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0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包括一射咀中座和一设置于射咀中座外侧且与其同向布置的动力组件,其中:射咀中座上沿其轴向开设一注胶流道,沿其径向开设一与注胶流道连通的封胶腔,且封胶腔内活动设置一封胶阀芯;封胶阀芯的底端连接动力组件,其顶端以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通或阻断注胶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采用杠杆推动封胶阀芯来阻断流道内熔融的塑料流动,从而解决注塑机溶胶时因易往外溢胶的问题,既能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稳定性,也能明显加快生产周期,使注塑机能一边溶胶一边进行开模、顶出、合模等其他动作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截流同步封胶射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射咀,尤其涉及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
技术介绍
注塑制品在各行各业里面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在创新提高,在提高制品品质的同时也要相应的降低生产成本。注塑成型作为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方法,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对各种塑料的加工适应性强,能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注塑制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航空、交通、电气、机械、建筑、农业、文教等各个领域。目前的注塑成型工艺一般采用注塑机进行,但注塑机在溶胶过程中,因背压与螺杆后退时阻力的原因存在射咀处容易发生向外溢胶的现象,降低了注塑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且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注塑机基本都是融完胶后再开摸的注塑方式,同时溶胶时间偏长又导致了注塑周期偏慢的问题。而如果能够开合模或气态动作能与溶胶动作同时进行将会大大减少成型周期,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得到品质更换的产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在溶胶时因易往外溢胶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稳定性,又能明显加快生产周期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包括一射咀中座和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外侧且与其同向布置的动力组件,其中:所述射咀中座上沿其轴向开设一注胶流道,沿其径向开设一与所述注胶流道连通的封胶腔,且所述封胶腔内活动设置一封胶阀芯;所述封胶阀芯的底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其顶端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通或阻断所述注胶流道。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注胶流道的内壁嵌设一与所述封胶阀芯的顶端相配合的封胶堵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注胶流道包括近端段、中间段和远端段,其中:所述近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段的直径,所述远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段的直径,且所述中间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中间段呈平滑过渡。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封胶腔的顶端嵌设有一阀套,底端螺纹设有一压紧螺母,所述封胶阀芯可滑动地限位装配在所述阀套和压紧螺母内。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一Y型杠杆,所述Y型杠杆一侧的顶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上,另一侧的顶端与所述封胶阀芯的底端相抵接;和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杆与所述Y型杠杆的底端铰接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远端的射咀连接法兰;和一设置于所述射咀连接法兰远端的射咀。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射咀连接法兰和所述射咀中座远端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一加热圈。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近端的料管连接体;和一连接所述射咀中座和所述料管连接体的中座连接体。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所述射咀中座的近端和所述中座连接体的外周壁上套设有第二加热圈。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还包括:一通过压紧螺母压紧装配于所述中座连接体上的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采用杠杆推动封胶阀芯来阻断流道内熔融的塑料流动,从而解决注塑机溶胶时因易往外溢胶的问题,既能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稳定性,也能明显加快生产周期;(2)封胶阀芯通过压紧螺母限位装配在阀套内,并在杠杆受外力的作用下相对阀套和封胶堵头往复移动,且封胶阀芯与阀套或封胶堵头长期使用磨损后可再次磨配或单独更换,更换简单、方便,设备维护成本低;(3)在射咀中座的两端装配两个加热圈,并在射咀和射咀中座上设两根感温探头,保证整套封胶射咀的温度更加均匀与稳定;(4)该截流同步封胶射咀上的射咀和封胶阀芯的长度尺寸以及注胶流量的大小,可根据不同吨位注塑成型机前模板中孔的尺寸来设计长度及大小,该封胶射咀结构不仅可以在卧式注塑成型机上使用,也可在立式注塑成型机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射咀连接法兰,2-射咀中座,3-料管连接体,4-中座连接体,5-注胶流道,6-封胶腔,7-阀套,8-压紧螺母,9-封胶阀芯,10-封胶堵头,11-Y型杠杆,12-伸缩杆,13-驱动机构,14-固定法兰,15-第一加热圈,16-第二加热圈,17-压紧螺母,18-感温探头,19-定位销,20-固定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处于即将完全关闭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注胶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此时注塑机可进行溶胶、开模、顶出等其他动作;而图2为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此时注塑机可进行注射,回抽动作。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包括一射咀、射咀连接法兰1、一射咀中座2、一料管连接体3和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2外侧且与其同向布置的动力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以靠近注塑模具的一端为远端,以远离注塑模具的一端的近端。相比目前市场上基本都是融完胶后再开摸的注塑机,该封胶射咀取消了溶胶冷却时间并同时解决了因溶胶时间偏长而导致的生产周期偏慢的问题。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射咀中座2上沿其轴向方向上开设一注胶流道5,所述注胶流道5的近端与所述料管连接体3的内孔连通,远端与所述射咀连接法兰1的内孔连通;并沿所述注胶流道5径向方向上开设一与所述注胶流道5连通的封胶腔6,所述封胶腔6垂直于该注胶流道5布置,且所述封胶腔6内活动设置一封胶阀芯9;所述封胶阀芯9的底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其顶端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通或阻断所述注胶流道5。采用动力组件推动封胶阀芯9来阻断注胶流道5内熔融的塑料流动,从而解决注塑机溶胶时因易往外溢胶的问题,既能提高产品品质提高生产稳定性,也能明显加快生产周期,使注塑机能一边溶胶一边进行开模、顶出、合模等其他动作同时进行。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为有效提高封胶效果,将所述封胶腔6相对所述注胶流道5呈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封胶阀芯9顶端偏向于所述注胶流道5的远端方向倾斜,所述封胶阀芯9相对所述注胶流道5的倾斜角度为75-90°,优选地,所述封胶阀芯9相对所述注胶流道5的倾斜角度为80°。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为保证所述封胶阀芯9能够完全阻断所述注胶流道5内的溶胶流动,在所述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射咀中座(2)和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2)外侧且与其同向布置的动力组件,其中:/n所述射咀中座(2)上沿其轴向开设一注胶流道(5),沿其径向开设一与所述注胶流道(5)连通的封胶腔(6),且所述封胶腔(6)内活动设置一封胶阀芯(9);/n所述封胶阀芯(9)的底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其顶端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通或阻断所述注胶流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射咀中座(2)和一设置于所述射咀中座(2)外侧且与其同向布置的动力组件,其中:
所述射咀中座(2)上沿其轴向开设一注胶流道(5),沿其径向开设一与所述注胶流道(5)连通的封胶腔(6),且所述封胶腔(6)内活动设置一封胶阀芯(9);
所述封胶阀芯(9)的底端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其顶端以在所述动力组件的驱动下连通或阻断所述注胶流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流道(5)的内壁嵌设一与所述封胶阀芯(9)的顶端相配合的封胶堵头(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流道(5)包括近端段、中间段和远端段,其中:
所述近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段的直径,所述远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段的直径,且所述中间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近端段和所述中间段呈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腔(6)的顶端嵌设有一阀套(7),底端螺纹设有一压紧螺母(8),所述封胶阀芯(9)可滑动地限位装配在所述阀套(7)和压紧螺母(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同步封胶射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一Y型杠杆(11),所述Y型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平肖加云肖锐
申请(专利权)人:积康螺杆制造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