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辊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10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属于连铸辊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辊体及其两端配合安装的轴承座,轴承座内部与辊体的内部水道之间配合设置有旋转接头,轴承座的外壁中心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旋转接头端部的连接件中心对应也开设有与该螺纹孔相对的螺栓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配合依次穿过轴承座上的螺纹孔和旋转接头上的螺栓孔,从而将旋转接头一体连接在轴承座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连铸辊体系统中旋转接头容易渗水、更换频繁的不足,可以显著提高连铸辊两端轴承座与旋转接头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旋转接头漏水,从而有效延长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益,保障连铸辊体系统整体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辊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辊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辊体系统。
技术介绍
连铸辊是目前行业内广泛应用的辊体结构,连铸辊两端均配合安装有轴承座,实际使用时,连铸辊内需要通入冷却水来降低辊体温度,因此在辊体的两端轴承座内均设置有一个旋转接头,冷却水经旋转接头后进入辊体水道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旋转接头与轴承座之间通过两片石墨片搭接接触连接,并将轴承座与辊体装配固定。经实践长期验证,旋转接头损耗极快,平均十几天左右即需要更换新旋转接头,否则即容易出现漏水渗水故障,且整体辊体对于保压压力的要求维持在4公斤以下,保压压力一旦提高即容易出现漏水情况,且容易导致石墨片破碎,而较低的保压压力又难以保障接头的密封性能,因此导致目前旋转接头的应用中密封性能较差,且损耗过度,更换频繁,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680753,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连铸辊,该申请案中的连铸辊包括第一分节辊、第二分节辊和芯轴,在芯轴两端安装有旋转接头和传动联轴器,在第一分节辊和第二分节辊之间设有中间轴承座且中间轴承座通过轴承安装在芯轴上,在芯轴两端通过轴承设有左支撑轴承座和右支撑轴承座,在左支撑轴承座和右支撑轴承座的外侧部安装有端盖二并在两侧均安装有定距环二,位于内侧的定距环二一端抵靠在轴承上,另一端抵靠在相对应的分节辊上,安装在右支撑轴承座上的端盖二与轴承之间安装有定距环三,安装在左支撑轴承座上的端盖二与轴承之间有尺寸间隔。该申请案旨在解决现有的连铸辊中的分节辊不方便安装、稳定性差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4232659,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连铸机自由辊旋转接头支座,该申请案的连铸机自由辊旋转接头支座,其连铸机框架,连铸机框架上设置有自由辊,连铸机框架上设置有对自由辊支撑的轴承座,自由辊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接头,连铸机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旋转接头支座,第一旋转接头支座上开设有盖板安装口,盖板安装口内安装有盖板旋转接头固定连接在盖板上。该申请案旋转接头支座由第一旋转接头支座和盖板组合而成,在对旋转接头进行更换和维修时,只需拆下盖板对旋转接头进行更换,有效缩短了维护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综上,以上申请案涉及对连铸辊自身辊体结构或其附属结构的技术优化,但对于目前存在的旋转接头容易渗水、更换频繁的问题并无过多助益,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连铸辊体系统中旋转接头容易渗水、更换频繁的不足,拟提供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连铸辊两端轴承座与旋转接头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避免旋转接头漏水,从而有效延长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益,保障连铸辊体系统整体使用性能。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包括辊体及其两端配合安装的轴承座,轴承座内部与辊体的内部水道之间配合设置有旋转接头,轴承座的外壁中心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旋转接头端部的连接件中心对应也开设有与该螺纹孔相对的螺栓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配合依次穿过轴承座上的螺纹孔和旋转接头上的螺栓孔,从而将旋转接头一体连接在轴承座内侧。更进一步地,轴承座的侧壁面内开设有冷却水道三,旋转接头的连接件侧壁面对应开设有与冷却水道三相通的侧壁水道,该侧壁水道最终与旋转接头内部的波纹管内腔相通。更进一步地,辊体的端部与对应的轴承座之间配合有滚珠轴承,轴承座的侧壁内环绕滚珠轴承开设有冷却水道一,冷却水道一的出口处连通有冷却水道二,冷却水道二的端部连通有冷却水道三,冷却水道三的延伸方向与螺纹孔的方向相垂直,冷却水道三的端部直通连接件侧壁面的侧壁水道,连接件的侧壁水道与波纹管方向相垂直。