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08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角板,角板设置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上平板、第一立板和第一下平板,第一下平板、第一立板和第一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上平板、第二立板和第二下平板,第二下平板、第二立板和第二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第一下平板与第二下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避免了条板安装时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角钢的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减少了二次焊接对钢梁的不良影响,同时因为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建筑二次结构越来越多的采用混凝土条板或加气水泥条板作为主要材料,然而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一般采用将角钢提前焊接在钢结构上,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条板的安装。不仅在二次焊接会对钢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焊接耗费时间长,对工期也影响较大。而且焊接时由于操作人员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在钢梁上焊接角钢时基本都属于高处作业,施工的危险性较大,且操作人员需要仰视操作,又大大增加了危险性。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避免了条板安装时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角钢的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减少了二次焊接对钢梁的不良影响,同时因为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危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角板,所述角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边缘处,且所述角板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上平板、与所述第一上平板连接第一立板和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的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一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上平板、与所述第二上平板连接的第二立板和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的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二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下平板与所述第二下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角板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下平板的底面边缘上和所述第二下平板的底面边缘上,与所述螺栓相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平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平板的长度,所述第二上平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下平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角板的自由端均设置为圆弧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外表面在同一竖直线上。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避免了条板安装时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角钢的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减少了二次焊接对钢梁的不良影响,同时因为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危险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和角板3,角板3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的底部边缘处,且角板3设置为L型结构;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板1包括第一上平板11、与第一上平板11连接的第一立板12和与第一立板12连接的第一下平板13,第一下平板13、第一立板12和第一上平板11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2包括第二上平板21、与第二上平板21连接的第二立板22和与第二立板22连接的第二下平板23,第二下平板23、第二立板22和第二上平板21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第一下平板13与第二下平板23之间通过螺栓4连接。本技术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钢梁上后,接着固定第二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均固定在钢梁上后,两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然后将混凝土条板固定在两个角板之间,然后进行下一个混凝土条板的安装,使用此结构无需先在钢梁上焊接角铁,省去了焊接的步骤,缩短了工期,同时减少了二次焊接对钢梁的不良影响,减少了高空作用的时间,降低了危险性。角板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焊接在第一下平板13的底面边缘上和第二下平板23的底面边缘上,与螺栓4相平行,角板3的自由端均设置为圆弧结构,避免尖角对混凝土条板带来划痕,影响美观。第一立板12和所述第二立板22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外表面在同一竖直线上,能够很好的安装混凝土条板。第一上平板11的长度小于第一下平板13的长度,第二上平板21的长度小于第二下平板23的长度,能够很好的适应钢梁的尺寸。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避免了条板安装时需要在钢梁上焊接角钢的施工步骤,缩短了工期,减少了二次焊接对钢梁的不良影响,同时因为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了危险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角板,所述角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边缘处,且所述角板设置为L型结构;/n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对称设置;/n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上平板、与所述第一上平板连接的第一立板和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的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一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n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上平板、与所述第二上平板连接的第二立板和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的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二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n所述第一下平板与所述第二下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条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角板,所述角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边缘处,且所述角板设置为L型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上平板、与所述第一上平板连接的第一立板和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的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下平板、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一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上平板、与所述第二上平板连接的第二立板和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的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下平板、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二上平板围成倒n字型,且为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下平板与所述第二下平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言徐帅付悦姚磊曹宁蔡秋旺霍峰梁福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