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7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管道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本管道包括本体、本体外包裹的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纤维毡层外纵向紧密且竖直排布若干纤维带形成纤维带层一,纤维带层一外径向连续螺旋缠绕有纤维带二形成的纤维带层二,纤维带层二外具有若干纤维带三螺旋缠绕形成的纤维带层三,组成纤维带层三的纤维带以15°~75°角相互交替螺旋缠绕在纤维带层二上,且包裹布层、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带层二浸透树脂,通过树脂渗透各层材料,在树脂凝固后使各层材料牢牢粘粘在本体上,既加厚了本体外的厚度,也增强了本体的轴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
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涉及一种管道。
技术介绍
现今生活中,管道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天然气等,都需要用到管道输送资源,组成管道的材料有很多,合金材料、塑料及一些复合材料等都是良好的材料。现有技术中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管道,其结构包括管道管体,管道外依次设有内衬层、次内衬层、缠绕层与外部保护层,内衬层又分为内表面层与防渗层,各层由不同的材料组成,各材料之间通过浆料粘接,依次包裹在管道的周向侧壁上,加厚了管道的厚度,能够防止管道内压力过大,导致管道侧壁出现破损,还能够防止管道由于外界因素产生的剪切力。但是由于外界因素,如施工、热胀冷缩、地震等,除了受剪切之外,管道两端还会受拉,虽然外部包裹了多层结构,只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壁厚,但增强的壁厚并没有起到抗拉伸的作用,由于材料的弹性可能超出承受范围,管道也可能会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管材,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管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道,包括呈管状的本体,本体的外壁上包覆有包裹布层,所述包裹布层外包覆有纤维毡层,所述纤维毡层外包覆有纤维带层三,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毡层与纤维带层三之间粘接有纤维带层一,所述纤维带层一由若干纤维带沿本体周向分布且紧密排列形成,所述纤维带层一由纤维毡层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管道具有呈管状的本体,本体外包覆有包裹布层,包裹布层能够包裹住管体,而包裹布层外包覆有纤维毡层,纤维毡层与包裹布层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所以不容易发生位移,纤维毡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与遮光性,能防止管道不被腐蚀,且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加厚了本体外的厚度,增强了本体在轴向方向的强度,在纤维毡层的另一侧侧面竖直且紧密的排列有若干纤维带形成的纤维带层一,组成纤维带层一的纤维带从纤维毡层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在管道受拉伸时,纤维带层一能够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增强了本体轴向的强度,纤维带层一外设有纤维带层三,在纤维带层一处于抗拉伸状态时,纤维带层三也会受到向两边拉伸的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抗拉伸的作用,且纤维带层三也起到了加厚的作用,增强了本体在环向方向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管道中,所述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层三之间设有纤维带层二,所述纤维带层二由纤维带沿本体的径向自纤维层一一端螺旋紧密缠绕至纤维带层一另一端。纤维带层二位于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带层三之间,形成纤维带层二的纤维带螺旋紧密缠绕在纤维带层一上使纤维带层一能够压紧在纤维毡层上,防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纤维带层一产生位移。在上述的一种管道中,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之间通过树脂粘接,所述纤维毡层与纤维带层一之间通过树脂粘接,所述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带层二之间通过树脂粘接。树脂在液态转状态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之间通过树脂粘接,树脂可以渗透包裹布层,使管道的本体与包裹部之间也具有树脂,其次,纤维毡层与纤维带层一之间也具有树脂,纤维带层二与纤维带层一之间的树脂也能够渗透纤维带层二,使纤维带层二与纤维带层三之间也具有树脂,在树脂凝固后,各材料间能够通过树脂固定在一起,增强了各材料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本体的结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管道中,组成纤维带层三的纤维带至少具有两根,且其中一根轴向顺时针螺旋缠绕在纤维带层二表面呈15°~75°角,另一根轴向逆时针螺旋缠绕在纤维带层二表面呈15°~75°角。