更进一步地,连接件端部外壁上环绕螺栓孔开设有一圈凹槽,该凹槽内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嵌于该凹槽中并超出凹槽表面;轴承座内壁环绕螺纹孔的位置对应开设有同样的凹槽,密封圈对应锁紧在两侧凹槽中。更进一步地,旋转接头内部的连接件位于波纹管端部,连接件的一端正对轴承座的螺纹孔,螺栓孔即开设于该端部上;连接件的另一端内开设有与波纹管内腔相通的中部水道,连接件的侧壁水道即与该中部水道垂直相通,该侧壁水道的进口端即与轴承座内的冷却水道三端部相通,连接件的中部水道与螺栓孔不连通。更进一步地,轴承座内部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旋转接头和辊体的装配腔,装配腔与螺纹孔相通;轴承座与辊体端部之间配合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径向轴封,其中后侧的径向轴封上下还配合安装有距离隔环。更进一步地,轴承座与辊体端部相对的位置,顶部还分别开设有配合腔和嵌槽,配合腔与辊体上对应设置的配合凸块相卡嵌配合,嵌槽位于辊体的配合凸块下方,且嵌槽内安装有层流环。更进一步地,轴承座的外壁上还开设有油道,该油道延伸至与轴承座内部的装配腔相通。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取消传统的轴承座和旋转接头端部配合的石墨片形式,采用紧固螺栓将旋转接头一体连接在轴承座内侧,有效克服了旋转接头的容易渗水问题,旋转接头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9个月左右,更换频率大幅度降低,且由于采用螺栓紧固一体式结构,保压压力可以高达9公斤左右,进一步保证了安装配合密封性;提高了生产效益,保障连铸辊体系统整体使用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连接件和轴承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通过紧固螺栓将旋转接头与轴承座锁紧时,即不断将密封圈挤压锁紧,增大密封压力,充分保证旋转接头与轴承座的密封性。(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取消传统的直通形水道方式,轴承座和旋转接头均在侧壁面开设水道,保障了轴承座和旋转接头的一体式螺纹连接安装,充分提高轴承座和旋转接头的连接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轴承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E-E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轴承座;101、装配腔;102、螺纹孔;103、斜坡面;104、冷却水道一;105、配合腔;106、嵌槽;107、油道;108、冷却水道二;109、冷却水道三;110、滚珠轴承;111、径向轴封;112、层流环;113、距离隔环;200、旋转接头;201、波纹管;202、连接件;300、辊体;301、内部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300)及其两端配合安装的轴承座(100),轴承座(100)内部与辊体(300)的内部水道(301)之间配合设置有旋转接头(200),轴承座(100)的外壁中心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102),旋转接头(200)端部的连接件(202)中心对应也开设有与该螺纹孔(102)相对的螺栓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配合依次穿过轴承座(100)上的螺纹孔(102)和旋转接头(200)上的螺栓孔,从而将旋转接头(200)一体连接在轴承座(100)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辊体(300)及其两端配合安装的轴承座(100),轴承座(100)内部与辊体(300)的内部水道(301)之间配合设置有旋转接头(200),轴承座(100)的外壁中心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102),旋转接头(200)端部的连接件(202)中心对应也开设有与该螺纹孔(102)相对的螺栓孔,紧固螺栓通过螺纹配合依次穿过轴承座(100)上的螺纹孔(102)和旋转接头(200)上的螺栓孔,从而将旋转接头(200)一体连接在轴承座(100)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00)的侧壁面内开设有冷却水道三(109),旋转接头(200)的连接件(202)侧壁面对应开设有与冷却水道三(109)相通的侧壁水道,该侧壁水道最终与旋转接头(200)内部的波纹管(201)内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辊体(300)的端部与对应的轴承座(100)之间配合有滚珠轴承(110),轴承座(100)的侧壁内环绕滚珠轴承(110)开设有冷却水道一(104),冷却水道一(104)的出口处连通有冷却水道二(108),冷却水道二(108)的端部连通有冷却水道三(109),冷却水道三(109)的延伸方向与螺纹孔(102)的方向相垂直,冷却水道三(109)的端部直通连接件(202)侧壁面的侧壁水道,连接件(202)的侧壁水道与波纹管(201)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辊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件(202)端部外壁上环绕螺栓孔开设有一圈凹槽,该凹槽内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嵌于该凹槽中并超出凹槽表面;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邢学强吴峰王晓涛王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