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6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药物放置室,每个所述药物放置室的底部均设置有出药通道,所述药物放置室与出药通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药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接药杯,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播报音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准确的识别出被分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是否能够对药品进行识别,大大降低了药品分发过程中的人为错误,能够代替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的定时分发,药品分发过程不需要护理人员的干预,减少了医护人员繁重的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分发
,具体为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
技术介绍
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家中的老人很多处于独自生活状态,老人多有疾病需要每天服用药物,但是现在慢性病或老年病增多,每天所需服用的药物繁杂,有些药物如果服用错误,多服少服,都会造成医疗事故,而且现在大城市人口剧增,医院的负担越来越重,需要一种能对药物进行自动分发的设备来医护人员的负担。现在对患者进行分配药物的过程主要是由药房完成,药师在每份药物的分发袋上标注相关代表信息,然后护士核对后到病房进行逐个分发,这种分发每天需要进行多次,占用了医护人员大量的精力,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等人为因素,造成药品分发过程中的各种错误,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药物放置室,每个所述药物放置室的底部均设置有出药通道,所述药物放置室与出药通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药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接药杯,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播报音响。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耐磨防滑垫,且所述耐磨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且所述盖板与装置壳体之间设置有卡扣。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线,且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备用电源。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器,且所述装置壳体内部位于主控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时模块和通讯模块。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正面位于放置槽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两侧均设置有指示灯。优选的,所述药物放置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放置槽的内顶壁设置有第二摄像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准确的识别出被分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并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是否能够对药品进行分发,大大降低了药品分发过程中的人为错误,能够代替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的定时分发,药品分发过程不需要护理人员的干预,减少了医护人员繁重的劳动,双重检测防护机制,有效地避免了药品分配错误的情况发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通过语音播报等使患者能够正确定时的用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流程示意图。图中:1、装置壳体;2、药物放置室;3、出药通道;4、电磁阀;5、放置槽;6、接药杯;7、压力传感器;8、播报音响;9、耐磨防滑垫;10、盖板;11、卡扣;12、电源线;13、备用电源;14、主控器;15、定时模块;16、通讯模块;17、控制按钮;18、指示灯;19、第一摄像头;20、第二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药物放置室2,每个药物放置室2的底部均设置有出药通道3,药物放置室2与出药通道3之间设置有电磁阀4,通过电磁阀4的设置,使得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药物沿着出药通道3进入至下方的接药杯6的内部,出药通道3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5,放置槽5的内部设置有接药杯6,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当患者将接药杯6取走后,压力传感器7将信号传给主控器14,主控器14控制播报音响8播报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装置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播报音响8。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防滑垫9,且耐磨防滑垫9的材质为橡胶,增大了装置壳体1底部的摩擦力,提升了放置时的稳定性。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10,且盖板10与装置壳体1之间设置有卡扣11,起到了遮挡防护的作用。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线12,与外部插座等连接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且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备用电源13,起到了备用供电的作用。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器14,且装置壳体1内部位于主控器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时模块15和通讯模块16,定时模块15和通讯模块16与主控器14之间均为电性连接,定时模块15用于对药品服用时间进行计算,以便提醒病人按时服用药品,通讯模块16用于与医院的医嘱系统之间实现数据通信。进一步,装置壳体1正面位于放置槽5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按钮17,对电磁阀4的开关进行控制,控制按钮17的两侧均设置有指示灯18,两个指示灯18分别为亮红色和亮绿色,若指示灯18亮红色时,说明接药杯6内的药物出现问题。进一步,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9,对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进行图像采集,放置槽5的内顶壁设置有第二摄像头20,对接药杯6的内部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所采集的图像传输给主控器14,主控器14将所采集药物的Lab值及表面光泽度与模板图像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判断药品的种类及数量是否正确。上述中,所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且所用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无需赘言。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药品配好并放置在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第一摄像头19对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进行图像采集传输,判断药品的种类及数量是否正确,若判定为正确,电磁阀4可被开启,当到达定时模块15设定的时间后,主控器14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播报音响8响起,提醒患者用药,患者通过按压控制按钮17,使得电磁阀4开启,使得药物放置室2的内部药物沿着出药通道3进入至下方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药物放置室(2),每个所述药物放置室(2)的底部均设置有出药通道(3),所述药物放置室(2)与出药通道(3)之间设置有电磁阀(4),所述出药通道(3)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的内部设置有接药杯(6),所述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装置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播报音响(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药物放置室(2),每个所述药物放置室(2)的底部均设置有出药通道(3),所述药物放置室(2)与出药通道(3)之间设置有电磁阀(4),所述出药通道(3)的底部设置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的内部设置有接药杯(6),所述放置槽(5)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装置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播报音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防滑垫(9),且所述耐磨防滑垫(9)的材质为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药品分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10),且所述盖板(10)与装置壳体(1)之间设置有卡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未田健美姚文英沈闵钱美英姜丽宦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