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0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所述机箱本体内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所述上接口和下接口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分别通过上接口和下接口与冷凝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便于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
技术介绍
计算机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承托和保护的作用。目前的计算机机箱多采用风冷式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便于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所述机箱本体内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所述上接口和下接口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分别通过上接口和下接口与冷凝管连通。可选地,所述机箱本体内安装有控制处理器和温度测量仪;两个所述开关均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温度测量仪和两个电磁阀电连接;所述温度测量仪用以测量电脑主板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处理器;所述控制处理器用以在温度测量仪测量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执行与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操作。可选地,所述温度测量仪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贴附在电脑的CPU和显卡上。可选地,所述储液管与冷凝管可拆卸连接。可选地,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机箱本体外侧,且所述端盖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口和下接口抵接,以密闭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端盖上开有两个通孔,旋转端盖可使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上接口和下接口连通;所述储液管的开口端分别嵌入两个通孔与端盖可拆卸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所述机箱本体内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所述上接口和下接口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分别通过上接口和下接口与冷凝管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便于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冷凝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架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框架图;图7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逻辑流程图。附图标记:1-机箱本体、2-储液管、3-端盖、11-冷凝管、12-上接口、13-下接口、14-空腔、15-控制处理器、16-温度测量仪、31-通孔、101-电机、111-电磁阀、311-重力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2;所述机箱本体1内安装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14;所述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2分别通过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与冷凝管连通。初始状态下,与上接口12连通的储液管2内充满冷凝液,与下接口13连通的储液管2为空管;所述冷凝管11内充满冷凝液,所述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均处于关闭状态。电脑运行时,电脑主板发热,电脑主板通过冷凝管11与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进行热交换,导致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温度升高;当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温度升高到与电脑主板一致时,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失去继续降温的功能。此时打开下接口13内的开关,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通过下接口13流入与下接口13连通的储液管2内,与下接口13连通的储液管2内的冷凝液通过储液管2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凝液逐渐冷却。然后关闭下接口13,打开上接口12,与上接口12连通的储液管2内的冷凝液通过上接口12注满冷凝管11后,关闭上接口12恢复初始状态,继续进行降温。本技术提供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电脑主板安装在用冷凝管11绕制的框体空腔内,并通过更换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使冷凝液能及时带走电脑主板产生的热量,便于给电脑主板散热,便于提高散热效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管2与冷凝管11可拆卸连接。当与上接口12连通的储液管2内不再有冷凝液时,拆下两个所述储液管2,并将两个所述交换位置分别与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连通。即将上方的储液管2更换到下方,将下方充满冷凝液的储液管2更换到上方,从而实现冷凝液的循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端盖3;所述端盖3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机箱本体1外侧,且所述端盖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抵接,以密闭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端盖3上开有两个通孔31,旋转端盖3可使两个所述通孔31分别与上接口和下接口连通;所述储液管2的开口端分别嵌入两个通孔31与端盖3可拆卸连接。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通孔31分别与上接口和下接口重合,使两个所述通孔31分别与上接口和下接口连通。当需要交换两个所述储液管2的位置时,旋转端盖3,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端盖3分别与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抵接,以密闭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机箱本体1的外侧面抵接在通孔31处,密闭通孔31。直到通孔31再次与上接口12或下接口13重合。便于更换两个所述储液管2的位置。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框架图;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是对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本体1内安装有控制处理器15和温度测量仪16;两个所述开关均为电磁阀111;所述控制处理器15通过内置于机箱本体1内的通信模块分别与温度测量仪16和两个电磁阀111电连接;所述温度测量仪16用以测量电脑主板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处理器15;所述控制处理器15用以在温度测量仪测量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电磁阀执行与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操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可以是60℃,也可以是65℃。所述预设操作为当温度测量仪测量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处理器15打开位于下接口13内的电磁阀111,并持续10s,待冷凝管11内的冷凝液完全排出后,关闭位于下接口13内的电磁阀111,打开位于上接口12内的电磁阀111,并持续10s,待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1)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2);所述机箱本体(1)内安装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14);所述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2)分别通过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与冷凝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1)和两个用以储存冷凝液的储液管(2);所述机箱本体(1)内安装有冷凝管(11);所述冷凝管(11)沿螺旋线绕制形成一矩形的框体,并伸出机箱本体外形成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用以安装电脑主板的空腔(14);所述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内均安装有用以打开或者阻断冷凝管内的流体通道的开关;两个所述储液管(2)分别通过上接口(12)和下接口(13)与冷凝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计算机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内安装有控制处理器(15)和温度测量仪(16);两个所述开关均为电磁阀(111);所述控制处理器(15)分别与温度测量仪(16)和两个电磁阀(111)电连接;所述温度测量仪(16)用以测量电脑主板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处理器(15);所述控制处理器(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威李妩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