连杆、第一下连杆和第一锁紧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上连杆、第二下连杆和第二锁紧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一上连杆和所述第二上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立杆旋转轴与所述立杆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上连杆和所述第二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上连杆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两侧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杆和所述第二下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立杆旋转轴与所述立杆的下部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杆和所述第二下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下连杆旋转轴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两侧铰接,且所述第一上连杆和所述第一下连杆分别位于两个平行的竖直面内;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设于相应的第一上连杆与第一下连杆或第二上连杆与第二下连杆之间,且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脱钩压板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脱钩压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或所述上连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设有踩踏板,且所述踩踏板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杆固定轴或所述下连杆固定轴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上连杆或所述下连杆连接的压缩弹簧。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限位滑块的表面和所述空腔的内壁两者之一设有滑槽,两者之另一设有滑轨,所述限位滑块经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配合与所述空腔滑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直线部、第二直线部和设于两者之间的弧线部,且所述上连杆的弧线部的弧度大于所述下连杆的弧线部的弧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滑板车,包括车把、连接杆、前轮组件、踏板、后轮组件和上述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中,所述车把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前轮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端与所述踏板的前端连接,所述踏板的后端与所述后轮组件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折叠滑板车,所述立杆的上部设有挂钩,所述后轮组件的挡泥板的顶部设有挂钩孔,所述挂钩在折叠结构呈折叠状态时能与所述挂钩孔连接。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采用更加简单的单连杆锁紧结构替换已公开专利的双连杆锁紧结构,实现一步完成高度和长度两个维度的折叠,在减少锁紧零件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折叠结构的美观度,折叠效率高,折叠效果好。第二、与已公开专利的锁紧方式对比,本专利技术在结构强度上有显著提高,已公开专利通过锁紧上下连杆中部某点位置以将上下连杆变成刚性结构的方式锁紧,需要上下连杆都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势必会增加折叠结构的重量与体积,而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方式只锁止上下连杆中的一个连杆的转动位置,对另一个连杆不进行约束,这样只需要被锁止的连杆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另一个连杆不需要较大的结构强度,在同等条件下结构更加轻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杆;/n连接板,其设于所述立杆的一侧;/n上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上部通过第一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上连杆旋转轴铰接;/n下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下部通过第二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杆旋转轴铰接;/n锁紧组件,其设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上连杆或所述下连杆;/n其中,所述第一立杆旋转轴与所述第二立杆旋转轴的间距大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杆;
连接板,其设于所述立杆的一侧;
上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上部通过第一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部通过上连杆旋转轴铰接;
下连杆,其设于所述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下部通过第二立杆旋转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部通过下连杆旋转轴铰接;
锁紧组件,其设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锁紧所述上连杆或所述下连杆;
其中,所述第一立杆旋转轴与所述第二立杆旋转轴的间距大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挂钩和脱钩压板,所述限位挂钩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和钩部,所述脱钩压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推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上连杆固定轴与所述上连杆铰接,所述钩部设置为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铰接,所述推杆设置为能与所述钩部的开口端接触并能推动所述钩部与所述下连杆旋转轴分离;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下连杆固定轴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钩部设置为在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卡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铰接,所述推杆设置为能与所述钩部的开口端接触并能推动所述钩部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立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上连杆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空腔内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沿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的轴向与所述空腔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块上设有供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穿过的腰孔,所述腰孔沿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的轴向设置,所述腰孔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连杆旋转轴的直径,所述限位滑块上沿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一端与所述腰孔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限位滑块与外部连通,所述螺孔内设有限位调节顶丝;其中,所述限位滑块能在所述限位调节顶丝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板接触,且接触面的纵截面的上部为向所述上连杆旋转轴方向弯折的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连杆高效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湘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健行天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