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1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弹性支承块的制作技术,涉及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的制作,具体为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先对预制模具进行改造,然后制作顶模拆除工装、底模拆除工装,然后注浆、蒸养,吊装、拆顶模,顶模自动翻转,最后拆底模。对预制模具进行改造以及制作顶模拆除工装和低模拆除工装时操作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较低;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系统拆除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时,一次起吊能完成多个支承块的拆除,省力并节省时间,效率极高,从而缩短了整个制作弹性支承块的时间,避免了在制作弹性支承块时经常出现预制模具无法周转的情况,进一步加快了工程进度,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弹性支承块的制作技术,涉及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的制作,具体为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弹性支承块是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隧道内的铁路,主要起接连和支承作用。它是由厂制的预埋铁座式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套在内设橡胶垫板的橡胶套靴组成支承块。目前制作弹性支承块的预制模具由上半部分的顶模和下半部分的底模组成。目前制作弹性支承块时,待弹性支承块在预制模具中凝固变硬之后,只能人工进行拆模,而且依次只能拆一个弹性支承块,拆顶模时撬开顶面,没有着力点,难以将顶模移开,拆下顶模还需要人工再翻面,十分耗费体力;拆除底模则需要依靠预埋件将其整块提起,而预埋件体积小,人工单靠提拿预埋件提起弹性支承块的难度也较大,导致拆模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拆除预制模具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导致整个制作弹性支承块的过程耗时延长,而且经常出现预制模具无法周转的情况,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制作弹性支承块的过程中,传统人工拆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对预制模具进行改造:在制备弹性支承块的预制模具的顶模上表面焊接使顶模重心上移的配重件,在预制模具的顶模前后两侧的中间分别焊接吊杆;步骤二:制作顶模拆除工装:顶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一支撑顶架,第一支撑顶架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吊钩,相邻对吊钩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顶架顶架上还焊接有数个第一吊耳;步骤三:制作底模拆除工装:底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二支撑顶架,第二支撑顶架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链条,相邻对链条之间间隔设置,位置前后对应的每对链条的末端均焊接有与弹性支承块的预埋件相适配的卡具,第二支撑顶架上还焊接有第二吊耳;步骤四:对预制模具进行注浆、蒸养,待预制模具中弹性支承块成型硬化后,开始拆顶模:使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一吊耳将步骤二中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起,同时在每一对吊钩上均通过吊杆吊起弹性支承块,此时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不需要离开地面,使用脱模撬杠插入预制模具的撬孔,撬开顶模,顶模与弹性支承块分开,继续缓慢起吊顶模,顶模拆除完成;预制模具的顶模由于增加了配重件,故在继续起吊的过程中,顶模实现自动翻转;步骤五:进行底模拆除:利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二吊耳吊起步骤三中的底模拆除工装,将底模拆除工装的多个卡具分别卡在多个弹性支承块上的预埋件中,此时向上拉紧弹性支承块,用锤子同时从底模的前后、左右两边轻轻敲击底模的侧面边缘,底模与弹性支承块松开,继续向上提升底模拆除工装,弹性支承块随底模拆除工装升起,底模拆除完毕;步骤六:将步骤四中的顶模保持内部朝上落地,在顶模内部喷涂脱模剂后再安装预埋件,然后将顶模和底模重新组装,然后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六,进行下一轮弹性支承块的制作。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能够同一时间完成多件弹性支承块的拆除,而且拆除过程十分省力,又节省时间。其中利用配重件使得顶模的重心上移,在起吊顶模的过程中,顶模就能自动翻转,省去了人工翻模的工序,这一构思十分巧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容易掌握,而且对预制模具进行改造以及制作顶模拆除工装和低模拆除工装时操作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较低;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拆除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时,一次起吊能完成多个支承块的拆除,十分省力,并节省时间,效率极高,从而缩短了整个制作弹性支承块的时间,避免了在制作弹性支承块时经常出现预制模具无法周转的情况,进一步加快了工程进度,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顶模拆除工装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顶模拆除工装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顶模拆除工装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模拆除工装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模拆除工装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模拆除工装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装预制模具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装预制模具的顶盖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模拆除工装拆底模时吊装预埋件的示意图。图中:1-预制模具;2-配重件;3-吊杆;4-第一支撑顶架;5-吊钩;6-第一吊耳;7-第二支撑顶架;8-链条;9-卡具;10-第二吊耳。