若干纤维带层三顺时针或逆时针相互螺旋交替缠绕,且保持在15°~75°角,使纤维带层三既能增强本体外的厚度,多根纤维带层三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摩擦,又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管道的纵向拉伸力。在上述的一种管道中,所述包裹布层两侧外侧壁上凹陷形成若干呈方格状的花纹。包裹布层上呈方格状的花纹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大摩擦,使包裹布层与本体、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之间不易发生位移。所述纤维毡层、纤维带层一、纤维带层二与纤维带层三的纤维材料是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等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各纤维组成的材料选用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等纤维,具有一定的吸水功能,具有一定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管道具有以下优点:一、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包裹在本体外,增强了本体的厚度,若干纤维带层一沿本体的周向紧密排列且向本体轴向两端延伸,增强了本体的厚度的同时也增强了管道的纵向强度,组成纤维带层三的纤维带相交替缠绕在纤维带层一外既加厚了管道的厚度,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管道的轴向强度。二、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带层三之间螺旋紧密缠绕纤维带形成纤维带层二,纤维带层二能够在加厚本体外厚度的同时防止纤维带层一发生位置偏移。三、包裹布层与纤维毡层之间具有树脂,纤维毡层、纤维带层一与纤维带层二之间具有树脂,树脂能够渗入其它材料使各材料在树脂凝固后能够牢牢固定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管道的剖视图。图3是本管道中纤维带层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管道中纤维带层二与纤维带层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管道中纤维毡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管道中的包裹布层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管道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10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图中,1、本体;2、包裹布层;3、纤维毡层;4、纤维带层一;5、纤维带层二;6、纤维带层三;7、花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10所示,本管道包括:本体1,包裹布层2,纤维毡层3,纤维带层一4,纤维带层二5,纤维带层三6,花纹7。本管道包括呈管状的本体1,管体外侧壁上包括一侧表面具有方格状花纹7的包裹布层2,且方格状花纹7与本体1外侧壁贴合,包裹布层2上涂有树脂,树脂具体成分可以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包裹布层2外具有纤维毡层3,包裹布层2通过树脂,一侧与本体1粘接,另一侧与纤维毡层3粘接,纤维毡层3沿本体周向紧密排布有若干纤维带形成的纤维带层一4,纤维带层一4的纤维带呈轴向排布,由本体1一端竖直延伸至另一端,本体1上连续缠绕有纤维带形成的纤维带层二5,形成纤维带层二5的纤维带径向紧密缠绕在纤维带层一4上,且纤维带层二5上缠绕有两根纤维带,其中一根纤维带顺时针呈10°~75°角由本体1一端缠绕至本体1另一端,另一根纤维带逆时针呈10°~75°角由本体1一端缠绕至本体1另一端,由此形成纤维带层三6,且纤维带层一4与纤维带层二5也涂有树脂,纤维带层一4通过树脂与纤维毡层3粘接,纤维带层二5通过树脂与纤维带层三6粘接。在使用过程中,树脂凝固后将包裹布层2、纤维毡层3、纤维带层一4、纤维带层二5与纤维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包括呈管状的本体(1),本体(1)的外壁上包覆有包裹布层(2),所述包裹布层(2)外包覆有纤维毡层(3),所述纤维毡层(3)外包覆有纤维带层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毡层(3)与纤维带层三(6)之间粘接有纤维带层一(4),所述纤维带层一(4)由若干纤维带沿本体(1)周向分布且紧密排列形成,所述纤维带层一(4)由纤维毡层(3)一端延伸至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包括呈管状的本体(1),本体(1)的外壁上包覆有包裹布层(2),所述包裹布层(2)外包覆有纤维毡层(3),所述纤维毡层(3)外包覆有纤维带层三(6),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毡层(3)与纤维带层三(6)之间粘接有纤维带层一(4),所述纤维带层一(4)由若干纤维带沿本体(1)周向分布且紧密排列形成,所述纤维带层一(4)由纤维毡层(3)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带层一(4)与纤维带层三(6)之间设有纤维带层二(5),所述纤维带层二(5)由纤维带沿本体(1)的径向自纤维带层一(4)一端螺旋紧密缠绕至纤维带层一(4)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汪鹏跃齐博白元清花苏婷
申请(专利权)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