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92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包括底座、电源本体、上壳体,底座和上壳体扣接,电源本体插接于底座和上壳体组成的内腔中,上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填充开口槽,填充开口槽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凝结层,上壳体的顶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内嵌插设有散热翅片,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上壳体的顶板固定连接,安装板朝向上壳体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的内设置有密封弹垫。保证了当电源本体工作时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迅速热传导并散热,进而保证电源本体的正常工作,可以实现对安装板以及上壳体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浸入流入到填充开口槽内而造成导热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具电源
,具体为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灯具驱动电源大多都是外置的,即固定于灯体的外部。在公告号CN204962669U中公开了一种灯具驱动电源,其包括电源本体和外壳,电源本体套设于外壳中,外壳上设置有开口,以形成电源本体通过该开口进出于外壳的配合结构,电源本体包括上壳体及底座,外壳包括上壳体及底座,弹片固定与该外壳的底座上,连接件为设置于电源本体上的弹性扣,外壳上设置有与该弹性扣相匹配实现卡合连接的卡孔,电源本体上设置有电连接触点,外壳中设置有与该电连接触点接触实现电连接的弹片,该弹片与外部导线连接,以实现该驱动电源的控制作用,电源本体设置电连接触点的位置,与外壳上的开口相对,该相对设置,在按下弹性扣将电源本体从外壳取出时,弹片会以其自身的弹力,将电源本体向外推出,达到电源本体自动弹出的效果,使电源本体的取出更加方便。可是,上述灯具驱动电源,当电源本体工作时,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然而,这些热量却不能够得到迅速导热以及散热,高热量积累在电源本体的内腔中得不到散出,进而会影响到电源本体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以解决当电源本体工作时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热传导以及散热效果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包括底座、电源本体、上壳体,所述底座和上壳体扣接,所述电源本体插接于底座和上壳体组成的内腔中,所述上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填充开口槽,所述填充开口槽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凝结层,导热凝结层为散热硅脂凝结胶,为固态膏脂状复合物,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所述上壳体的顶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内嵌插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上壳体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朝向上壳体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的内设置有密封弹垫,安装板和散热翅片均采用铝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优良热传导性。优选的,所述填充开口槽、安装板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上壳体顶板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填充开口槽、安装板的俯视截面为均为方形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并以一定的间距横向排列设置,散热翅片整体由铝制材料制成,其热容量小,并且其内部为微孔洞结构,可以有效的将传导来的热量进行散出。优选的,所述导热凝结层的上下端分别与电源本体的顶板壳体以及安装板的下端面紧密接触贴合,保证对电源本体内热量的传导。优选的,所述内凹槽、密封弹垫按照安装板的俯视截面一圈围绕设置,实现对安装板以及上壳体的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浸入流入到填充开口槽内而造成导热效果降低。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并以安装板的俯视横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俯视截面不小于填充开口槽的俯视内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壳体顶板上设置的内嵌填充式导热凝结层结构以及在上壳体顶板上端设置的具有多个散热翅片的固定式安装板结构,当电源本体工作时,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会向上移动,并通过内嵌填充式导热凝结层结构进行迅速有效向上进行热传导,然后再通过安装板上的多个散热翅片进行分散到外部空气中,有效保证了当电源本体工作时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迅速热传导并散热,进而保证电源本体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在安装板上一圈围绕式密封弹垫结构,可以实现对安装板以及上壳体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浸入流入到填充开口槽内而造成导热效果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嵌填充式导热凝结层散热结构以及密封弹垫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嵌填充式导热凝结层散热结构以及密封弹垫结构的俯视放大图。图中:1底座、101电源本体、2上壳体、21填充开口槽、22导热凝结层、3安装板、31内凹槽、4散热翅片、5固定螺栓、6密封弹垫。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包括底座1、电源本体101、上壳体2,底座1、电源本体101、上壳体2均为公告号CN204962669U中公开的灯具驱动电源的组件结构,底座1和上壳体2扣接,电源本体101插接于底座1和上壳体2组成的内腔中。请参阅图2和图4,上壳体2的顶板上设置有填充开口槽21,填充开口槽21的俯视开口尺寸与散热翅片4的整体排列俯视尺寸相匹配,可以保证导热凝结层22热传导的热量全部被每一个散热翅片4散出,提高了散热翅片4的使用率,填充开口槽21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凝结层22,导热凝结层22为散热硅脂凝结胶,其是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而后制成的导热型有机复合物,将其内嵌填充到填充开口槽21内,待凝结后可以稳固的粘接在填充开口槽21内,为固态膏脂状复合物,导热凝结层22的上下端分别与电源本体101的顶板壳体以及安装板3的下端面紧密接触贴合,保证对电源本体101内热量的传导。请参阅图2和图4,安装板3的俯视截面不小于填充开口槽21的俯视内开口。请参阅图1、图2、图3,上壳体2的顶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内嵌插设有散热翅片4,散热翅片4整体由铝制材料制成,其热容量小,并且其内部为微孔洞结构,可以有效的将传导来的热量进行散出,散热翅片4的数量为多个并以一定的间距横向排列设置。请参阅图2和图4,安装板3通过固定螺栓5与上壳体2的顶板的预置螺孔螺纹固定连接,固定螺栓5穿过预置在安装板3上的通孔并与预置在上壳体2的顶板的螺孔螺纹固定连接,固定螺栓5的数量为四个并以安装板3的俯视横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固定螺栓5为常用内六角螺帽的螺栓。请参阅图2和图4,安装板3朝向上壳体2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凹槽31,内凹槽31的内设置有密封弹垫6,密封弹垫6为硅橡胶垫材质,具有高弹性,通过挤压效果实现密封作用,内凹槽31、密封弹垫6按照安装板3的俯视截面一圈围绕设置,实现对安装板3以及上壳体2的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浸入流入到填充开口槽21内而造成导热效果降低。请参阅图1和图3,填充开口槽21、安装板3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上壳体2顶板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填充开口槽21、安装板3的俯视截面为均为方形状结构。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电源本体101工作时,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会向上移动,导热凝结层22为散热硅脂凝结胶,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这些热量会通过内嵌填充式导热凝结层22结构进行迅速有效向上进行热传导,然后,热量传递给铝板材质的安装板3上,并通过上端多个铝材质的散热翅片4进行分散到外部空气中,有效保证了当电源本体101工作时对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的迅速热传导并散热,进而保证电源本体101的正常工作。另外,密封弹垫6按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包括底座(1)、电源本体(101)、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上壳体(2)扣接,所述电源本体(101)插接于底座(1)和上壳体(2)组成的内腔中,所述上壳体(2)的顶板上设置有填充开口槽(21),所述填充开口槽(21)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凝结层(22),所述上壳体(2)的顶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内嵌插设有散热翅片(4),所述安装板(3)通过固定螺栓(5)与上壳体(2)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朝向上壳体(2)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凹槽(31),内凹槽(31)的内设置有密封弹垫(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包括底座(1)、电源本体(101)、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上壳体(2)扣接,所述电源本体(101)插接于底座(1)和上壳体(2)组成的内腔中,所述上壳体(2)的顶板上设置有填充开口槽(21),所述填充开口槽(21)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凝结层(22),所述上壳体(2)的顶板上端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内嵌插设有散热翅片(4),所述安装板(3)通过固定螺栓(5)与上壳体(2)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朝向上壳体(2)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内凹槽(31),内凹槽(31)的内设置有密封弹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开口槽(21)、安装板(3)的数量各为两个并以上壳体(2)顶板的竖向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的新型驱动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开口槽(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