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小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6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属于蓝牙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蓝牙耳机的久戴耳内有胀痛感,密闭隔音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所述耳机主体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所述喇叭前腔上设置有硅胶耳帽,所述喇叭前腔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所述耳机主体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软管连接入耳透气孔和耳外透气孔,所述软管一端穿入前腔固定孔,具有佩戴也相对舒适,在密闭状态与通透状态随意切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蓝牙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蓝牙笔记本电脑,就是具有蓝牙无线通信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一千年后的今天,当新的无线通信规范出台时,人们用蓝牙来为它命名。1995年,爱立信公司最先提出蓝牙概念。蓝牙规范采用微波频段工作,传输速率每秒1M字节,最大传输距离10米,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蓝牙技术是全球开放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全世界可以通过低成本的无形蓝牙网连成一体。目前市场上TWS蓝牙耳机戴方式有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两种,但都有各自的佩戴不足。入耳式蓝牙耳机密闭隔音降噪效果好,但耳内气压与耳外不平衡,久戴耳内有胀痛感。半入耳式蓝牙耳机耳内气压与耳外平衡,佩戴相对舒适,但密闭隔音效果差,在公共汽车和地铁等热闹场所听歌体验感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所述耳机主体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所述喇叭前腔上设置有硅胶耳帽,所述硅胶耳帽由于具有柔软特性,密闭隔音效果好,对周边的环境噪音起到阻隔的作用,所述喇叭前腔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所述耳机主体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所述透气孔拨动开关可以开启或者关闭耳外透气孔,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喇叭,所述软管连接入耳透气孔和耳外透气孔,所述软管一端穿入前腔固定孔,所述软管使得空气可以流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靠近入耳透气孔处设置有入耳软管套,所述软管靠近耳外透气孔处设置有软管固定套,所述软管固定套和入耳软管套负责固定软管,防止软管晃动导致漏气,耳外透气孔与入耳透气孔通过软管保持互通,耳外声音通过透气进入耳内,方便人与人对面交流,耳内气压与耳外气压达到平衡,佩戴也相对舒适。在密闭状态与通透状态随意切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耳机主体内设置有耳机主板,所述耳机主板控制整个耳机的工作,所述耳机主板上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负责给蓝牙耳机供电,所述耳机主板连接充电小板,所述充电小板负责控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防止对佩戴人员产生危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喇叭和充电小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耳机主板,防止出现松动的情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一端插入入耳软管套孔内点胶密封固定,所述入耳软管套点胶固定在前腔听筒口处,所述软管另一端插入软管固定套圆孔内点胶密封固定,喇叭点胶固定在喇叭前腔相应位置,充电小板插入喇叭前腔相应孔内点胶固定,耳机主体插入喇叭前腔对应的孔内点胶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耳软管套上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所述软管固定套外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可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装置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耳外透气孔与入耳透气孔通过软管保持互通,耳外声音通过透气进入耳内,方便人与人对面交流,耳内气压与耳外气压达到平衡,佩戴也相对舒适,通过防尘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装置内,密封垫可以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装置内。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中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中剖面A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中剖面B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入耳透气孔、2-耳外透气孔、3-透气孔拨动开关、4-密封垫、5-软管固定套、6-软管、7-入耳软管套、8-硅胶耳帽、9-耳机主体、10-防尘网、11-喇叭前腔、12-面壳、13-耳机主板、14-电池、15-充电小板、16-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5,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9,所述耳机主体9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12,所述耳机主体9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11,所述喇叭前腔11上设置有硅胶耳帽8,所述硅胶耳帽8由于具有柔软特性,密闭隔音效果好,对周边的环境噪音起到阻隔的作用,所述喇叭前腔11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1,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2,所述耳机主体9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3,所述透气孔拨动开关3可以开启或者关闭耳外透气孔2,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喇叭16,所述软管6连接入耳透气孔1和耳外透气孔2,所述软管6一端穿入前腔11固定孔,所述软管6使得空气可以流通。所述软管6靠近入耳透气孔1处设置有入耳软管套7,所述软管6靠近耳外透气孔2处设置有软管固定套5,所述软管固定套5和入耳软管套7负责固定软管6,防止软管6晃动导致漏气,耳外透气孔2与入耳透气孔1通过软管6保持互通,耳外声音通过透气进入耳内,方便人与人对面交流,耳内气压与耳外气压达到平衡,佩戴也相对舒适。在密闭状态与通透状态随意切换。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耳机主板13,所述耳机主板13控制整个耳机的工作,所述耳机主板13上设置有电池14,所述电池14负责给蓝牙耳机供电,所述耳机主板13连接充电小板15,所述充电小板15负责控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防止对佩戴人员产生危害。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4、喇叭16和充电小板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耳机主板13,防止出现松动的情况。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6一端插入入耳软管套7孔内点胶密封固定,所述入耳软管套7点胶固定在喇叭前腔11听筒口处,所述软管6另一端插入软管固定套5圆孔内点胶密封固定,喇叭16点胶固定在喇叭前腔11相应位置,充电小板15插入喇叭前腔11相应孔内点胶固定,耳机主体9插入喇叭前腔11对应的孔内点胶固定。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5,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9,还包括密封垫4和防尘网10,所述耳机主体9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12,所述耳机主体9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11,所述喇叭前腔11上设置有硅胶耳帽8,所述硅胶耳帽8由于具有柔软特性,密闭隔音效果好,对周边的环境噪音起到阻隔的作用,所述喇叭前腔11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1,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2,所述耳机主体9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3,所述透气孔拨动开关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9)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12),所述耳机主体(9)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11),所述喇叭前腔(11)上设置有硅胶耳帽(8),所述喇叭前腔(11)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1),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2),所述耳机主体(9)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3),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喇叭(16),所述入耳透气孔(1)通过软管(6)连接耳外透气孔(2),所述软管(6)一端穿入前腔(11)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9)后通过卡扣固定连接面壳(12),所述耳机主体(9)通过点胶固定连接喇叭前腔(11),所述喇叭前腔(11)上设置有硅胶耳帽(8),所述喇叭前腔(11)内设置有入耳透气孔(1),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耳外透气孔(2),所述耳机主体(9)上设置有透气孔拨动开关(3),所述耳机主体(9)内设置有喇叭(16),所述入耳透气孔(1)通过软管(6)连接耳外透气孔(2),所述软管(6)一端穿入前腔(11)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6)靠近入耳透气孔(1)处设置有入耳软管套(7),所述软管(6)靠近耳外透气孔(2)处设置有软管固定套(5),耳外透气孔(2)与入耳透气孔(1)通过软管(6)保持互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通透模式TWS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郭小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