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棋及其玩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01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积木玩具技术领域,一种立体棋及其玩法,该立体棋包括底板、第一井字间隔组、第一支撑板、第二井字间隔组、第二支撑板、第三井字间隔组和二十五块方块棋子;底板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连接槽;第一井字间隔组的底部连接在底板的四个连接槽上;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在第一井字间隔组顶部;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的第二连接孔;第二井字间隔组的底部连接在四个第二连接孔上;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结构相同,二十五块棋子分别位于至第一井字间隔组、第二井字间隔组和第三井字间隔组所隔出的二十五个间隔空间内。本专利的优点是增加玩法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实现多人共同游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棋及其玩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积木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棋及其玩法。
技术介绍
三子棋是一种民间传统游戏,又叫九宫棋、圈圈叉叉、一条龙、井字棋等。将正方形对角线连起来,相对两边依次摆上三个双方棋子,只要将自己的三个棋子走成一条线,对方就算输了。现有的市面上的三子棋大多只能两人在同一平面棋盘内进行游戏,并且游戏过程中随着玩家掌握技巧,有容易会出现和棋的情况,玩法相对简单、单一,在走棋过程中的趣味性和游戏新鲜感很快就被消磨光。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立体三维的三子棋玩法模式,通过多个平面进行走棋以及多人进行走棋,提升整体玩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三子棋缺乏趣味性和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体棋,该棋将现有的三子棋进行升级,由一个面进行走棋转变为多面进行走棋,并且不单单只限于两人进行走棋,适用于多人一起走棋,提升玩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并且进一步便于智力开发以及三维构思能力。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棋,包括底板、第一井字间隔组、第一支撑板、第二井字间隔组、第二支撑板、第三井字间隔组和二十五块方块棋子;底板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连接槽;第一井字间隔组的底部连接在底板的四个连接槽上;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四个第一连接槽对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在第一井字间隔组顶部;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的第二连接孔;四个第二连接孔以第一支撑板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90°与四个第一连接孔重合;第二井字间隔组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的四个第二连接孔上;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第二井字间隔组的顶部,第三井字间隔组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二十五块棋子分别位于至第一井字间隔组、第二井字间隔组和第三井字间隔组所隔出的二十五个间隔空间内;每块方块棋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涂有三个X标志和三个O标志。作为优选,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截面均呈面积相同的正方形,且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齐设置。作为优选,第一井字间隔组包括两块纵向插接板和两块间隔插接板;两块纵向插接板纵向平行设置,每块纵向插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个插接凸块;两块纵向插接板底部的四个插接凸块插接至四个连接槽内;两块纵向插接板顶部的四个插接凸块插接至四个第一连接孔内;每块纵向插接板下部设置有两个间隔插接口,两个间隔插接口位于底部两个插接凸块之间;两块间隔插接板横向平行设置,每块间隔插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配合插接口;配合插接口与间隔插接口相插接配合。作为优选,第二井字间隔组的结构与第一井字间隔组相同;第二井字间隔组上的两块纵向插接板横向平行设置,第二井字间隔组上的两块间隔插接板纵向平行设置。作为优选,第三井字间隔组包括两块顶层纵向插接板和两块顶层间隔插接板;两块顶层纵向插接板纵向平行设置,每块顶层纵向插接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顶层插接凸块;两块顶层纵向插接板上的四个顶层插接凸块插接至第二支撑板上的四个第一连接孔内;每块顶层纵向插接板的下部设置有两个顶层间隔插接口,两个顶层间隔插接口位于两个顶层插接凸块之间;两块顶层间隔插接板横向平行设置,每块顶层间隔插接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顶层配合插接口;顶层配合插接口与顶层间隔插接口相插接配合。作为优选,二十五块方块棋子分为五组,每组方块棋子的表面涂有互不相同的颜色。作为优选,每块方块棋子的顶面、左面和前面涂有X标志;方块棋子的底面、右面和后面涂有O标志。一种立体棋的玩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游戏时,通过每个玩家选择X棋和O棋其中的一种图案作为下棋对象进行走棋,玩家自定走棋顺序,轮流进行走棋,率先在将自己的方块棋子三个连成一条直线的一方即为胜利;若出现平局或用完方块棋子棋位出现空缺时,通过平移方块棋子直至游戏结束;二人游戏时,分配X棋或O棋,并在顶面进行走棋;三人游戏时,通过不同颜色分配X棋或O棋,并在顶面相邻的两个面进行走棋;四人游戏时,通过不同颜色分配X棋或O棋,并在顶面相邻的三个面进行走棋;五人游戏时,通过不同颜色分配X棋或O棋,并在五面进行走棋。一种立体棋的玩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通过每个玩家只选择一种对应颜色,并且X棋和O棋不作限制进行走棋,玩家自定走棋顺序,轮流进行走棋,率先在将自己的方块棋子三个连成一条直线的一方即为胜利;若出现平局或用完方块棋子棋位出现空缺时,通过平移方块棋子直至游戏结束;两人游戏时,各自选择对应颜色,在顶面进行走棋;三人游戏时,各自选择对应颜色,并在顶面相邻的两个面进行走棋;四人游戏时,各自选择对应颜色,并在顶面相邻的三个面进行走棋;五人游戏时,各自选择对应颜色,并在五面进行走棋。一种立体棋的玩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在三人以上游戏时,玩家自定走棋顺序,轮流进行走棋,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可选择不同颜色,不同X、O的方块棋子进行走棋,也可以通过他人的棋子进行连线,率先在将方块棋子三个连成一条直线的玩家作为第一名、第二个连成一条直线的为第二名,依次通过以下步骤:类推直到游戏结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立体棋,该棋通过三维的走棋模式取代了二维走棋模式,增加了走棋玩法的难度,不再容易出现将玩法摸透以及出现容易和棋的现象,增加了走棋玩法的多样性以及趣味性,便于智力开发,提升了动手能力和便于思维开发,同时也提升了三维构思以及挑战自我的能力,使孩子学会规则和制定规则的好处,意识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发现威胁以及提前解决威胁的能力。