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99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主体、透水混泥土层、细沙过滤层和滤网,所述路面主体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透水混泥土层,且透水混泥土层内部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隙,细沙过滤层的底端填充设置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的底端设置有沥青防水层,且沥青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路基,所述路面主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且路面主体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路缘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可以推动推杆在真空管内部挤压弹簧,并通过滑块在滑槽上滑动,然后将推杆放置在卡槽内部,推杆会受到弹簧的弹力卡在卡槽的内部,可以将滤网固定在排水口内部的中间位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较小生物进入排水口内部,避免其对排水口造成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本技术涉及混泥土路面
,具体为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也可称排水混凝土,是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现有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虽能透水但路面的排水性能较弱,使路面存在过多的积水;2、现有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结构稳定性较差,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松动;3、现有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排水管内部可能还有较小生物进入,其在排水管内部活动容易导致排水管道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能透水但路面的排水性能较弱,其路面结构稳定性较差,排水管内部可能还有较小生物进入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主体、透水混泥土层、细沙过滤层和滤网,所述路面主体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透水混泥土层,且透水混泥土层内部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隙,所述透水混泥土层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层,且固定层的底端设置有细沙过滤层,所述细沙过滤层的底端填充设置有砂石层,且砂石层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排水槽,所述砂石层的底端设置有沥青防水层,且沥青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路基,所述路面主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且路面主体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路缘石。优选的,所述路面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且排水口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槽,推杆可以卡在卡槽内部。优选的,所述滤网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滤网通过滑块与推杆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外部设置有真空管。优选的,所述路缘石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且第一固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钢筋,可以增加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且第二固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钢筋,增加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在透水混泥土层的内部等距离均匀设置的多个渗水孔隙,渗水孔隙为端、下端为圆柱状、中部为鼓状结构设计,能增强雨水的排水量,而且鼓状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渗水孔隙堵塞,细沙过滤层和砂石层形成的透水模式,水流速度快,排水顺畅,而且排水槽的设计,能快速的将砂石层中的水引入排水口进行排出,避免了路面存在过多的积水。(2)该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在路缘石的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固钢筋与第二加固钢筋,在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的内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加固钢筋与第二加固钢筋,且透水混泥土层的底端设置的固定层,可以解决现有路面结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可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能,避免路面长期使用后发生松动,使路面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3)该种透水混凝土路面,通过在排水口的内部设置的滤网,可以推动推杆在真空管内部挤压弹簧,并通过滑块在滑槽上滑动,然后将推杆放置在卡槽内部,推杆会受到弹簧的弹力卡在卡槽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滤网固定在排水口内部的中间位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较小生物进入排水口内部,避免其对排水口造成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路缘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滤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面主体;101、排水口;102、卡槽;2、透水混泥土层;201、渗水孔隙;3、固定层;4、细沙过滤层;5、砂石层;501、排水槽;6、滤网;601、滑槽;602、滑块;603、推杆;604、弹簧;605、真空管;7、路基;8、沥青防水层;9、路缘石;901、第一固定孔;902、第一加固钢筋;903、第二加固钢筋;904、第二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主体1、透水混泥土层2、细沙过滤层4和滤网6,路面主体1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透水混泥土层2,路面主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101,且排水口10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槽102,卡槽102可以对推杆进行限位固定;透水混泥土层2内部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隙201,透水混泥土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层3,且固定层3的底端设置有细沙过滤层4,细沙过滤层4的底端填充设置有砂石层5,且砂石层5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排水槽501,砂石层5的底端设置有沥青防水层8,且沥青防水层8的底端设置有路基7,可以使路面排水速率提高,避免路面积水;路面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6,滤网6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601,且滑槽60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滑块602,滑块6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03,且滤网6通过滑块602与推杆603连接,推杆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04,且弹簧604的外部设置有真空管605,滤网6可以防止较小生物进入排水口101内部;路面主体1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路缘石9,路缘石9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901,且第一固定孔9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钢筋902,路缘石9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904,且第二固定孔9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钢筋903,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能,避免路面长期使用后发生松动。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推动推杆603在真空管605内部挤压弹簧604,并通过滑块602在滑槽601上滑动,然后将推杆603放置在卡槽102内部,推杆603会受到弹簧604的弹力卡在卡槽102的内部,从而可以将滤网6固定在排水口101内部的中间位置,可以有效的防止较小生物进入排水口101内部,避免其对排水口101造成的堵塞,渗水孔隙201为端、下端为圆柱状、中部为鼓状结构设计,能增强雨水的排水量,而且鼓状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渗水孔隙201堵塞,细沙过滤层4和砂石层5形成的透水模式,水流速度快,排水顺畅,而且排水槽501的设计,能快速的将砂石层5中的水引入排水口101进行排出,避免了路面存在过多的积水,在第一固定孔901与第二固定孔904的内部分别设置的第一加固钢筋902与第二加固钢筋903,且透水混泥土层2的底端设置的固定层3,可以解决现有路面结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可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能,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主体(1)、透水混泥土层(2)、细沙过滤层(4)和滤网(6),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主体(1)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透水混泥土层(2),且透水混泥土层(2)内部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隙(201),所述透水混泥土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层(3),且固定层(3)的底端设置有细沙过滤层(4),所述细沙过滤层(4)的底端填充设置有砂石层(5),且砂石层(5)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排水槽(501),所述砂石层(5)的底端设置有沥青防水层(8),且沥青防水层(8)的底端设置有路基(7),所述路面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6),且路面主体(1)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路缘石(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主体(1)、透水混泥土层(2)、细沙过滤层(4)和滤网(6),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主体(1)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透水混泥土层(2),且透水混泥土层(2)内部的中间位置等距离均匀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隙(201),所述透水混泥土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层(3),且固定层(3)的底端设置有细沙过滤层(4),所述细沙过滤层(4)的底端填充设置有砂石层(5),且砂石层(5)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排水槽(501),所述砂石层(5)的底端设置有沥青防水层(8),且沥青防水层(8)的底端设置有路基(7),所述路面主体(1)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滤网(6),且路面主体(1)外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路缘石(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主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101),且排水口(101)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槽(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金永登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大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