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6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或远视的成像效果或让可视对象进行移动;成像按照人眼近视、远视或可视对象移动的效果进行调整或者移动,在调整或移动时,人眼会跟随成像效果或者成像的移动进行调整或跟随,从而达到锻炼眼部肌肉群和睫状肌的效果,改善视力状态,缓解视屈光不正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晶状体一直是收缩状态,只能看近无法看远。而真性近视主要是眼轴变长。眼轴变长之后,视网膜后移,无法清晰视物,形成近视。近视的形成同时和眼部多块肌肉、韧带、视神经和血管的用进废退原理有关,近视通过视近过度用眼,眼睛适应患者习惯,变化为适合看近的眼睛,还会导致肌肉的痉挛和劳损。那么想要逆转近视,就需要放松痉挛劳损的视近肌肉,同时增强视远肌肉和视觉神经的活性、力量和敏捷度。使用视力训练系统时,第一,通过持续视远来放松视近的眼肌。第二,直接锻炼视远的肌肉,提高眼外肌、睫状肌视远的活性。第三,在内外斜肌保持放松状态下,通过上下内外直肌和斜肌的用力拉伸缩短眼轴。这一过程中用户可以明显感受到眼部的酸胀,通过系统的锻炼,最终获得视力提升和稳固。视力训练是一种自我运动调护系统,是从生理学角度设计的眼部保健方法。现有的视力训练大多比较简单,难以保持,视力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视力训练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包括: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远视或可视对象移动的成像效果。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基于模糊算法将所述虚拟可视对象进行模糊处理。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对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动态移动。可选地,所述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包括:基于人眼视觉信息生成虚拟可以对象。可选地,所述识别人眼的视觉信息包括:所述视觉信息包括注视点和/或注视深度信息。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视觉信息形成虚拟可视对象包括:基于所述注视点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人眼视觉平面坐标;基于所述注视深度信息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人眼视觉景深坐标;根据所述人眼视觉平面坐标和所述人眼视觉景深坐标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坐标。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基于模糊算法将所述虚拟可视对象进行模糊处理。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第二成像位置进行调整,将所述虚拟可视对象沿所述人眼视觉景深坐标移动。可选地,在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之后包括:接收眼部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按照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反向调节;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眼部肌肉反馈信息和/或眼球变化信息。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按照所述反馈信息进行反向调节之前包括:确定所述反馈信息处于同一状态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人眼的视觉信息;成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视觉信息形成虚拟可视对象;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或远视的成像效果。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根据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描述的电子设备,至少一种用于定位的传感器;其中,用于定位的传感器用于帮助佩戴者头部保持适当位置。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或远视的成像效果;成像按照人眼近视、远视或可视对象移动的效果进行调整或者移动,在调整或移动时,人眼会跟随成像效果或者成像的移动进行调整或跟随,从而达到锻炼眼部肌肉群和睫状肌的效果,改善视力状态,缓解视屈光不正的状态。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n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远视或可视对象移动的成像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
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以模拟近视、远视或可视对象移动的成像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
基于模糊算法将所述虚拟可视对象进行模糊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第一调整包括:
对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动态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使用者提供虚拟可视对象包括:
基于人眼视觉信息生成虚拟可以对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信息包括注视点和/或注视深度信息,所述基于所述视觉信息形成虚拟可视对象包括:
基于所述注视点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人眼视觉平面坐标;
基于所述注视深度信息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人眼视觉景深坐标;
根据所述人眼视觉平面坐标和所述人眼视觉景深坐标确定所述虚拟可视对象的成像坐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萌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