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于设置的隧道式动物捕捉器优先权要求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第62/843,452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命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lethalimpactkillanimaltraps)。更准确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弹簧激励隧道式捕捉器的效率和易用性方面的改进。背景机械致命捕捉器或“撞击捕捉器”通常包括弹簧激励的撞击杆或类似物,以突然进行冲击并捕杀目标动物。操作者克服弹簧偏压将撞击杆移动到设置位置。动物被捕捉器的诱饵或其他特征所引诱而接近捕捉器的位于撞击杆范围内的触发元件(tripelement)。移动触发元件使撞击杆释放,从而在弹簧的偏压下进行冲击和捕杀该动物。一个示例是常见的木制老鼠或小鼠捕捉器。这种捕捉器很难设置,需要两只手来抵消因设置这种类型的捕捉器而产生的向上和侧向力。这种种类的捕捉器对家庭中的宠物或其他可能意外接触并触发该装置的人来说可能更为危险。典型的撞击捕捉器还会让受害物很大程度地暴露,这对使用者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一些其他的撞击捕捉器使用枢转杠杆系统,其中撞击杆响应于向下推压杠杆而向上枢转,其中该杠杆在枢轴相对处与撞击杆相连。该系统可以用一只手操作设置,但是这种捕捉器需要在枢轴后面增加长度以容纳该杠杆。因此,这种捕捉器不能紧密贴靠在墙壁或类似物上。二十多年前,康涅狄格州格兰比野生动物控制用品公司(WildlifeControlSuppliesofGranby,CT)开始销售一种商标为TUBETRAPTM的产品,这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包括:/n长形的外壳,其至少在一个端部处具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顶部、底部、前部和后部,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形成动物的入口;/n撞击杆,其在所述外壳的后部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形轴线,所述撞击杆由撞击杆弹簧偏压,所述撞击杆从所述外壳内的近端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远端;/n设置机构,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与所述枢转轴线相对,所述设置机构被配置成抵抗来自所述撞击杆弹簧的偏压选择性地将所述撞击杆保持在底部设置位置;/n触发托盘,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的触发托盘枢轴处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触发托盘包括在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位置和下部触发位置;/n所述设置机构的释放闩锁,所述释放闩锁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触发托盘和所述撞击杆,使得所述触发托盘从所述上部设置位置向所述下部触发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释放闩锁移动并脱离所述撞击杆,从而允许所述撞击杆在所述撞击杆弹簧的偏压下从所述底部设置位置朝向所述外壳的后部移动到所述撞击杆的触发位置;/n基座结构,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附近,所述基座结构向外延伸超过所述外壳的前部;/n其中,所述释放闩锁在超过所述外壳的前部的闩锁枢轴处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5 US 62/843,4521.一种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包括:
长形的外壳,其至少在一个端部处具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顶部、底部、前部和后部,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形成动物的入口;
撞击杆,其在所述外壳的后部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形轴线,所述撞击杆由撞击杆弹簧偏压,所述撞击杆从所述外壳内的近端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远端;
设置机构,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与所述枢转轴线相对,所述设置机构被配置成抵抗来自所述撞击杆弹簧的偏压选择性地将所述撞击杆保持在底部设置位置;
触发托盘,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的触发托盘枢轴处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触发托盘包括在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位置和下部触发位置;
所述设置机构的释放闩锁,所述释放闩锁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触发托盘和所述撞击杆,使得所述触发托盘从所述上部设置位置向所述下部触发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释放闩锁移动并脱离所述撞击杆,从而允许所述撞击杆在所述撞击杆弹簧的偏压下从所述底部设置位置朝向所述外壳的后部移动到所述撞击杆的触发位置;
基座结构,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附近,所述基座结构向外延伸超过所述外壳的前部;
其中,所述释放闩锁在超过所述外壳的前部的闩锁枢轴处通过所述基座结构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释放闩锁从所述闩锁枢轴延伸到触发板/闩锁接合部,所述触发板/闩锁接合部包括两级保持机构的第一级,并且所述释放闩锁被闩锁偏压元件偏压以朝向与所述触发托盘的凸轮接合的方向移动,所述凸轮是所述触发板/闩锁接合部的元件;
其中所述触发托盘被托盘偏压元件偏压以朝向所述上部设置位置移动;并且
其中将所述撞击杆移向最低撞击杆位置导致所述释放闩锁抵抗所述闩锁偏压元件朝向所述撞击杆旋转,并且所述触发托盘呈现所述上部设置位置以使所述触发托盘能够将所述释放闩锁保持在与所述撞击杆接合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延伸穿过所述闩锁枢轴和所述触发板/闩锁接合部的第一假想线和延伸穿过所述撞击杆的所述远端和所述撞击杆的所述枢转轴线的第二假想线以大于60度的锐角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所述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被配置为搁置在水平支撑表面上,所述撞击杆相对于所述水平支撑表面形成小于90度的角度,使得所述撞击杆的所述远端位于所述枢转轴线的前方,仅通过在所述撞击杆的所述远端上朝向地面向下推压,所述撞击杆就能够完成其从触发位置到所述底部设置位置的全部可能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所述释放闩锁的搁板接合所述撞击杆的横杆,所述撞击杆的远端各自位于所述横杆的每一侧,并且所述横杆基本上低于所述远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所述横杆在竖直方向上与靠近所述撞击杆的远端相比更靠近所述闩锁枢轴。
6.根据权利要求1-3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所述基座结构包括多个间隔开的齿,所述托盘偏压元件是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包括中心线圈和相应的远端和近端,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远端接合所述触发托盘,且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近端选择性地与所述基座结构的所述多个间隔开的齿中的齿接合,以预先确定所述托盘偏压元件上的预加载扭矩和所述触发托盘上的预加载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其中,所述中心线圈的旋转轴线是竖直的,并且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远端接合所述触发托盘的向下延伸的臂。
8.一种冲击捕杀动物捕捉器,包括:
长形的外壳,其至少在一个端部处具有开口,所述外壳包括顶部、底部、前部和后部,所述开口被配置成形成动物的入口;
动力弹簧,其偏压撞击杆,所述撞击杆能够在所述外壳的后部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形轴线,所述撞击杆包括两个连续的侧臂,每个所述侧臂从所述外壳内的近端延伸到所述外壳外的远端,所述近端包括捕杀区段,且所述远端包括推压区段;
设置机构,其位于所述外壳的前部,所述设置机构被配置为抵抗来自所述动力弹簧的偏压选择性地将所述撞击杆保持在底部设置位置,在所述底部设置位置,所述撞击杆延伸经过所述外壳的前部到达所述撞击杆的远端;
触发托盘,其在所述外壳的前部的触发托盘枢轴处枢转地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触发托盘包括在所述外壳内的上部设置位置和下部触发位置,所述触发托盘被托盘偏压弹簧朝向所述上部设置位置偏压;
所述设置机构的释放闩锁,所述释放闩锁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触发托盘和所述撞击杆,使得所述触发托盘从所述上部设置位置到所述下部触发位置的移动致使所述释放闩锁移动并脱离所述撞击杆,从而允许所述撞击杆从所述底部设置位置朝向所述外壳的后部移动,所述撞击杆在所述动力弹簧的偏压下移动到最上面的触发位置,由此所述捕杀区段邻近所述外壳的后部;以及
基座,其形成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附近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向外延伸超过所述外壳的前部到达所述支撑结构的远端,所述支撑结构与处于所述撞击杆的所述底部设置位置的所述撞击杆的所述远端竖直对齐;
其中,当所述冲击捕杀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