综上所述,本专利的优点是增加玩法的趣味性以及多样性,实现多人共同游戏,提升孩子的三维构思能力以及便于更好的智力开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体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体棋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井字间隔组和第三井字间隔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立体棋的实物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每组方块棋子的实物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立体棋,该立体棋包括底板1、第一井字间隔组2、第一支撑板3、第二井字间隔组4、第二支撑板5、第三井字间隔组6和二十五块方块棋子7;底板1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连接槽101;第一井字间隔组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1的四个连接槽101上,通过四个连接槽101提升插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使第一井字间隔组2进行更好的支撑。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四个第一连接槽101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01;第一支撑板3通过第一连接孔301连接在第一井字间隔组2顶部;第一支撑板3上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的第二连接孔302;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以第一支撑板3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90°与四个第一连接孔301重合,通过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与四个第一连接孔301垂直设置,进一步提升第一支撑板3的支撑性以及插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在游戏中使第一井字间隔组2左右晃动。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的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上;第二支撑板5与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棋,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棋包括底板(1)、第一井字间隔组(2)、第一支撑板(3)、第二井字间隔组(4)、第二支撑板(5)、第三井字间隔组(6)和二十五块方块棋子(7);底板(1)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连接槽(101);第一井字间隔组(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1)的四个连接槽(101)上;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四个第一连接槽(101)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01);第一支撑板(3)通过第一连接孔(301)连接在第一井字间隔组(2)顶部;第一支撑板(3)上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的第二连接孔(302);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以第一支撑板(3)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90°与四个第一连接孔(301)重合;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的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上;第二支撑板(5)与第一支撑板(3)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板(5)连接在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顶部,第三井字间隔组(6)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上;二十五块棋子(7)分别位于至第一井字间隔组(2)、第二井字间隔组(4)和第三井字间隔组(6)所隔出的二十五个间隔空间内;每块方块棋子(7)的六个面上分别涂有三个X标志和三个O标志;底板(1)、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的截面均呈面积相同的正方形,且底板(1)、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对齐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棋,其特征在于,该立体棋包括底板(1)、第一井字间隔组(2)、第一支撑板(3)、第二井字间隔组(4)、第二支撑板(5)、第三井字间隔组(6)和二十五块方块棋子(7);底板(1)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第一连接槽(101);第一井字间隔组(2)的底部连接在底板(1)的四个连接槽(101)上;第一支撑板(3)上设置有与四个第一连接槽(101)对应的第一连接孔(301);第一支撑板(3)通过第一连接孔(301)连接在第一井字间隔组(2)顶部;第一支撑板(3)上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的第二连接孔(302);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以第一支撑板(3)的中心为旋转中心旋转90°与四个第一连接孔(301)重合;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底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的四个第二连接孔(302)上;第二支撑板(5)与第一支撑板(3)结构相同,第二支撑板(5)连接在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顶部,第三井字间隔组(6)的底部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上;二十五块棋子(7)分别位于至第一井字间隔组(2)、第二井字间隔组(4)和第三井字间隔组(6)所隔出的二十五个间隔空间内;每块方块棋子(7)的六个面上分别涂有三个X标志和三个O标志;底板(1)、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的截面均呈面积相同的正方形,且底板(1)、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5)对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棋,其特征在于,第一井字间隔组(2)包括两块纵向插接板(21)和两块间隔插接板(22);两块纵向插接板(21)纵向平行设置,每块纵向插接板(2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个插接凸块(211);两块纵向插接板(21)底部的四个插接凸块(211)插接至四个连接槽(101)内;两块纵向插接板(21)顶部的四个插接凸块(211)插接至四个第一连接孔(301)内;每块纵向插接板(21)下部设置有两个间隔插接口(212),两个间隔插接口(212)位于底部两个插接凸块(211)之间;两块间隔插接板(22)横向平行设置,每块间隔插接板(22)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配合插接口(221);配合插接口(221)与间隔插接口(212)相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棋,其特征在于,第二井字间隔组(4)的结构与第一井字间隔组(2)相同;第二井字间隔组(4)上的两块纵向插接板(21)横向平行设置,第二井字间隔组(4)上的两块间隔插接板(22)纵向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棋,其特征在于,第三井字间隔组(6)包括两块顶层纵向插接板(61)和两块顶层间隔插接板(62);两块顶层纵向插接板(61)纵向平行设置,每块顶层纵向插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达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马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