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0,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对预制模具1进行改造:在制备弹性支承块的预制模具1的顶模上表面焊接使顶模重心上移的配重件2,在预制模具1的顶模前后两侧的中间分别焊接吊杆3;其中预制模具1的顶模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步骤二:制作顶模拆除工装:顶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一支撑顶架4,第一支撑顶架4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吊钩5,相邻对吊钩5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顶架4顶架上还焊接有数个第一吊耳6;具体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步骤三:制作底模拆除工装:底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二支撑顶架7,第二支撑顶架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链条8,相邻对链条8之间间隔设置,位置前后对应的每对链条8的末端均焊接有与弹性支承块的预埋件相适配的卡具9,第二支撑顶架7上还焊接有第二吊耳10;具体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步骤四:对预制模具1进行注浆、蒸养,待预制模具1中弹性支承块成型硬化后,开始拆顶模:使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一吊耳6将步骤二中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起,同时在每一对吊钩5上均通过吊杆3吊起弹性支承块,此时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不需要离开地面,使用脱模撬杠插入预制模具1的撬孔,撬开顶模,顶模与弹性支承块分开,继续缓慢起吊顶模,顶模拆除完成;预制模具1的顶模由于增加了配重件2,故在继续起吊的过程中,顶模实现自动翻转;如图8和图9所示;步骤五:进行底模拆除:利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二吊耳10吊起步骤三中的底模拆除工装,将底模拆除工装的多个卡具9分别卡在多个弹性支承块上的预埋件中,此时向上拉紧弹性支承块,用锤子同时从底模的前后、左右两边轻轻敲击底模的侧面边缘,底模与弹性支承块松开,继续向上提升底模拆除工装,弹性支承块随底模拆除工装升起,底模拆除完毕;如图10所示;步骤六:将步骤四中的顶模保持内部朝上落地,在顶模内部喷涂脱模剂后再安装预埋件,然后将顶模和底模重新组装,然后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六,进行下一轮弹性支承块的制作。进一步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步骤二中顶模拆除工装的第一支撑顶架4是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目字形结构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先对预制模具(1)进行改造:在制备弹性支承块的预制模具(1)的顶模上表面焊接使顶模重心上移的配重件(2),在预制模具(1)的顶模前后两侧的中间分别焊接吊杆(3);/n步骤二:制作顶模拆除工装:顶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一支撑顶架(4),第一支撑顶架(4)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吊钩(5),相邻对吊钩(5)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顶架(4)顶架上还焊接有数个第一吊耳(6);/n步骤三:制作底模拆除工装:底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二支撑顶架(7),第二支撑顶架(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链条(8),相邻对链条(8)之间间隔设置,位置前后对应的每对链条(8)的末端均焊接有与弹性支承块的预埋件相适配的卡具(9),第二支撑顶架(7)上还焊接有第二吊耳(10);/n步骤四:对预制模具(1)进行注浆、蒸养,待预制模具(1)中弹性支承块成型硬化后,开始拆顶模:使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一吊耳(6)将步骤二中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起,同时在每一对吊钩(5)上均通过吊杆(3)吊起弹性支承块,此时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不需要离开地面,使用脱模撬杠插入预制模具(1)的撬孔,撬开顶模,顶模与弹性支承块分开,继续缓慢起吊顶模,顶模拆除完成;预制模具(1)的顶模由于增加了配重件(2),故在继续起吊的过程中,顶模实现自动翻转;/n步骤五:进行底模拆除:利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二吊耳(10)吊起步骤三中的底模拆除工装,将底模拆除工装的多个卡具(9)分别卡在多个弹性支承块上的预埋件中,此时向上拉紧弹性支承块,用锤子同时从底模的前后、左右两边轻轻敲击底模的侧面边缘,底模与弹性支承块松开,继续向上提升底模拆除工装,弹性支承块随底模拆除工装升起,底模拆除完毕;/n步骤六:将步骤四中的顶模保持内部朝上落地,在顶模内部喷涂脱模剂后再安装预埋件,然后将顶模和底模重新组装,然后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六,进行下一轮弹性支承块的制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脱膜的弹性支承块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对预制模具(1)进行改造:在制备弹性支承块的预制模具(1)的顶模上表面焊接使顶模重心上移的配重件(2),在预制模具(1)的顶模前后两侧的中间分别焊接吊杆(3);
步骤二:制作顶模拆除工装:顶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一支撑顶架(4),第一支撑顶架(4)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吊钩(5),相邻对吊钩(5)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顶架(4)顶架上还焊接有数个第一吊耳(6);
步骤三:制作底模拆除工装:底模拆除工装包括第二支撑顶架(7),第二支撑顶架(7)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置对应的数对链条(8),相邻对链条(8)之间间隔设置,位置前后对应的每对链条(8)的末端均焊接有与弹性支承块的预埋件相适配的卡具(9),第二支撑顶架(7)上还焊接有第二吊耳(10);
步骤四:对预制模具(1)进行注浆、蒸养,待预制模具(1)中弹性支承块成型硬化后,开始拆顶模:使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一吊耳(6)将步骤二中的顶模拆除工装吊起,同时在每一对吊钩(5)上均通过吊杆(3)吊起弹性支承块,此时未拆模的弹性支承块不需要离开地面,使用脱模撬杠插入预制模具(1)的撬孔,撬开顶模,顶模与弹性支承块分开,继续缓慢起吊顶模,顶模拆除完成;预制模具(1)的顶模由于增加了配重件(2),故在继续起吊的过程中,顶模实现自动翻转;
步骤五:进行底模拆除:利用叉车及吊索通过第二吊耳(10)吊起步骤三中的底模拆除工装,将底模拆除工装的多个卡具(9)分别卡在多个弹性支承块上的预埋件中,此时向上拉紧弹性支承块,用锤子同时从底模的前后、左右两边轻轻敲击底模的侧面边缘,底模与弹性支承块松开,继续向上提升底模拆除工装,弹性支承块随底模拆除工装升起,底模拆除完毕;
步骤六:将步骤四中的顶模保持内部朝上落地,在顶模内部喷涂脱模剂后再安装预埋件,然后将顶模和底模重新组装,然后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六,进行下一轮弹性支承块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宏张超兵韩士桥郝利斌刘艳龙高山霍志刚杨培勇马占洲张凯张鑫鑫王东岩杜艳兵吕亮李玉平王晓芳贾美玲张佳琪李季王佳宁赵新平郭峰郭伟宏魏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