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娜专利>正文

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37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侧的进风口和位于壳体顶端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分别设有进风机和出风机,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方依次设有斜滑板、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所述水泵顶部接通设有竖直穿过斜滑板、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的上水管,所述上水管顶端接通设有横管,所述横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雾化喷头和喷头,所述进风口位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分别位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底端位置的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净化效果好,而且方便排污和清洗工作,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加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装置,一般都是用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无法对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且不可一机多用,而且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清洗维护不够方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过滤净化效果好,而且方便排污和清洗工作,增加了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侧的进风口和位于壳体顶端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内分别设有进风机和出风机,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上方依次设有斜滑板、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所述水泵顶部接通设有竖直穿过斜滑板、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的上水管,所述上水管顶端接通设有横管,所述横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雾化喷头和喷头,所述进风口位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分别位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底端位置的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作为改进,所述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固定相接,所述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上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作为改进,所述斜滑板、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分别设有供上水管穿过的密封通口。作为改进,所述水泵一侧设有与斜滑板固定相接的隔板,所述水泵底部接通设有横向穿过斜滑板的抽水管。作为改进,所述斜滑板长度小于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的长度。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底部前侧面设有透明板和水源管。作为改进,所述进风口外侧和出风口底端分别设有防尘网。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侧壁设有与进风机和出风机以及水泵电性相接的控制开关。作为改进,所述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分别设有密封开关门。作为改进,所述横管顶部固定相接设有与壳体内壁相接的支架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过滤板二的过滤净化,将过滤的灰尘以及杂质过滤在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水源管与进水源相接方便壳体底部的水量存储,水泵工作从壳体底部抽取清水再经过上水管进入到横管,一部分经过喷头对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进行冲洗将粘在过滤板二底端和过滤板一顶端的灰尘杂质冲到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中方便收集和后期的排污,另一部分经过雾化喷头和出风口进行雾化加湿工作,最终落到壳体底部的水分经过斜滑板的引流回到壳体底部循环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在净化工作的同时方便了过滤板的清洗和排污处理,增加使用寿命,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的主视图。如图所示: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进风机,5、出风机,6、水泵,7、上水管,8、隔板,9、抽水管,10、斜滑板,11、过滤板一,12、过滤板二,13、横管,14、雾化喷头,15、喷头,16、排污口一,17、排污口二,18、支架杆,19、防尘网,20、控制开关,21、密封通口,22、水源管,23、透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一侧的进风口2和位于壳体1顶端的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3内分别设有进风机4和出风机5,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上方依次设有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所述水泵6顶部接通设有竖直穿过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上水管7,所述上水管7顶端接通设有横管13,所述横管13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雾化喷头14和喷头15,所述进风口2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分别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底端位置的排污口一16和排污口二17。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两端分别与壳体1内壁固定相接,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上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分别设有供上水管7穿过的密封通口21。所述水泵6一侧设有与斜滑板10固定相接的隔板8,所述水泵6底部接通设有横向穿过斜滑板10的抽水管9。所述斜滑板10长度小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长度。所述壳体1底部前侧面设有透明板23和水源管22。所述进风口2外侧和出风口3底端分别设有防尘网19。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与进风机4和出风机5以及水泵6电性相接的控制开关20。所述排污口一16和排污口二17分别设有密封开关门。所述横管13顶部固定相接设有与壳体1内壁相接的支架杆1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开关操控进风机、水泵和出风机运转,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过滤板二的过滤净化,将过滤的灰尘以及杂质过滤在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之间,水源管与水龙头相接方便壳体底部也就是隔板远离水泵一侧的水量存储,水泵工作从壳体底部抽取清水再经过上水管进入到横管,一部分经过喷头对过滤板一和过滤板二进行冲洗将粘在过滤板二底端和过滤板一顶端的灰尘杂质冲到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中方便收集和后期的排污,另一部分经过雾化喷头和出风口进行雾化加湿工作,最终落到壳体底部的水分经过斜滑板的引流回到位于隔板远离水泵一侧的壳体底部循环使用,壳体底部透明板的设置方便实时观测储水量,整体结构简单,在净化工作的同时方便了过滤板的清洗和排污处理,增加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一侧的进风口(2)和位于壳体(1)顶端的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3)内分别设有进风机(4)和出风机(5),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上方依次设有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所述水泵(6)顶部接通设有竖直穿过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上水管(7),所述上水管(7)顶端接通设有横管(13),所述横管(13)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雾化喷头(14)和喷头(15),所述进风口(2)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分别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底端位置的排污口一(16)和排污口二(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一侧的进风口(2)和位于壳体(1)顶端的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3)内分别设有进风机(4)和出风机(5),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有水泵(6),所述水泵(6)上方依次设有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所述水泵(6)顶部接通设有竖直穿过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的上水管(7),所述上水管(7)顶端接通设有横管(13),所述横管(13)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雾化喷头(14)和喷头(15),所述进风口(2)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分别位于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底端位置的排污口一(16)和排污口二(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两端分别与壳体(1)内壁固定相接,所述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上分别设有活性炭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滑板(10)、过滤板一(11)和过滤板二(12)分别设有供上水管(7)穿过的密封通口(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娜
申请(专利权)人:徐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